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妖僧 > 第248章 问鼎之论

明末妖僧 第248章 问鼎之论

作者:沉渣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18:09

第248章 问鼎之论

刘慧明道,“你们认为,假如明廷真的亡了,谁会问鼎中原?”

何欢想了想,“大明如今的局势与唐末极为相似,暂时还看不出谁有能力一统中原。”

文初吉道,“依为兄看,目前闯贼希望最大,献贼、左良玉、吴三桂都不可能。”

何欢连忙摆手,“吴三桂的希望比闯贼要大一些,吴三桂坐拥关宁铁骑,战力无敌,流贼非是对手也。”

文初吉又举了很多例子说明李自成比吴三桂有把握,说到最后二人看着刘慧明道,“假若大人参与的话,事情又两说了。”

刘慧明摆摆手,“你们这是在给我面子吧,我们白杆兵现在真的没有这个实力。”

何欢道,“大人何须自谦,大人来到夷陵才两个月时间就已经取得如此基业,这是其他几人都无法比拟的。”

刘慧明笑了笑,严肃地道,“我看你们说了这么多,你们怎么把关外的鞑子忘了?”

“鞑子?”二人异口同声地道,“不可能!”

刘慧明道,“为何不可能?”

文初吉道,“鞑子,蛮夷也,人数又少,如何能统治中原亿万百姓?”

何欢也道,“鞑子虽然军力强盛,但是比较人数太少,这十多年来入关都以抢掠为主,没有入住中原的野心。”

二人又说了几条理由,总之就是否定了鞑子入关的可能性,而历史最重的结果偏偏就是满清以二十万人统治了三亿汉人近三百年。

刘慧明缓缓地问道,“假如中原有人愿意被统治呢?”

二人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不可能,绝无可能!鞑子如此残暴,关外汉人被屠戮殆尽,中原百姓如何能愿意被蛮夷统治?”

刘慧明又道,“屠戮汉人,那是老虏干的,皇太极已经很少干了。”

“那也不可能!”何欢斩钉截铁地道。

刘慧明道,“加入鞑子皇帝承诺保护大族的财产,就比如你们何家和文家,鞑子入关了承诺保护你们的财产,还让你们去做官,你们愿意吗?”

文初吉和何欢同时愣了一下,文初吉坚决地道,“那也不行,我绝不会做鞑子的官。”

何欢也道,“在下不食周粟!”

刘慧明嘿嘿一笑,“我看到你们都犹豫了一下。”

何欢道,“这能说明什么?”

刘慧明道,“这就说嘛事情是可以商量的,你不愿意其他人会愿意。”

文初吉道,“中原大族千千万,也不能保证每人都会如我等一样。”

刘慧明道,“你们可知道皇太极手下有个御用文人叫范文程,此人极富才干,能力不在朝廷阁老之下,皇太极对他可谓言听计从。”

“此人倒是听说过,据说是范文正公的后人”,文初吉感叹了一声,“卿本佳人,奈何从贼!”

何欢也无奈地道,“有人甘愿自降身份,要做从龙之臣我等有何办法。”

刘慧明又道,“还有一人也投了满贼,你们一定知道!”

二人同时问道,“谁?”

刘慧明道,“洪承畴!”

“啊,不可能!”二人大惊,连呼不可能,“洪督师不是已经阵亡了吗,朝廷都已经祭过了?”

刘慧明不置可否,“但洪承畴确实降清了,陛下没多久就知道了。”

二人顿觉三观尽毁,“洪承畴屡受朝恩,世人都以为其已死节,为何从贼了?”

