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妖僧 > 第419章 军校之议

明末妖僧 第419章 军校之议

作者:沉渣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18:09

第419章 军校之议

第419章 军校之议

三人重新坐定以后,刘慧明问道,“不知玉翁下一步有何打算?”

张国维目光呆滞,自言自语道,“还能怎么打算,只有回乡侍候老母了。”

刘慧明笑道,“陛下可是说了以后会对你酌情录用的,老大人可不要灰心啊。”

“说说而已!”张国维嘿嘿一笑,随即喃喃地念道,“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刘慧明忙宽慰道,“大明危在旦夕,老大人苦读一生,何不为社稷、为百姓再尽点儿心力?”

张国维双目紧闭,摇头晃脑,只是不答。

刘慧明道,“我说一件事,你们别笑我哈。”

赵光抃忙道,“德公尽管说来。”

刘慧明看了看张国维,见他也睁开了眼,脸上浮现出“你尽管说”的表情,便大言不惭地道,“咱们这个陛下只要认可了一个人,就觉得这人哪儿都好,宠得无边无际,比如以前的温体仁、杨嗣昌,刚刚致仕的周延儒!”

二人一脸茫然,不明白刘慧明在说什么。

刘慧明又指了指自己,道,“还有现在的我。”

“你?”赵光抃眼睛一亮,啊了一声,道,“啊,对,对,陛下现在对你可是言听计从。”

刘慧明砍了看张国维,接着道,“不如请老大人暂且留在京城,等我寻个机会,向陛下讨个人情,尽快启用你。”

张国维浑浊的眼眸瞬间就有了神采,赵光抃也在一旁附和,“赵某以为德公说得有理,东阳先生不如留在京城,以待时机。”

张国维喃喃地道,“德公也知大明危在旦夕,陛下也知,朝中诸公莫不自知,然却无一人站出来挽狂澜于既倒,老夫一人又能起什么作用?”

刘慧明心说你面前不就有一位吗?

“依老大人所言,该如何挽狂澜于既倒?谁有这个能力?”

张国维如老僧入定,并不回答。

刘慧明又问赵光抃,“石谷先生以为呢?”

赵光抃道,“我辈大明英豪上不愧君父,下不愧黎民即可。”

张国维不以为意地道,“此时的大明极似汉末、唐末,老夫还看不出谁有这个能力。”

刘慧明笑道,“所以老大人准备等等看,静待时机?”

张国维有所心动,随即又疑惑地问,“不知德公将给老夫何等样的差事?”

刘慧明想了想,道,“我还真有一件事想麻烦玉翁您呢。”

张国维道,“单说无妨!”

刘慧明起身冲外面喊道,“虎泽,把我的《军校疏》拿来一下。”

《军校疏》全名《请求成立大明皇家军事学院军疏》,是刘慧明前几天才完成的,崇祯已经同意了。他这两天正在物色院长,张国维就主动送上门来了,他自然不能放过。

老实说,他的第一人选并不是他,他原本想把秦良玉弄来的,但老奶奶年纪实在太大了,孙承宗、王在晋这些人都不错,但可惜的是孙承宗崇祯十一年就死了,王在晋好像也只有一口气了,孙传庭倒是个不错的人选,但崇祯肯定不会同意,想来想去也只有张国维合适了——他毕竟打过仗,还干过兵部尚书。

趁唐卯去拿奏疏的空当,刘慧明简单地介绍了一下军校的事情,张国维和赵光抃听得目瞪口呆,脸上写满了惊疑与惶恐。

刘慧明伸手在他们面前晃了晃,笑道,“怎么了?被吓着了?”

赵光抃一拍大腿,喝道,“好主意,真是好主意啊!”

张国维的脸上却颇有担忧之色,他是文官出身,刘慧明这么做定会增强武将的权力,当然是他不想看到的。

刘慧明道只好拿无能为力的辽东和糜烂的内地来说事,并痛陈大明没有良将的痛苦,虽然如此,张国维还是有些担忧,连赵光抃都被他感染了。

唐卯恰在此时送来了奏疏,刘慧明递给张国维,道,“这是详细方案,你们不妨细看,看完之后咱们再讨论。”

二人和崇祯的反应差不多,光看目录就已经被震惊了。

刘慧明笑了笑,端起茶杯喝起来。

奏疏并不长,总共只有一万来字,两人看了一刻钟,就已经领会了其中深意。

张国维叹道道,“都言德公处事周全,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啊。”

刘慧明笑了笑,没说话。

赵光抃又拿过去仔细研究了一番,脸上已充满了激动之情,不住地赞道,“好主意,真是好主意。”

刘慧明看着张国维,一本正经地问道,“玉公可愿意出任第一任山长?”

张国维迟疑了一下,赵光抃就不耐烦地劝道,“玉公,这可是振兴大明军备的绝妙之策,你可不能推脱啊!”

张国维为难地道,“此事关系重大,恕某不能现在答复!”

赵光抃还要劝,刘慧明摆摆手道,“老大人说得在理,这件事确实干系重大,你确实应该好好思量。”

说完他又看着赵光抃,笑着问道,“石谷可愿意出任第二人山长。”

“求之不得,求之不得啊!”赵光抃豪迈地一笑,道,“能为大明培养一批文武兼备的将领,是乃赵某毕生心愿也。”

说完,二人便把目光一起投向张国维,哪知他只是淡淡地笑了笑,仍然坚定地道,“此事干洗重大,老夫要仔细思量。”

刘慧明知道他为人谨慎,便不再逼他了。三人又说了些其他的,最后竟然扯到了如何救世上面来了。

张国维仔细地盯着刘慧明看了一会儿,意味深长地地道,“天下大乱,英雄尽出,德公想必有些想法吧。”

刘慧明忙摇头,“老大人太高看在下了,在下一心为大明着想,绝无此意。”

张国维笑了笑,不以为然地道,“老夫别无他意,就是想问德华,你要如何挽大明于大厦将倾?”

刘慧明嘿嘿一笑,反问道,“两位大人都是久历宦海,你们觉得大明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赵光抃道,“无他,流贼和建虏内外夹攻,两面受敌而已。”

刘慧明继续追问道,“倘若平了流贼,灭了建虏,大明是否可以享万世江山?”

张国维摇头道,“世上哪有万世的江山,就算平了流贼,灭了建虏,也不过苟延残喘罢了。”

刘慧明道,“这么说来大明的问题还是在国内,是不是?”

赵光抃道,“不知德公此何意?”

刘慧明闭口不答,反而顾左右而言她道,“你们肯定想问,我和陛下谈了三天到底谈了些什么,是不是?”

不待二人回答,他就自问自答道,“其实谈的就是这个问题,今天我又向两位大人问同样的问题,只是不知道两位大人可有什么见解。”

这个问题太宏大了,张国维如老僧入定一般一言不发。

赵光抃可没那么好的涵养,他憋了没多久就开口了,“赵某以为,大明的问题确实在国内,只是赵某也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张国维缓缓地起身,“老夫也想不明白,不能给德公解惑,老夫告辞了。”

刘慧明一脸懵逼,这老头儿不会吃错药了吧,刚起了个头就要走?

难道是害怕因言获罪?

正狐疑间,只听张国维又道,“德公乃是有大志之人,只盼公能解民于倒悬。”

赵光抃见张国维去意已定,也只得站起来一起告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