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反穿越调查局之先秦卷 > 第四百三十七章 故人的残碑

第四百三十七章 故人的残碑

云遮皎月,夜影沉沉,两骑快马自长安城芳林门的角门里飞驰而出,直冲入北边的黑暗之中。

常何作为大唐禁军指挥,对京畿附近的地形地貌自然是了然于胸。他老马识途,举着火把在前一路驰骋,赵亮则紧催坐骑,稳稳的跟在后面。

二人从夜半时分出发,摸着黑的一路狂奔,直到天色朦朦发亮的时候,才终于到达了长安北边的井口镇。

历经八百多年的沧桑变化,当初秦末的那个小镇,对于此时的赵亮而言,早已经是面目全非了。他甚至一度怀疑,此井口非彼井口,两个小镇只是名字恰好相同而已,但并非是同一个地方。

直到他看着了镇口的一块残碑。

那块青石碑原本有两米多高,此时却只剩下多半截,斜斜的戳在地上,处处透射出一种荒凉的感觉。石碑碑面被风蚀的非常厉害,只能模模糊糊认清楚几个字。

赵亮曾在局里恶补过一段时间的篆体文字,所以再也不是当初半文盲的状态,他端坐在马上,粗略辨认,发现那几个字居然写的是“……秦小国师……仙……赵……”

我尼玛!赵亮心中不禁一震,思绪一下子便被拉回到了八百年前,蒙奇、车英、宫羽博,还有羽林铁卫,一幕幕场景就如同放电影一样,在他的眼前飞速闪过。

没错了,这个地方,就是当年他和小雅、熄灯道长侦破白家灭门惨案、找到失踪特工流星的井口镇!令人万万没有想到是,隔了这么久远的时空,他竟然会再一次回到这里。

不过,这块大石碑又究竟是谁立的呢?

赵亮兀自琢磨,很显然,这是一块叙事碑,为的是记录他这位大秦小国师当年在此大展神威的光辉事迹。如此说来,大费周章立碑纪念的人,要么是舍不得他登仙离去的徐福和蒙奇,要么是一心想着长生之后能够再次相会的秦始皇嬴政,仔细想想,恐怕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些。

想到这里,他不禁哑然一笑,接着又无奈的摇了摇头。一旁的常何有点好奇,忍不住问道:“赵兄,你想到什么了?这块残碑是有什么奇特之处吗?”

赵亮回过神来,道:“哦,这个碑……不太好。老常,我能拜托你件事情吗?”

“赵兄尽管吩咐。”常何爽快的应道。

“你以后有空的时候,记得带些人到这里,”赵亮指着那块大石碑道:“给我把它砸了。”

“啊?砸了?”常何一愣:“为……为什么呀?”

“我看的不舒服,所以拜托了。”赵亮淡淡的丢下一句,接着便催动坐骑,径直往井口镇里驰去。常何虽然感到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此时此刻也不好多问什么,只得将这桩任务记在心里,懵懵懂懂的扬鞭策马,追在赵亮身后一同进了井口镇。

这个时候的小镇,并没有像往常一样,街边的店铺都开始了一天的经营。与之相反,今天的井口镇,店店落锁、家家关门,街面上连一个百姓都没有,到处都是身穿皂衣的衙门不良人。

看见他俩到来,立刻便有人迎了过去,拦阻问道:“两位止步!你们是什么人,到此有何贵干?”

常何用鼻子哼了一声,不答反问:“你们是哪个衙门的?”

由于他昨天晚上出来的急,并未换上武将官袍,而是穿着寻常的居家便服,所以衙役们也不晓得常何的身份。不过,即便是便服,那也同样是做工精细、用料考究,一看就是价值不菲的上等货色,再加上常何不怒而威的气势,眼睛再瞎也该知道,这位不是一般的角色。

为首的那位不良帅小心翼翼的说道:“额,这位郎君,我们是泾阳县县衙的差役,奉命在此缉捕盗寇,不知二位尊驾怎么称呼?”

常何还是没有急着回话,继续问道:“缉捕盗寇?抓的是什么人呐?”

不良帅听得心头火起,不禁暗骂:他娘的,明明是老子在盘问你,怎么搞的倒像是上司老爷在询老子的差呢?

不过,骂归骂,他到底还是不由自主的乖乖答道:“朝中出了大案,齐王殿下亲自在此坐镇,我们附近各县皆奉命前来配合。至于说抓谁嘛,请数在下不便透露。”

“不便透露?我看你小子也不知道吧!”常何忍不住冷笑了一下,转头问赵亮道:“赵兄,咱们是先四处转转,找找道长们的踪迹?还是直接去见……”

他话音未落,忽听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响。赵亮和常何定睛观瞧,正好看到李元吉领着一票人马自镇子中心朝他们这里狂奔而来。

马队到了近处,李元吉也瞧清楚了他俩的身影,连忙勒住缰绳,后面的手下也都纷纷停步,一时间四周蹄踏繁乱、尘土飞扬。

“咦?赵亮,你怎么来了?”李元吉好奇问道:“还有常将军,你今天不用值守玄武门吗?”