刘慧明道,“据线人回报,洪承畴被俘以后几天不吃不喝,确实做好了以死明志的准备,皇太极为了招降洪承畴先是自己亲自上门劝降,还把自己的披风解下来给洪承畴披上,又派出大批大明的降将去劝说,但洪承畴不为所动,皇太极仍不死心,最后派范文程去劝说,但洪承畴仍然誓死不降。范文程见事不可为只得回去了,但却向皇太极说了一个极细微的事情,范文程对皇太极说自己在和洪承畴交谈的时候,房梁上落了一丝尘土在洪承畴的官袍上,洪承畴不由自主地伸手掸去,范文程对皇太极道,‘他如此爱惜自己的官袍怎会寻死呢?’,皇太极闻言又派出了自己最宠爱的妃子大玉儿,洪承畴在美人面前就沉沦了。”

二人像听评书一样听得如痴如醉,同时赞道,“真是英雄难过美人关啊!”

刘慧明却不以为然地道,“你们想想,皇太极为什么要招降洪承畴?”

二人愣住了,文初吉首先道,“难道皇太极真有入住中原的想法?”

何欢也点点头,“不错,若非如此,皇太极怎能如此屈尊纡贵招降一个手下败将?”

刘慧明道,“抛开民族情怀,你们觉得皇太极是个什么样的人?”

文初吉道,“此人算得上文治武功,雄才大略,比其父更具才略,是个不可多得的英主,只不过此人年纪不小了,可能没几年好活了,他的皇子们都才能平庸,满清的国运如何还未可知。”

何欢道,“皇太极确实英明,然而极有可能继承皇位的长子豪格不过一粗鄙武夫,才具不及其父十一。”

刘慧明摆手道,“你们想错了,满清不是中原,不一定非得皇长子继位!”

“德华的意思是其他皇子也有可能继位,可是据说其他继位皇子都还未成年”,文初吉疑惑地道,“或许皇太极还会活十年八年也说不准,那时候形势又不一样了。”

刘慧明继续摇头道,“据锦衣卫情报得知,皇太极身材极肥胖,经常头晕目眩流鼻血,这是中风的前兆,皇太极可能活不了几年了。”

何欢吃了一惊,想不到刘慧明连这么绝密的情报都能搞到,文初吉知道刘慧明的身份,一点儿也不吃惊,“按德华的意思,谁最有可能继承满清的皇位?”

刘慧明道,“满清不像大明,满清是靠实力说话的,谁最有实力谁就会继承皇位。现在满清有三大势力,为首的是皇太极,其次是代善,然后是多尔衮。豪格如果要继承皇位必须得到代善和多尔衮的支持,至少要得到一方的支持才行。”

“据说豪格和多尔衮是仇敌”,文初吉道,“他怎么可能支持豪格?”

“对!”刘慧明道,“多尔衮还有可能和豪格争夺帝位!”

何欢道,“如此代善就极为关键了!”

刘慧明点点头,“代善支持谁谁就会继承帝位。”

“那德华觉得代善会支持谁?”文初吉问道。

刘慧明故意沉默了一会儿,“我也不知道,代善是个老狐狸,他心里想什么没人能知道,但以我们的情报来看,代善可能会居中调节,谁也不支持!”

“难道他会自己当皇帝?”何欢大胆地设想了一下。

刘慧明摇了摇头,“不可能,代善的年纪比皇太极还大,人老了就没那争权夺利的心思了,他想的可能还是怎样保住自己的权力。”

文初吉道,“如此,满清的朝政岂不就乱了?”

刘慧明摇头,“应该不会,如果没有代善倒是有可能,有代善这个长者压着,豪格和多尔衮应该都闹不起来。”

文初吉想了想,“这件事真不好猜测,但是和中原局势有什么关系呢?”

刘慧明道,“关系大着呢,如果满清就此分裂,则大明就能缓一口气,可以腾出手来叫灭流贼,如果满清继续保持胜势,则大明又要长期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可能真的支撑不了多久了。”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何欢突然开口道,“有没有可能第三人得利?”

刘慧明心想何欢果然不愧为才子之名,点了点头,“我觉得有可能,可能倒是豪格和多尔衮都得不到,最后大家各退一步,在皇太极的其他儿子里面选一个出来继位,如此大家都可以接受。”

何欢和文初吉都表示不可思议,“初想不可能,但细想一下还真有可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