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妖僧 > 第224章 密度

明末妖僧 第224章 密度

作者:沉渣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18:09

第224章 密度

刘慧明见众人都说得差不多了,终于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密度?”工匠们不解地道,“什么叫密度?”

刘慧明呵呵一笑,“密度就是物质的紧密程度,可以用重量和体积来衡量。”

刘慧明拿出一把裁衣尺,对众人道,“咱们首先规定一个标准尺寸,就是我手上这把尺子,以后所有需要量度的尺子都以这把尺子为准。然后我再教你们如何计算物质的密度,就是用重量除以体积就可以了,重量的单位为斤,体积的单位为立方尺,所以密度的单位就是斤每立方尺。”

刘慧明知道纯铁的密度为七点八克每立方厘米,大明一尺为三十二厘米,一斤五百九十六克,一克每立方厘米换算成目前的单位就是五十四点九八斤每立方尺,如此纯铁的密度为四百二十九斤每立方尺。

刘慧明让手下找来一块生铁、一块熟铁和一个规则的杯子,很快就测出了生铁的密度为三百六十三,熟铁的密度为三百九十五,离纯铁还差得远。

刘慧明在纸上给工匠们演示了一遍计算方法,然而工匠们大多不识字,根本没人能看懂,只有何欢一个人懂了,然而何欢也不知道具体是怎么回事。

刘慧明解释道,“其实我们炼的铁不论是生铁还是熟铁都不是纯铁,里面掺杂了碳、硫、磷等其他物质,特别是碳,含量最多,同样大小的碳和铁哪个重?”

工匠们答道,“碳轻铁重。”

刘慧明道,“对了,这就是我说的密度,在同样大小的情况下,物质越重说明密度越大,意思就是铁比较紧密而木头比较疏松。”

“哦,原来密度是这个意思啊!”工匠们总算懂了一点儿。

刘慧明接着道,“如果铁里面掺杂了碳,密度会变大还是变小?”

工匠们又转不过弯来了,何欢首先答道,“变小。”

秦缵礼也答道,“对,变小。”

一些工匠也逐渐明白过来,纷纷附和,没有明白的在工友们的提示下也懂了。

刘慧明接着道,“你们看我刚才测出来的生铁密度为三百六十三,熟铁密度为三百九十五,哪一个含碳量高?”

何欢是读书人,果然不一样,首先抢答道,“生铁。”

刘慧明等工匠们都明白了才接着往下讲,“你们刚才炒铁,生铁炒成了熟铁,含碳量下降了,密度提高了,说明了什么?”

陶乾道,“说明铁越来越纯了!”

刘慧明点点头,“对,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咱们炒铁就是一个不断降低铁里面含碳量的过程,是不是?”

工匠们答道,“是!”

何欢道,“大人,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密度来平价铁的好坏?”

刘慧明道,“不仅是铁,金银的成色都可以通过密度来判断,绝无误差。比如在纯金比纯银的密度要大一半,如果在金里面掺杂了银,只要一算密度就露馅了。而铅比铜重,要是铜钱里面掺杂了铅铜钱就会变重,也能测出来。”

何欢惊喜道,“大人此法当真绝妙,学生一定下去试一试。”

刘慧明道,“你如果有空的话,可以把所有物质的密度都测一遍,到时候你会发现很多有趣的现象,比如水的密度是五十五,酒的密度是四十四,一坛酒要是放久了,酒就浮在上面了,水全部沉到下面去了。这就是为什么你们去买酒,伙计都要先搅一下的原因。”

工匠们恍然大悟,不由得赞道,“原来如此!”

刘慧明接着道,“其他物质也一样,要是密度比水大就会沉下去,密度比水小就会浮起来。”

会场上所有人都惊呼一声,“当真?”

刘慧明笑着道,“不信你们可以去试一下嘛。”

刘慧明想起自己以前还设计的测温仪,可惜放在夷陵了没有带过来。自己以前普及了温度的概念,现在自己又提出了密度的概念,现代理科三大要素就差压强没有普及了,不知道哪天心血来潮会泄露天机,也不知道会不会被天谴。

工匠们还在讨论刘慧明的新发明,刘慧明咳嗽一声,把话题拉了回来,“咱们言归正传,铁的碳含量越低铁就越软,但是延展性越好,越不容易折,碳含量越高,铁就越硬,但是延展性越差,就变得很脆,一摔就坏了,是不是?”

工匠们道,“是!”

刘慧明道,“所以咱们炒铁就是为了把握好这个度,让碳的含量适中,炒出来的铁既要硬又不能脆,是不是?”

何欢道,“大人,这个和密度有什么关系?”

