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妖僧 > 第588章 集中招标

明末妖僧 第588章 集中招标

作者:沉渣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18:09

第588章 集中招标

因为要为出征做准备,刘慧明这几天就不用上朝,他每天都在军营里和属僚们研究山西的地形地貌。山西是大明的军事重镇,九边中的山西镇(太原镇)、大同镇都在山西境内,两百多年来山西已经形成了尚武的风气,再加上晋商已经崛起,而刘慧明又和他们结下了死仇,这次去山西就是去闯龙潭虎穴,因此他不得不小心小心再小心。

不过这还不是刘慧明现在最闹心的事,最让他闹心的是朝廷又起了争议,争议的焦点是孙传庭的生死。随着越来越多的战报传到朝廷,孙传庭兵败潼关,陈永福父子投降闯贼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关于孙传庭的生死却成了一个迷,有说他死于乱军的,也有说他已畏罪潜逃的。特别是陕西籍的官员恼恨他压榨陕西士绅太狠,不论是阉党还是东林党都极恨他,现在正是痛打落水狗的时候,哪有不上去咬一口肉的道理,孙传庭畏罪潜逃的说法就是他们炮制出来的。

而崇祯本来就对孙传庭三番五次抗命不尊颇为不满,现在终于有了借口,竟然也对孙传庭的死产生了怀疑。孙传庭不仅没有得到封赏反而还被大力申斥了一顿,崇祯剥夺了他的兵部尚书衔,让他戴罪立功,只是这功该怎么立,他可就不管了。

孙传庭在朝廷孤立无援,现在斯人已逝,连身后之名都得不到,想想也是冤得慌。但是刘慧明却没有管这事,在他的眼睛里,老孙死都死了,说什么都没用了,还是顾好眼前的事再说。

而眼前的事却让他有些心焦,他得到了准确的线报朝廷的勋贵和北方籍的官员们正在搞他的黑材料,准备对他发动致命一击,他不得不早做准备。

不过,现在他可没空理他们,明天就是中秋节了,他要先到兵部去显示一下存在感。

刘慧明一到兵部就把四个郎中和员外郎狠狠地批了一顿,他发现自己上月布置的任务他们竟然没有一个按时完成的。

刘慧明指着黑板上的甘特图对职方司郎中孙襄道,“孙大人,上月我说的话你都忘了吗?舆图呢,一个月期限就快到了,这些日子里你要人我给人,要钱我给钱,什么时候能把京畿的舆图拿给我看?”

孙襄的头上汗如雨下,忙跪地请罪,“本兵大人再等十日,十日以内定能交上来。”

刘慧明看了看时间节点,十日后刚好是八月二十四,也是他给他们约定的最后期限,这些文官最最爱钻空子,那就再等十天吧。

“好吧,十日后你就送到山西去吧。”

这家伙不知是真没听懂装没听懂他语气里的讽刺,竟然磕头称是起来。

刘慧明有些无语,只好把炮火对准了武库司郎中张成德,“张郎中,工部那边兵器可有改进,铠甲生产得如何了?”

张成德忙道,“据新兵反馈的情况来看,下官用上大人的法子之后,刀枪质量大为改观。至于铠甲,还是不够,离大人定下的每月一万套还差得远。”

“差多远?”刘慧明不依不饶地问道,“差一千套?”

张成德面有愧色,苦笑一声,道,“每月只能生产一千套棉甲,两百套铁甲。”

刘慧明没再责备张成德,张成德此人做事还是比较踏实的,他是宣府怀柔人氏,不像南方人那么油滑,刘慧明交待给他的任务他都尽力去完成,只是迫于局势恶化,虽然很努力,但是总给人一种有劲使不出的感觉。

刘慧明又问了另外两个郎中,发现大家的问题都差不多,总之就是完不成。主观原因也有,但更多的却是客观原因,兵部的问题积重难返,不是一个人几天时间就可以解决,而且有些制度方面的问题,更不是他们可以解决的。

刘慧明听完他们的诉苦,不禁有些恼怒,这个朱重八到底是怎么想的,兵部没有自己的兵工厂,要打造兵器、军械都得依赖工部的军器局和内府的兵仗局,偏偏这两个衙门又靠不住,张成德就像老虎咬刺猬干着急毫无办法,这个月尽打嘴仗了。

刘慧明想了想,试探性地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没有兵器铠甲咱们的军队战力不能提升,但是兵仗局和军器局又指望不上,我有一法可快速生产大量的军需物资,不知你们认为是否可行?”

