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妖僧 > 第660章 深明大义的代王

明末妖僧 第660章 深明大义的代王

作者:沉渣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18:09

第660章 深明大义的代王

大同在后世不过是个旅游城市,寂寂无名,然而古代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都是天下闻名的雄城。大同古称云中,号称北方锁钥,守住大同则整个北方基本上就安稳了。失了大同,则宁武关、雁门关、居庸关都将直接暴露在北方骑兵的铁蹄之下。

这里是中原王朝和游牧民族的交汇处,时刻都处在战争的边缘,因此民风也是很强悍的,远的不说,就说本朝的曹文昭、曹变蛟叔侄就是大同人,未来的第一猛将,刚刚还在刘慧明军中担任大旗手的王甫臣,也是大同人。

刘慧明抵达大同时天色已近暮,但是巍峨的城墙仍然显示出了他的强大。刘慧明骑在马上仔细端详着高大的城墙,不仅想到几年后那一场旷日持久的“八王围大同”的盛况,有这么高大浑厚的城墙,在冷兵器时代根本就是不可攻破,难怪多尔衮会吃瘪的。

穿过厚实的城门,第十二代代王朱传(激)乘着玉撵,身穿龙袍冠带亲自到城门口来迎接,虽然他穿的是一套常服,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但却比身着衮冕的士子气场强多了。

刘慧明忙下马行礼,口里道,“臣刘慧明拜见代王殿下,臣受陛下差遣来山西公干,何敢劳烦殿下亲迎。”

代王从容地从御撵上站起来,亲手把他扶了起来,笑呵呵地道,“德华乃是陛下信任有加的重臣,听说秦省沦陷,晋省不保便主动请缨督师三边军务,这一份担当朝中无人能及。德公此行乃是为朝廷靖平地方,本王也能跟着沾光,动动脚有什么大不了的。”

代王虽然声音不大,语气也很柔和,但身上散发出来的那种贵气就连崇祯皇帝都没有,也让刘慧明对他产生了强烈的好感。

刘慧明又拱了拱手,道,“殿下谦虚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朝廷尽忠,护卫宗室安全乃是为人臣子的职责,臣不敢当殿下的厚爱。”

代王世子朱贻埄见刘慧明在老王爷面前如此谦恭,也插话道,“德华刚才见本殿可没说护卫宗室安全之语。”

朱贻埄话一出口,在场所有的人都僵住了,就连一直以来很有辩才的卫景瑗都不知说什么好。

刘慧明哈哈一笑,道,“世子殿下多心了,代王殿下年过半百,为德高老者,一辈子享尽荣华富贵,如今年事已高,正要安度晚年,自然需要我等臣子护卫。而世子你风华正茂,年轻有为,哪需要我们来保护?”

刘慧明这一番自我解嘲的话让众人都下了个台阶,代王看了一眼士子,呵呵笑道,“德华心思机敏,辩才无双,我儿非其敌手也!”

朱贻埄被臊了个大红脸,悻悻地退下了。

刘慧明又和代王客套了几句,王继谟、卫景瑗、姜襄等人也上前见礼,代王又温言勉励了一番,但是轮到姜瓖时,刘慧明能明确感受到他眼里的冷淡。

地方上的事情他不想管,待众人见完礼,便翻身上马,准备开拔了。

代王携着刘慧明手,道,“德华与本王同坐玉撵,如何?”

刘慧明吃了一惊,蹭亲王的车,这得是多大殊荣啊,连忙拱手谢过,“如此,臣谢过殿下。”

玉撵其实就是个轿子而已,只是规模比较大,差不多有一个轻卡货箱那么大,需要三十二个人来抬。里面不仅布置豪华,有吃有喝,还有一对双胞胎侍女服侍,这简直就是一辆古代版的房车嘛。

这样的轿子刘慧明在北京也见过几个,最豪华的当然是崇祯的御撵了,但要论规模,据说已故大学士张阁老的玉撵才是当世最大的,据说有二三十平米,需要六十四个人来抬。

不过在大同边塞,这样的玉撵仅此一家,只属于代王。

刘慧明刚进到玉撵里,轿夫们发一声喊,房车便缓缓升起来,平稳地向前开去。

客套了几句,代王让侍女斟上葡萄美酒,自己也端起一杯,道,“这酒出自西域,已经存放了十多年了,德华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且喝杯酒解解乏。”

侍女把酒杯递到刘慧明嘴边,刘慧明一仰脖子,喝了个干净。

“殿下厚爱,臣感激不尽。”

代王也喝了一小口,笑呵呵地道,“德华果然是个豪迈之人。”

刘慧明又喝了一杯,才笑着说道,“殿下谬赞了,我就是口渴了。”

代王哈哈大笑,“德华不仅豪迈,还很实诚。”

刘慧明又喝了一杯酒,叹道,“唉,这个世界做老实人吃亏啊。”

刘慧明连干三杯,代王也喝了一杯,才意味深长地道,“本王虽足不出户,但谁是忠臣、谁是奸臣、谁是能臣、谁是庸臣还是分得清楚的。虽然你查封了本王的铺子,杀了本王几个伙计管事,但是本王不怪你,本王知你是为朝廷匡正,是本王错了。”

刘慧明愣了一下,原来自己把他也得罪上了,自己刚才这杯酒是不是喝得太着急了?要是有毒岂不挂了?

