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妖僧 > 第95章 荆国光:我终于上了贼船

明末妖僧 第95章 荆国光:我终于上了贼船

作者:沉渣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18:09

第95章 荆国光:我终于上了贼船

“学正大人是不是经费不足啊,知州大人可以拨点款支持一下嘛”,已经不是生员的生员领了板子纷纷作鸟兽散,大堂里就剩他们三个人了,刘慧明突然开口道,“我看康老夫子为人正直,治学也还算严谨,是不是遇到什么难处了,才导致如此局面?”

刘慧明对这个学正大人还是很有好感的,虽然他手下学子水平不怎么样,但更多的原因在于大环境不好,学正大人本人还算是个正人君子,通过刚才的考核就能看出他的人品。虽然他的题出得不难,但阅卷的时候极为认真,哪里语法不当,哪里用典错误,哪里衔接得不好,该避讳的地方没有避讳,他都一一标注出来,让刘慧明颇受感动。

康学正和荆知州都愣住了,荆知州心里那个尴尬啊,自己的银库里都可以藏人了,哪里有银子啊?

康学正没想到刘慧明主动开口,说的还是他最为关心的事情,他仔细打量了一下刘慧明,才问荆知州道,“知州大人,这位先生如何称呼?”

荆知州连忙介绍,“这是石砫总兵官帐下赞画将军刘先生,字德华,这次侦破土人间谍案的就是刘赞画。”

康学正一拱手,“康某见过刘赞画!”

他不知道刘慧明官阶几品,就没有提自己的官职,只以平辈人见礼。

刘慧明拱手还礼道,“在下刘慧明见过康老夫子,现为石砫总兵官旗下赞画,康老夫子人品高洁,在下佩服!”

“康某不敢当,康某实在惭愧得紧”,康学正谦虚道,“康某为一府学正,治下学子不学无术,真是康某的失职,康某有违圣人之言,愧对君上啊!”

说到最后这老夫子居然眼含泪花,显然是自责到了极致。

刘慧明双手扶住康学正,安慰道,“康老夫子也无需自责,现在世风日下,瞧那一群花花绿绿不男不女的所谓生员,哪还有一点儿莘莘学子的气质?这不怪夫子一人,实在是大环境如此,非一人可以扭转。如今既然知州大人有心整顿学政,我等应该好好辅佐才是啊。”

“是,是!”康学正频频颔首。

刘慧明道,“这样吧,在下军中还有些军资,就拿出一千两来银子来资助学正大人,让学正大人重振夷陵的教育事业,再苦不能苦学生,再穷不能穷教育嘛。”

康学正大喜,兴奋得眼泪又流出来了,对刘慧明重重地行了一礼,“康某感激不尽!康某谢过刘赞画……”

他之前的行礼颇有些敷衍的成分,但这一礼却行得极为庄重,特别是那句“再穷不能穷教育”让他感动得热泪盈眶。

刘慧明不得不再次起身还礼,唉,这个时代礼节太多了,实在不厌其烦。

荆知州也很高兴,看来自己这次终于跟对了人,也不由得拍起了刘慧明的马屁。

刘慧明舒舒服服地享受了他的马屁,末了才谦虚地道,“在下刚才不是说了嘛,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康学正喃喃地念着这句话,对刘慧明长身一躬,“康某幸得遇见德华小友,请受康某一拜!”

刘慧明无语,只得叒次起身还礼,顺带着把他扶起来,“康老夫子言重了,眼下大明时局艰难,还需要我等共同努力啊!”

这老爷子不到半个小时就弯了好几次腰,不知道他的腰杆上是不是装了弹簧,刘慧明闻言勉励了几句,又看了荆知州一眼,荆知州连忙点头附和,“刘先生说的是!”

康学正走后,荆知州兴奋得都要手舞足蹈了,但一想到自己好歹也是一州的父母官,可不能失了官体,才换做一声长长的吁气,感叹道,“老夫到任夷陵知州已近两年,今日总算出了一口气,刘先生,请受荆某一拜!”

说完一躬到底行了一个大礼,口里念念有词道,“荆某到夷陵上任以来,屡次受到当地士绅的刁难,生员动不动就冲击衙门要挟下官,荆某却无能无力,上任以来一事无成,今日幸得大人相助,荆某终于可以一展胸中所学矣。”

说完竟然放声大哭起来,“荆某何幸之有,得遇先生!荆某愿众生追随先生左右,请先生接纳!”

说到最后竟然飙出了一口山西话。

俗话说兔子急了还咬人,泥菩萨也有三分土气息,荆国光虽然猥琐,但好歹也是读书人,基本的风骨还是有的。他的官职放到后世相当于县级市市委书记,再差也是个正处,但他除了管辖夷陵州城以外,还管理着周围五个县,那就和后世的地级市差不多了,正厅级是跑不掉的,而且他还没有市长分权,是真正的一把手。而这个正厅级的一把手竟然被一群土豪逼得差点没命,如今奇迹般地翻了盘,如何能不兴奋得无以言表?

刘慧明面上带着笑容,很从容地受了他的大礼,之后才笑呵呵地把他扶起来,“知州大人何须多礼!”

荆知州急忙打断道,“先生以后呼荆某表字辉瑞即可”

“好,辉瑞,你起来吧,咱们好好说说话”,刘慧明笑道,“辉瑞啊,可知你所在的夷陵州的重要性?”