众人一听刘慧明有法子,他们都知道这个本兵大人点子多,纷纷表示愿闻其详。

刘慧明想了想道,“我先举个例子,比如咱们打造棉甲,需要先做棉胚,内衬铁块、用铜钉固定,如此说来需要的材料就是棉胚、铁片和铜钉等几种材料,咱们可以把这几种材料交给京里的作坊去生产,咱们分别采购,再让工匠直接做最后的拼接组装工作,如此是不是会快很多?”

张成言表示了赞同,“此法甚妙,妙计,妙计!”

武选司郎中朱芾煌也道,“本兵此法不仅可为大明快速筹措铠甲军资,更能安置流民,实妙不可言。”

刘慧明心道不就是个政府采购项目吗?有那么神乎吗?

众人都觉得这是个不错的建议,只有王永积和金之俊有些迟疑,刘慧明看了二人一眼,不悦地道,“我早就说过,咱们会场上百无禁忌,有意见就直说,畏畏缩缩的像什么样?”

金之言道,“大人此策确能更快打造好铠甲,然铠甲弓弩乃禁物,寻常商家谁人敢接?”

刘慧明心说你要是听到我说直接把铠甲外包岂不会被吓死?但脸上却做冥思苦想状,“没事,我可以向陛下申请勘劾,只要陛下允许了,他们不就敢接了吗?”

王永积脸上布满忧色,不满地道,“只是朝廷和商人做生意,未免有失体统。”

刘慧明还没说话,第一打手张缙彦就适时插话道,“只要能给将士们穿上甲胄,提升战力,些许体统又算得了什么?”

刘慧明发现张缙彦真是自己的铁杆粉丝,只要是自己提的意见,不论合不合理他都会百分之百地赞成,别人有意见都不需要自己吩咐一声,他必定像像一条藏獒一样扑上去撕咬一番,真是条好狗啊!

对这种人刘慧明是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自己手里多了一把刀,担忧的是谁都知道这货是个小人,但就是找不到借口打发他走,再说刘慧明现在需要这样的小人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二人见刘慧明没说话又进行了几轮较量,惹得下面的人也加入了战团,会场上终于热闹起来了。

然而,辩论还未进行几轮就已经演化为相互揭短了。

刘慧明抽了袋烟,才制止道,“不用争了,说事就说事,不要进行人身攻击,没看到有人做会议纪要吗?以后传出去了名声不好看可别怪我哈。”

众人这才发现会议室的角落里不知何时多了两个人,一人手里握着一支奇怪的笔飞速地写着什么。

刘慧明看着张缙彦,道,“濂源(张缙彦的表字)、稺实(王永积的表字,这个字好难打),我知道你们都是为了朝廷着想,但是现在国事艰难,咱们必须得事急从权。”

“话虽如此,但是……”王永积欲言又止地道,“下官不敢苟同。”

张缙彦又要反唇相讥,刘慧明制止道,“我给你们算个账,兵仗局和军器局现在一月只能生产一千余套甲胄,按照这个进度,咱们三万新军,还有早前出征的侯督师和扬威伯在外的六万大军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全部配上甲胄?”

在场的所有人都惊住了,刘阁老胃口不小啊,竟然要给所有的军队都配上甲胄,别说本朝就是大明鼎盛的洪武、永乐两朝都不能做到。

刘慧明见他们一脸木然,还以为自己把他们唬住了呢,便不无得意地继续说道,“自去年鞑子入关以来,京畿和山东、北直隶一带百业凋敝,百姓流离失所,咱们要是把军队需要的器具、服装被褥等物资全部外包出去,就会有很多商人来接单,商人接单之后就会召集大量人手去做工、去开矿冶铁、去种棉花。百姓有了生计就有了饭吃,有饭吃就有人去种地了,是不是就不会去做流寇了?”

众人见刘慧明一口气说出这样一个理论来,虽然隐隐地觉得有些不对,但是一时却也找不到借口来反驳。

张缙彦正愁找不到理由来支持自己,见刘慧明不经意地就说出这么大一段道理,忙拍马道,“阁老高见,高见啊,下官佩服不已!”

金之俊也觉得刘慧明说得很有道理,也抚须赞道,“阁老言之有理。”

张成德、朱芾煌等人也纷纷附和,只有王永积的态度仍然游移不定,但他已经成了少数派,就算要反对也没有用了。

张缙彦道,“这些商贾借着为大明打造甲胄一事就会拥护朝廷,日后倘若京师有难,自会站在朝廷一边。”

刘慧明意味深长地一笑,张缙彦心领神会,“下官以为大人此策可为一箭四雕。”

刘慧明见大家都同意自己的方案,便吩咐张缙彦道,“濂源,你去写个奏疏明天给陛下呈上去,我再去给陛下说说,只要能拿到勘劾,此事就成了。这事以后就交给你具体负责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