一想到这里他的后背不由得一凉,紧接着就出了一身冷汗,拱手道,“殿下深明大义,臣鲁莽了,臣这就给殿下赔罪。”

代王见刘慧明脸上直冒冷汗,呵呵一笑,道,“德华过虑了,本王天潢贵胄,岂会行那种卑鄙无耻之事?”

刘慧明又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忙端起酒杯示意了一下,“臣年轻鲁莽,殿下勿怪。”

代王也举了举杯,笑道,“德华率直,宦场少有,只是以后要注意了。”

刘慧明点头称是,侍女又给刘慧明喂了一块林檎,刘慧明一边嚼着这个时代的苹果,一边点头表示感谢。

“唉,是本王不好,本王有错在先!”代王打断了刘慧明的话,便回忆起了往事,“想当初大明刚立国,太祖分封九大塞王,本想让他们戍边备寇。虽然后来世事变迁,塞王变成了藩王,藩王变成了废物,但本王却一直不曾忘记太祖圣训。咳,也是成平日久,忘了立国之艰辛,竟然做出这等龌蹉事来,幸亏德公的当头一棒才将本王敲醒。”

刘慧明听得莫名其妙,莫非眼前这位还是个贤王?不过从他自称废物来看,他就算不是贤王,至少也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

俗话说,世上最大的仇恨不过杀人越货,自己杀了他的人,抢了他的财宝,可是狠狠地得罪了他啊,他不仅不记仇,反而主动寻求谅解,到底是包藏祸心,还是良心发现,自己可真是傻傻分不清啊。

历史上的代王结局很凄惨,李自成的军队攻破宁武关之后,姜襄与李自成暗通款曲,使计离间了他和大同巡抚卫景瑗的关系,随即派兵控制了城墙。李自成兵临城下,大同不攻而破,卫景瑗不肯投降,随即自缢而亡。代王被吃了大户,全家老小死无葬身之地。

侍女用竹签插上一小块香瓜递到刘慧明面前,这种饭来张开的日子就是爽啊,但是刘慧明现在却没心思享受,这个代王反常的表现让他食不甘味。

“殿下世代为朝廷戍边,偶尔有些小过失,何足道也?”刘慧明决定不去想其他,先吃好喝好再说,“以前边关将士走私禁物不过是资助了蒙古鞑子,蒙古鞑子虽然可恨,但两百年来再无强人现世,一片散沙无足挂齿。不过,自从建虏崛起以来,边关禁物多流落到了他们手里,建虏一边入关劫掠大明,一边又用劫掠得财物购买大明的战争物资,真是可忍孰不可忍!”

“德华此言甚是。”代王点头称善,“边将走私禁物,不仅宣镇存在,九边将领都有参与,不知德华可知否?”

刘慧明一愣,心说好你个老小子终于露出马脚了,你是想让我成为九边众将的敌人吗?

刘慧明又喝了一杯侍女递过来的酒,笑道,“臣知道。但是臣不准备再用宣府那样的雷霆手段整治了。”

代王心里一震,很快明白了刘慧明的意思,问道,“不知德华要用什么手段来整治?”

刘慧明想了想,平静地说道,“赎罪!”

代王又问,“何为赎罪?”

刘慧明笑了笑,道,“若是把九边弄乱了,大明就乱了。因此,臣准备让那些参与走私的边将和商贾站出来自首,只要交上一部分钱粮,臣可以既往不咎,甚至还可以发给勘劾,提供保护,若是想抱着侥幸心理负隅顽抗,我必夷其族。”

说到最后,刘慧明已是掷地有声,仿佛眼前的代王就是他要整治的对象一样。

“善!”代王举起酒杯朝刘慧明示意了一下,“德华行事果然稳重。”

刘慧明办宣府大案可不是为了什么正义公道,只是单独地图钱财,现在也一样,只不过他现在不缺钱,吃相自然不用那么难看了。

刘慧明轻轻地叹了口气,道,“边将困苦,挣点外快贴补家用本来没什么,但是像宣府的王长腿那样的人,敌人来了就跑,敌人走了就挖朝廷的墙角,这样的边将,臣岂能容他!”

代王的一颗心终于放进了肚子里,便不再装了,轻轻地搂过旁边的侍女,在她手上捏了捏,又向刘慧明指了指,道,“这一对双胞胎姐妹乃是本王自幼养在府里的,今日是第一次出来待客,德华觉得如何?”

刘慧明哈哈一笑,拱手道,“殿下好福气,臣的艳福也不浅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