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妖僧 > 第416章 何为祖制?

明末妖僧 第416章 何为祖制?

作者:沉渣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18:09

第416章 何为祖制?

第416章 何为祖制?

刘慧明在军营里待了两天,第二天晚上才回到北京。刚进府们,刘佩琦就一跃而出,小声禀报道,“大人,我们回来了。”

刘慧明大喜过望,道,“啊,回来了,回来了就好,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刘佩琦道,“大人快进去吧,四公子已经等急了。”

刘慧明来到书房,孟祥云在门口警戒,文鼎吉装扮城一个中年书生,正坐着喝茶,脸上古井不波,一点儿着急的样子都没有。

“哈哈,不是说你等急了,我怎么一点着急的样子都没看出来?”

文鼎吉呵呵笑道,“大人真是好涵养,出了这么大的事,还笑得出来。”

刘慧明愣道,“京城出什么事了吗?我怎么没听说!”

文鼎吉拿出一个小本儿,往刘慧明面前一推,“大人请看!”

刘慧明打开小本一看,顿时吃了一惊,除了自己预料的八大晋商在此之列以外,宣府镇守太监杜勋、总兵王承胤、副将王通、监军霍达、居庸关总兵白邦正、柳沟总兵刘芳名等全部报包含在内,特别是王通正是出自太原王家,是张家口八大商家之一王家的大靠山。另外,吏部右侍郎李建泰、户部郎中卫周祚等山西籍官员为之充当保护伞,隆平候张拱薇、驸马都督齐赞元、国丈周奎、代王系宗室等全都参与其中。

“我靠,一条龙啊,拔出萝卜带出泥啊!”刘慧明惊呼一声,手都有点儿开始发抖了,喃喃道,“这事要是捅上去,要么我们完蛋他们继续逍遥快活,要么他们完蛋我们立一大功。倘若听之任之,就只有坐等大明灭亡,但无论怎么做,我们以后的日子都会很难过啊!”

文鼎吉也有些吼不住了,迟疑着问道,“大人意下如何?”

“让我想想!”刘慧明想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上报,让崇祯这个自以为聪明的糊涂之君看一看他的江山都是怎么被搞垮的。

第二天,刘慧明来到兵部衙门视事,虽然手上握着大案,但他并不着急上报,他想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好好和崇祯说一下。

虽然自己是堂堂的正三品兵部左侍郎,但他却没去兵部坐几天班,因为冯元飚使坏,他基本上无事可做,只有处理一些新兵的事情,剩下的时间就只有和随从们侃大山,有时候也跟他们学上几招。

林浩然教他的两仪刀法还没教完,刘慧明正好趁此机会学习。

“老四,把这几天的邸报拿来我看看!”刘慧明不喜欢喝茶,也不能一整天练武,只得没事找事的把这段时间积压的邸报翻出来看。

“哎,这是怎么回事?”刘慧明看着邸报上登着弹劾范志完、赵光抃和张国维的文章,不解地问何欢,“怎么连张国维也跟着遭殃了,这老头还不错啊?”

刘慧明口里的老头张国维其实还不到五十岁,他是天启二年的进士,之前一直在地方上任职,曾经在苏松一带治过水,也曾在安徽抵御国流贼。因为剿贼有功被崇祯提拔为工部侍郎,后来接替陈新甲出任吏部尚书。他可不像张凤翼、陈新甲那种人只知纸上谈兵,而是一个有实际带兵经验的人,对兵部的管理也最称职。

但是,一群狼摊上一个羊一样的头领也会变成一群羊的,老张再能耐也架不住周延儒瞎指挥,最终被周延儒带进了坑里,现在处于戴罪听勘的状态。

何欢看了一会儿,解释道,“通州一战官军惨败,赵光抃作为直接指挥者当然难辞其咎了,张老大人作为兵部天官,肯定要受牵连。”

翟洪道,“还有一事,听说年初鞑子走错了路,全军陷到泥淖里了,正是大明出兵的好机会,可张老倌不知为何没有出兵,白白错过了一次机会。这事后来被言官知道了,岂能不弹劾他?”

刘慧明想了想,道,“不行。张国维和赵光抃不能死,我要救他们。”

何欢心里高兴,喜道,“既如此,大人赶紧写折子吧。”

“算了,干脆明天去上朝吧,当面说还好说一些”,刘慧明感叹一声,道,“很久没去上朝了,该去朝堂上冒个泡了。”

六月十三,刘慧明特地起了个大早去上早朝,因为今天有自己兵部的事,自己必须站出来了。

“陛下,臣要弹劾前兵部尚书张国维和关蓟总督赵光抃丧师辱国……”

周延儒已经致仕,吴昌时已经完蛋了,御史们本想揪住周延儒一党表现一番,却被锦衣卫抢了先,只好揪住兵部尚书张国维渎职和赵光抃打败仗的事不放,非要杀了二人才肯罢休。

兵科给事中光时亨上蹿下跳声音最大,简直把张国维和赵光抃说成了权臣、卖国贼、十恶不赦之人。

张国维身作素服静静地跪在大殿上,眼睛瞪得如铜铃一般,几乎要喷出血来了。

赵光抃更惨,不仅戴着镣铐,脖子上还戴了一副重枷,身上的囚服破破烂烂,显然受了不少苦。

作为兵部侍郎,刘慧明不能容忍自己的长官受到无辜弹劾,不等光时亨咆哮完,他就打断道,“陛下,臣不同意光老大人的指责,俗话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带兵打仗,免不了要打败仗,如果一打败仗就要治罪,那何人还愿意为大明领兵出征?”

崇祯看了看刘慧明,笑道,“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刘爱卿竟然来上早朝了!”

刘慧明大窘,只得解释道,“陛下,臣这一段时间一直在忙新军的事情,因此耽误了上朝。臣是昨天看到有人弹劾前兵部尚书和关蓟巡抚的奏疏才来上朝的,臣作为兵部侍郎,觉得有必要表个态,所以就来了。”

崇祯呵呵笑道,“既如此,刘爱卿是什么态度?”

刘慧明道,“陛下,臣的态度是张国维无功无过,赵光抃该赏。”

光时亨气哼哼地道,“打了胜仗封赏,打了败仗受罚,大明祖制历来如此,何来打了败仗还能受封赏的道理?”

“真的吗?”刘慧明不以为然地道,“是哪一条祖制?光老大人可否说出来列位同僚听听?”

光时亨顿时语塞,想了好半天才想到一句话,“大明臣子丧师辱国,远的如袁崇焕、陈琦瑜,近的如杨嗣昌、丁启睿都是如此处置的”

刘慧明摇头道,“这都是本朝的事,算不上祖制吧。”

“算不得祖制,也能算成例。”光时亨脸上一僵,随即恼羞成怒道,“那天启朝的熊廷弼传首九边总可以算了吧?”

“也不算!”刘慧明摇摇头,“先帝和陛下乃是同父异母兄弟,何来祖制一说?”

他这话就很勉强了,完全就是在诡辩,但光时亨竟然半晌没想到对策,只得拱手让出话语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