荆国光沉思了一会儿,小声道,“荆某只知夷陵乃是控扼巴蜀的要道,其他的请先生的明示。”

“辉瑞慧眼如炬啊,我要说的也正是这一点”,刘慧明拿起毛笔,简单地画了一幅中国地图,“你看看大明现在的局势,北边的建虏已经摆平了草原,对大明的北部边境形成了包围的态势,中原一片糜烂,西北早已民不聊生,唯有江南和四川还可以指望,然而献贼盘踞在黄麻一带,被黄得功刘良佐等人打得节节败退,如今正向西而来。闯贼正在攻打汝宁府,只要扫平了中原,极有可能下湖广,据说献贼和闯贼不和,要是你是献贼,该何去何从?”

刘慧明眨眼间就画出了中国地图,早已让他惊为天人,这是真正的胸怀天下的人物啊。

荆知州盯着地图看了很久,最后才迟疑地问道,“难道献贼想入川?”

刘慧明不置可否,指着地图道,“献贼现在只有两条路,要么南下江西湖南,要么西进四川。如果我是献贼的话,我会选择四川,只要经营好四川,退可以割据一方,进可以逐鹿中原。反过来说,只要我们守住了四川湖广一线,就算整个北方都丢了,朝廷仍然可以偏安一隅。”

刘慧明又把之前的谎言说了一遍,荆国光听得目瞪口呆,原来眼前这人不是普通的锦衣卫啊,他竟然在执行一个如此宏大的计划,自己竟然有幸能参与其中,以后定然前途无量。

见他又要行礼表忠心,刘慧明忙制止了,叮嘱道,“此事不可为外人道也。”

荆国光茫然地点头应诺,他看了看地图上夷陵的所在,又看了一眼刘慧明,还是把刚才没有机会表白的话说了出来,“荆某知大人心意矣,荆某一定尽力辅佐大人,守好夷陵,不让贼子进入四川。”

说完竟然双膝跪地,先冲北边磕了几个响头,然后又对着刘慧明磕了三个响头,算是正式拜入他的门下了。

刘慧明等他做完所有的程序,才饶有兴致地问道,“辉瑞啊,你准备怎么守?”

荆知州愣住了,想了一会儿没有丝毫头绪,只好实话实说道,“下官不懂军事,还请大人教我。”

“人贵有自知之明,辉瑞是个明白人啊”,刘慧明哈哈一笑,然后又严肃地道,“要想守住夷陵,首先要争取民心,不然贼子一来,百姓就会箪食壶浆而迎,咱们还怎么守?”

荆知州连连点头,“是,是!”

刘慧明厉声道,“你看看现在的夷陵城,饥民满地,流民满城,百姓流离失所,大户花天酒地,官府毫无作为,到时候流贼一来,你觉得老百姓会支持朝廷吗?”

荆知州听得大汗淋漓,痛惜道,“下官知错,下官知错!”

刘慧明摆摆手,“这不能全怪你,你的难处我是知道的。”

荆知州心里感激不尽。

刘慧明又道,“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会在夷陵城留下三千兵马辅助你,先把无主的土地分给流民百姓,安置好这些流民,咱们就成功一大半了。然后清理掉城中的大户,把土地从他们手里拿出来重新分给百姓,重新厘定税率,如此夷陵方可得安宁!”

荆知州听得脖子一阵发凉,迟疑道,“老大人,夷陵这些大户个个与朝中大员纠缠不清,咱们动不得啊。”

刘慧明摆摆手,不以为然地道,“不要紧,你只要找到他们的罪名,把案子做实,把查抄的财物交给给皇上一半就可以了,说不定陛下还要升你的官呢”,见他脸上又现茫然之色,又补了一句,“陛下现在缺的就是钱啊,更缺能给他搞来钱的人!”

荆知州将信将疑,“如此真的使得?”

刘慧明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有我呢,就算朝廷要追究你,我也可以保你无事。”

荆知州连忙点头道谢,心里还是惴惴不安,心里却在盘算着该怎么跟自己的恩主李大人交待。他是李建泰的人,李建泰现在位居吏部侍郎,离入阁只有一步之遥了,他们同为山西老乡,平时多有来往,不然他也不会凭一个举人做上一州州牧。

刘慧明才不管他那么多的弯弯绕呢,指了指大堂里破烂的窗户,笑道,“现在你已经得罪了夷陵的大户了,王三省的家被抄了,薛千户脑袋已经搬家了,你已经没有退路了,只有在这一条道上走到底了,任何退缩都会为你招来杀身之祸。”

荆知州知道自己已经上了贼船,下不来了,只好点头同意了。

刘慧明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放心!先把城门和州衙都换成我们的人,至少可以保证城池不失,你的生命安全也有了保证,现在已经是乱世了,咱们要么使用非常手段往上爬,要么回家种地去,你这样前怕狼后怕虎是不可能在这个社会立足的。”

荆知州唯唯诺诺地说,“下官明白了,下官明白了。”

“但愿你真的明白了吧!”刘慧明不置可否,“你赶紧征召民夫修筑城墙吧,万一土兵打来了,夷陵这城墙就像块豆腐一样,怎么能防得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