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历史大乱炖,我打造华夏千古城 > 第397章 旅行·蜀地篇

(各位看官,旅行篇幅实在太长,且拖沓,今日以蜀地篇以及京城篇暂作结尾,之后故事,以类似章节名作为番外放出,比如酒泉篇,洛阳篇,魔都篇,中秋章后已四十章了,对不爱看这些的看官们说个抱歉,毕竟这玩意真要写能单开一本书出来了。)

九月二十五日,刘备带着关羽张飞,还有赶来西安会合的诸葛亮赵云,一行五人一起乘高铁入蜀。

看到票价的时候,五人都沉默了。

263元,公元263年蜀汉灭亡,西安到成都,三小时四十分的车程,原历史里,诸葛亮却用了一生,也没能走到。

同时入蜀的,还有吃喝玩了好多天的李白杜甫,以及苏轼苏辙两兄弟。

时间都是和三国刘备他们商量的,毕竟杜甫的《蜀相》也写过,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这一行三个半蜀人,就没有没去过武侯祠的。

不同的是,苏轼苏辙比李白杜甫还早一天入蜀,先回了趟老家,现在的三苏祠。

老家的变化很大,从内到外,全变了,除了依旧是悠闲样子,两人也没待多久,从双流落地就直奔眉山。

地方非常好找,就连行政单位都叫东坡区。

这要是在宋时如此,那也算是衣锦还乡了,但这一次,作为游客两人,还得是锦衣夜行。

拍了些东西,记录下来到时带回去给老爹看,两人当天晚上就回了成都。

李白杜甫两人也是飞过来的,得益于李隆基在爆金币和被爆头之间选了前者,现在的杜甫腰包里是底气十足。

直到落地天府机场前,心情都是愉悦的。

夜里,武侯区的一家火锅店里,刘备五人,唐宋四人齐聚。

吃红了嘴巴,辣麻了舌头,比肉上的还多的,是饮料和冰淇淋。

“嘶哈!我本以为,第一次出景区和陛下去吃的那个就是辣了,今日方知!嘶哈!覆水与浪涛之差也!”杜甫眼珠子都辣红了,他以为他练到位了,在点菜时还拍胸脯说不要鸳鸯锅!

李白呢?流口水了,端着个碗背过身去,耷拉着舌头让口水自然的流,他感觉这样能好受点。

这辣的,桌上的白酒都喝不下一口,酒中仙败了!

刘备五人都成了关羽同款粉底效果,关羽则是被辣到平日里眯着的眼都瞪的溜圆。

苏辙本就话不多,今天更是没法子了,脑瓜子都在麻。

全场只有一个人例外,苏轼!

不知道是天赋异禀还是又辣又舍不得不吃。

嘴里说着辣,口中却从没停过。

看得出来,是后者的情况。

“大家吃呀,哦豁这个黄喉好啊!呼呼呼!这个火锅料子,必须传到大宋蜀地去!常年湿气,这一发汗呀,真浑身舒服啊。”

还在那招呼着大家吃呢,如果嘴巴一圈不是红的,大家还以为宋时的蜀地就无辣不欢了。

“我好了!翼德将军!继续!”缓过劲来的李白转过身来,端起酒杯就吆喝着。

然而张飞眼神麻木的甩了甩头:“继续不了一点!”

一顿火锅,给几人的蜀地行打了个头 ,只是当晚,以及次日清晨……

刘关张无比后悔住的是三人房。

“二哥!俺不行了!救命!”

“云长!我不介意的,你开门吧!”

上头痛完下头痛。

看来接下来的日子只能不好意思的说句:抱歉,请放微微微辣。

武侯祠,正门口。

一行九人,面色都不怎么好,蜀地的麻辣会教育每一个嘴硬的人,昨晚最能吃的苏轼,是今早拖了最久才集合的。

“位置不对呀,不是说武侯祠吗?怎么到昭烈庙了?”唐宋的几人看着地图,武侯祠他们去过,昭烈庙也去过,当然,是在千年前去过。

帝王宗庙,也就是刘备的庙在南北朝时被重立了,武侯祠的话,更是蜀地文人墨客必打卡的地方。

杜甫在开元时是没来过的,掏出手机搜索了一番后才知道:“老朱的儿子干的,武侯祠迁进来了,君臣合祀,牛逼!”

