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妖僧 > 第367章 合法结党

明末妖僧 第367章 合法结党

作者:沉渣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18:09

第367章 合法结党

刘慧明接着道,“结合世宗皇帝进京的一系列事件可以看出当时以杨廷和为首的文官势力多么强大,连自己的亲生父亲都不能认,这些文官还是人吗?要不是世宗皇帝天资聪颖,少年老成,可真就栽在上面了。”

崇祯想起嘉靖朝的大礼仪之争,心里就愤怒不已。

刘慧明接着道,“嘉靖二十九年,朝廷重建三大营,京营彻底落入文官手中,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变过。”

崇祯默然。

刘慧明接着道,“说完了京营,咱们再来看看地方。从成化年间四川巡抚张瓒平定湾溪叛乱开始,地方巡抚逐渐掌握了地方兵权,至此大明的兵权长期落入了文官手里,就连戚少保这种猛人都不得不给文官打下手。”

这是刘慧明刷头条刷到的一篇文章,来到北京之后又和何欢一起研讨过,因此才能说得头头是道。

王承恩道,“想不到,大明的兵权还经历了这么多变迁,老奴今天真是长见识了。”

刘慧明道,“其实文官掌兵和武将掌兵对陛下来讲没多大区别,只要能打胜仗谁掌兵都是一样的,但是现在很明显文官已经玩不转了。文官心眼多,擅长谋略,又喜欢附弄风雅,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儒帅儒将,在军营里还要论文赋诗。”

崇祯的脸上尴尬不已,他想起了周延儒,这家伙不就是这样的人吗?

刘慧明接着道,“打仗可不像在朝堂玩政治斗争,可以从容布局,打仗不仅要谋略,更需要能及时捕捉战机当机立断果断出击,这些正是优秀的武将必须具备的素质。所以,文官剿匪是可以的,但要是和后金对决,双方实力差不多,而且对方也是百战之师的时候,打仗更多的是靠勇力,不靠武将是绝对不行的。”

崇祯缓缓地道,“那朕应该怎么收回兵权?”

刘慧明道,“臣的意见是废除五军都督府,成立一个专门管军机的机构,可以叫军机处,把兵部划过来。军机处下面分四个部门,分别是赞画、训导、军械和后勤。赞画部负责制定作战计划,率军作战;训导部负责对士兵进行教育,教育他们识字,背军规,忠君爱国等;军械负责打造各种兵器、大炮、船只、火器等,类似于工部的工作;后勤负责粮草、兵饷等。四个部门各部统属,各负其责,可以设总理事一人,由陛下亲自担任或者由陛下信得过的人担任。”

“军机处总理,赞画、后勤、训导、军械”,崇祯一遍又一遍地念着,“那屯田怎么办?”

刘慧明笑道,“不用屯田了,全部实行募兵制。每人服役五年,五年以后可以转到地方任职,比如做捕快衙役或者去刑房任职等,也可以发安置费遣散。”

“如此,朝廷岂不要负担庞大的军费?”

“嗯,是这样的!”刘慧明道,“军费由内阁拨款,军机处每年年底拟定下一年的军费支出,在大朝会上审核通过。”

崇祯道,“好是好,就怕朝廷养不起这么多兵。”

刘慧明道,“如果真的养不起这么军队,可以让后勤部负责屯田,只是屯田兵和战兵必须分开。”

崇祯思索了良久,仍然不能决断。

刘慧明道,“这么做有一个好处,就是这些兵都是职业兵,他们要做的事情只有两件,一是训练,二是打仗,俗话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他们是专业的杀人工具,战斗力自然会提升了。而且他们有服役年限,只要到了服役年限就可以退伍,朝廷根据他们的功劳大小安排到地方上当官。这样每年都有新兵入伍,又有老兵退伍,为了搏一个前程,这些人必定会刻苦训练,拼命杀敌的。”

崇祯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示意他接着说。

刘慧明道,“这样训练出来的军队只会听陛下一人的,由于军费掌握在内阁手中,军机处总理就算想造反,没有内阁的军费支持是万不可能的。内阁想图谋不轨没有军队也是枉然。臣还有其他办法分文官的权,如此,陛下只需要指挥军机处总理、内阁首辅、大理寺卿就可以了,再也不用像现在这么忙了。”

王承恩道,“刘大人,还有什么办法分文官的权?”

刘慧明笑道,“结党。”

“啊,结党营私?”王承恩大惑不解,“如此岂不危害皇权?”

刘慧明见崇祯也是一脸的不解,笑道,“陛下,其实大家都知道您最忌讳大臣结党了,您自从登基以来就一直和结党做斗争,你觉得成功了吗?”

崇祯摇摇头,“打掉一个又冒出来一个,永远都打不完啊。”

刘慧明道,“臣子们不可能成为一个孤臣,官小的时候不结党没人提拔,官大了不结党没人支持,上面没人升不了官,下面没有人干不成事,所以,结党势在必行,臣当官以后也会结党。”

崇祯疑并不感到惊疑,他发现从他嘴里无论说出什么来都是可能的,索性问道,“那朕要如何防患呢?”

刘慧明道,“很简单,实行任期制和选举制。”

王承恩道,“什么是任期制和选举制?”

刘慧明道,“任期制就是说每一个官位都有一个任期,比如内阁首辅任期为五年,干得好可以再干五年,但十年以后就必须隐退,从此再也不能当官了。”

崇祯道,“如此,岂不埋没了人才?”

“不会!”刘慧明道,“陛下不妨想想,要爬到内阁首辅的位置,再怎么也得五六十岁了,能干十年已经很不错了,本朝干得最长的是温体仁,也不过干了四年多。张居正那样的牛人也才干了十年。他们下去了才能给其他人腾出位置,这样不断地新人换旧人,陛下才能稳坐钓鱼台嘛。”

崇祯想想自己不知道换了多少个阁员,一个阁员要干满十年真的很难啊。

王承恩又问,“那什么是选举制?”

刘慧明道,“选举制就是想入阁的人不再由人推举,而是自己报名,提交资料,阐述自己的治国之策。陛下让人审核资格,看看他们有没有违法乱纪,以前的政绩怎么样,合不合格,如果合格就通过,不合格就打回去。每次可以多接受一些人的报名,如此,每个臣子都会提出自己的治国之策,然后让官员再投票选举,每人一票,票数多的人就为首辅,也可以选出两名,陛下指定一名为首辅,另一人为次,如果首辅死了或者丁忧,就由次辅顶上。”

“这个法子倒是新颖”,崇祯赞道,“如此,朝廷风气将会大为改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