“有关系,关系大了!”刘慧明道,“只要你们炒出这种钢来了,就把密度测出来,再把之前炒铁的流程详细记录下来,包括炉温、火力、吵了多少下等都可以记录下来,以后就按照这个标准去做,是不是就能炒出一样的铁来了?”

众人点头称是,刘慧明又道,“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咱们通过密度知道了铁的属性,密度越高铁就越纯,如果能把铁的密度提升到四百三十,就已经很接近纯铁了。”

刘慧明顿了顿,接着道,“如果谁能把铁的密度提高到四百二十五我就赏银五万两。”

工匠们一片欢呼,但刘慧明却知道如果自己不帮忙的话他们要想拿到这个奖金这辈子都没希望,不过自己也是个门外汉,只好和大家一起探讨。

工匠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刘慧明没有听到有用的信息,只得提前发言,“我认为要炼出好铁温度是最重要的,你们觉得呢?”

“何为温度?”工匠们一脸不解。

刘慧明只得又普及了一遍温度的知识,“我认为咱们炼铁的温度过低,导致铁液不能完全融化,咱们现在用的高炉大概只有一千一百度,如果能再提高三四百度,相信炼铁技术会有很大的提升。”

于坤道,“大人,小人知道一个办法可以提高温度。”

刘慧明道,“你讲。”

于坤道,“用木炭炼铁比用煤炼出来的铁要好,因为木炭燃烧的炉温更高。”

刘慧明摇摇头,“这不是什么新方法,唐朝和现在的日本就是这么炼钢的,所以北方的树林才被砍完了。”

工匠们哈哈大笑,一个工匠道,“大人,可以用铁碳。”

“铁碳?”刘慧明愣道,“铁碳是个神马玩意儿?”

那工匠道,“大人,铁碳就是把煤炭烧熔之后闭上火门捂出来的,专门用来炼钢,比木炭还好。”

刘慧明愕然,“你说的是焦炭吧?”

“哈哈,老泪,你想钱想疯了吧,还想蒙大人”,一些工匠起哄道。

刘慧明摆摆手,制止了他们,对那雷姓工匠道,“好办法,你叫什么名字?”

工匠喜道,“小人雷军,以前在大冶的匠户。”

刘慧明点点头,“你这个方法不错,而且很有用,给你评个一级吧。”

其实雷军这个方法比陶乾的建议更值钱,因为现代炼钢都是用焦炭的,只是刘慧明已经树立了一个标杆了,没必要再树立一个了。

雷军大喜,连连道谢。

刘慧明道,“我成立一个铁碳作坊,专门给炼铁作坊供应铁碳,让你做掌柜,怎么样?”

雷军连忙跪下磕头,“小人谢大人提拔,小人万死不足以报大人之恩。”

刘慧明让工友把他扶起来,“虽然我提拔了你,但并不是让你享福的,你要做事,做不好事我一样会把你拿掉的。”

“是,小人知道了,小人定不负大人重托!”雷军义正言辞地道。

“好,精神可嘉!”刘慧明道,“你识字吗?当了掌柜不识字很不方便哦。”

雷军难堪地道,“回大人,小人不识字。”

刘慧明道,“那就从现在开始学吧,你不识字又当了掌柜怎能管教好手下,迟早会被人甩在后面的,人这一辈子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啊。”

雷军鸡啄米似的点头答应。

刘慧明道,“我给你定个任务,一个月之内必须学会一千个字,否则掌柜之位收回。”

工匠们像看笑话一样看着雷军,雷军诚惶诚恐地道,“小人,小人遵命!”

刘慧明接着道,“关于冶铁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增加送风量,风大了,火就更旺了,炼出来的铁肯定会更好,你们觉得是不是这个道理?”

工匠们连连点头称是,才半天时间,刘慧明从一个连炒铁时什么都不知道的人一下子就成了专家,工匠们他早已把刘慧明当成神了,现在他说什么工匠们都只会点头称是。

秦缵礼道,“大人刚才提出用水力鼓风,属下相信一定可以增加送风量。”

刘慧明呵呵一笑,“我这个创意再怎么也能评个丙级吧?”

“哪能评丙级,绝对能评甲级”,秦缵礼连忙恭维道,一些工匠也跟着起哄,气氛在轻松愉快中进行着。

刘慧明道,“过几天我到夷陵之后会给你们送来一个测温仪,到时候你们好好测一下炉温。我再给你定个目标,谁能把炉温提高到一千五百度,我同样赏银五万两,授予甲级专利。”

刘慧明又交待了一些事情,总算结束了今天的会议,工匠们第一次喝领导近距离接触,而且领导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又给他们提出了明确的规划,工匠们都有了奋斗目标,纷纷卷起袖子要大干一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