赵亮道:“殿下,我是专程来此看看情况的,常何则是奉陛下之命,随身保护我。”

他这话说的非常巧妙,之前李渊的确下过旨意,命常何负责保护并协助赵亮,不过,那只是针对给张婕妤治病而言,并非长久的差事。赵亮故意讲的模棱两可,顿时令李元吉有些吃不准眼前的状况。

“这么说,你是奉……”李元吉眼珠咕噜咕噜转了两下,正欲把话问清,赵亮微微一笑,抬手打断他道:“哎,此事你我心照不宣就好,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

这一招,更是有点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感觉,不禁让李元吉想到,赵亮多半是奉了父皇的旨意,特来督查琼台凤冠遭劫一事的。

另外,常何身为禁军将领,等若是李渊的贴身侍卫,有他一起陪同到来,更加坐实了自己的这个判断。

想到这里,李元吉露出一个“了然”的表情,语气也显得客气了不少,点点头道:“本王明白了。既然问事郎和常将军大驾到此,那咱们便一同商议应对吧。兹事体大,除了太子殿下,我也担着不小的责任,还望二位多多相助。”

赵亮未置可否,直接问道:“殿下比我们先出发一步,不知道情况如何了?”

李元吉瞅瞅四周,招呼道:“你们暂时都留在原地等候!老薛,咱们和赵大人他们到旁边叙话。”说罢,他催动战马,朝着街边一处僻静的地方驰去。

赵亮、常何和薛万彻跟在李元吉后面,到了静处,纷纷勒马停步。李元吉道:“老薛,还是你来讲吧,本王折腾了整整一宿的功夫,连口水都没顾上喝,这会儿嗓子都快冒烟了。”

薛万彻闻言点了点头,对赵亮二人沉声道:“赵大人,常大人,其实我和殿下比你们也只早来了一个多时辰而已。刚才已经见到东宫校尉张进芳了。”

“哦?他情况怎么样?说什么了?”赵亮问道。

薛万彻摇了摇头:“唉,我们赶来的时候,张进芳已经咽气啦,只见到了他的尸首。”

赵亮忍不住吸了口凉气:“卧槽,那琼台凤冠呢?”

“不见了。”薛万彻讲述道:“据张进芳的手下报告,他们是前天晚上抵达井口镇的。由于探马消息说,靺鞨的送宝队伍已经离此不远,张进芳认为没必要再连夜摸黑相迎,或许第二天一早便能等来对方,所以便决定先在井口镇住下。可是万万没有想到,他们才睡下不到两个时辰,天还没完全亮呢,靺鞨的人就慌慌张张的跑到井口镇,说送宝队伍在离镇子不远的地方遭遇袭击。”

常何奇道:“靺鞨人怎么晓得要跑到井口镇来找张进芳求援呢?”

薛万彻解释道:“他们也不知道太子派的接应护卫就在井口镇,只是瞅见这里有座城镇,想必能联络到大唐官府的军兵衙役,就来急病投医。没想到正巧遇上之前的探马,这才及时报告了张进芳。”

他略微顿顿,接着道:“张进芳当时接到消息,赶忙集合队伍,往出事地点赶,谁料才走了不到两里路,就中了敌人的埋伏。”

“埋伏?”赵亮大感诧异:“难道是靺鞨人下得套?”

“你也太有想象力啦!”李元吉在一旁嘲讽道:“都说了靺鞨人并不晓得张进芳在这里,是误打误撞之下才碰上的。伏击张进芳的那些人,跟劫杀靺鞨队伍的是同一路人马!”

薛万彻点点头,继续道:“殿下说的没错。根据张进芳手下幸存的护卫描述,袭击他们的不是靺鞨,而是汉人。”

“汉人?!”常何瞅了瞅赵亮,又瞅了瞅李元吉,最后问薛万彻道:“是,是咱们自己人吗?”

“哪还用说?当然是内贼!”不等薛万彻开口,李元吉便冷哼一声:“能在我大唐境内调动这么多人手,伏击五十名精锐长林军,除了自己人,难不成还是突厥人吗?”

赵亮没有理会李元吉的话,接着问薛万彻道:“后来呢?张进芳他们究竟如何了?靺鞨的送宝队伍呢?”

薛万彻皱了皱眉头:“虽说对方是伏击了张进芳,但据我的判断,那些人也只是在外围负责策应放哨,掩护同伙主要攻击靺鞨送宝队。所以,他们的力量并不雄厚,只是占了地利的先机,提前发现了张进芳,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