刘备看着这自己的庙,心里低估着终于还是轮到自己了,对于景点叫武侯祠,匾额是汉昭烈庙,他是没什么意见的。

我人都在武侯区而不是什么昭烈区,百姓认可,我有啥意见嘛!

进门后到了前院,左右分别是唐明两块碑。

其中,唐碑苏轼苏辙还能讲解一下,毕竟他们好早就看过了,还拓过。

“来来来诸位这里看!”苏轼化身苏导游,带着刘备一行人到这碑文前。

诸葛亮看到第一句就红了脸,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则是笑着看害羞的诸葛亮。

“军师莫要妄自菲薄,老有人黑您说您不行的,这唐人也没看过三国演义,且看如何说的。”赵云笑着道,又示意苏轼继续讲解。

苏导游清了清嗓子。

“咳咳,这碑啊,是大唐宰相武元衡所立,文书雕刻均为一绝,我们又称为三绝碑!

事君之节,开国之才,立身之道,治人之术,同时具备此四德者,为孔明先生也!

若其人存,其政举,则四海可平,五服可倾!要是……”

苏轼讲正嗨呢,刘备关羽他们听得正嗨呢。

诸葛亮的红脸是真顶不住了,夸人可以,背后夸夸就好了啊!

“子瞻子瞻!那个,要不我们自己看吧,就不劳烦子……”诸葛亮开口打断道,然而打断的话还没说完,就又被打断了。

张飞开口了:“别啊!军师的本事,俺这些天可是真见到的呀,那评书俺日日听着入睡,夸两句咋啦!子瞻兄弟!你继续,军师就是年轻薄脸皮,习惯了就好哇!”

于是乎,唐宋小导游们联合讲解,从 唐碑讲到一路走一路讲。

到了出师表前,就差抢着讲解了。

“咳咳,我能背,要不还是我来吧?”杜甫举着手,跃跃欲试,他查过了,这可是岳飞代写的出师表啊。

buff叠满了!

“说的谁背不出来似的,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呃,玄德哥,不介意吧?”苏轼开口刚准备来一段,就感觉不对了,诶嘿,文中的先帝,好像就在这呀,会不会不太好?

然后,李白杜甫,苏轼苏辙四人。

开始就前后出师表讲着,说到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时候。

苏辙叹道:“其实后主已经很可以了,我们看了大宋史书,要是代写这个刻字的岳将军有这么一位官家,唉~”

“可惜了,后主传里前半段是孔明先生,中段是费祎董允,后段是姜维,该用的人都用对了,实在是天命不在呀。”杜甫也叹息道。

三国一行五人,看着这出师表,字字都是诸葛亮的心血呀,刘备更是流着泪在看。

听着杜甫说到:“不知道宋有没有这个说法,都出师表,不落泪者不忠。”

怎么不会落泪,苏轼已经抹了第三次眼泪了。

不只是为出师表落泪,还有为同样喜好出师表的岳飞落泪。

都是皇帝,都是丞相,怎么就一个天上一个屎坑里呢?

刘备转过身,看着诸葛亮,诸葛亮也看着刘备。两人此时眼中都是泪啊。

虽然一切还没发生,虽然写下出师表的不是现在的诸葛亮,但三国那段缘以后只会更深!

自从这一世,提前汇合到新野,诸葛亮就没有闲下来一天过,怎么搞定荆州,怎么发展民生,水利,养殖,农具改进,人才培养,军械制作,无论大小事,每每亲力而为,在景区学习,上班,和游客互动,回去了还工作到很晚,就连在那边的徐庶,作息都被诸葛亮带偏了。

大家是看在眼里的,明知原历史尽一生都没能成功,在这辈子还义无反顾的帮了他刘备。

如此忠义!备,岂能不落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