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妖僧 > 第665章 维稳对象

明末妖僧 第665章 维稳对象

作者:沉渣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18:09

第665章 维稳对象

在刘慧明的亲自主持下,大同五万多边军全部被打散混编,经过两天的角逐,总共遴选了一万两千五百勇士,两万五千战士和一万两千五百千兵士。勇士营被编成三十七师,师长姜瓖,全部披甲,一个勇士配一匹战马和两个辅兵,不驻守任何关隘,每天的工作就是训练,战时作为野战兵,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

战士营被编为三十八师和三十九师,合编为第二十军,军长为卫景瑗,负责大同各关隘、坞堡的守卫,一个战士配一个辅兵,三天一练,三十八师由卫景瑗亲领,三十九师交由大同副将朱三乐统领。

兵士营则被编为四十师,由王继谟统领,他们没有辅兵,五天一练,平时的工作就是监督修筑城墙、打造兵器、押送粮草等,相当于辅兵头。

三大营被分给了三个人,姜瓖手下的兵马最精锐,但是数量少,又没有财路,完全失去了叫板的底气。王继谟和卫景瑗两个封疆大吏刘慧明更喜欢后者,因此把人数最多的战士营交给了他,还让他负责在各城门和关隘收税,这样一来他手里既有兵又有钱,就有拿捏姜瓖的手段了。

王继谟作为宣大总督,官职最高,权力最大,但刘慧明却让他负责后勤,和朱八八只给内阁大学士五品官的思路一样。鉴于姜瓖在历史上的名声,刘慧明决定试探一下他,他把四十师和三十七师编在一起,组成第十九军,军长的位置给了王继谟,他如果忍不下这口气,自己正好可以收拾他。

让刘慧明意外的是,姜瓖竟然忍了。

既然忍了,那就开始练兵吧!

刘慧明让边军按照《白杆兵手册》上的标准,以营为单位进行训练,又把方阵与锥阵结合起来,前面是二十五人的锥阵,锥阵后面是九乘十一的方阵,剩下的一人就是营正。这样的布局就像一支铅笔,既增加锥阵的攻击性,又保证了阵容的厚度。

刘慧明现在的要求就是行军和追击时都保持队列,不得单独行动。除此之外,就是狠抓三才阵,三才阵是大明军士的基本阵型,当双方陷入混乱时,已经不可能构筑锥阵时,三才阵就是他们最后的杀招。

刘慧明把军队盖得面目全非,姜瓖起先还有些排斥,刘慧明也没和他多话,让商石敬从军中叫来一个队正,又让他在勇士营里选出二十五人出来较量,结果姜瓖两战两败。

姜瓖不服,又挑选了一百人出来挑战,商石敬结了两个铅笔阵和他对垒,战斗一开始,姜瓖选择中路突破,哪知商石敬根本没有中军,索性把两翼排得极开,从左右两侧分别发起进攻,姜瓖再败一阵。

看着心有不甘地姜瓖,刘慧明哈哈大笑,“要不再来一场五百人的比试。”

“末将甘拜下风。”姜瓖摆摆手,道,“白杆兵果然不同凡响,末将输得心服口服。”

“那就按照本督的战法训练吧”,刘慧明指了指那本《白杆兵手册》,“这个可是最高军事机密,你可得好生保护,万不可沦于敌手。”

姜瓖拱手道,“是,末将遵命!”

军队重新进行了分工,卫景瑗心里很爽,他终于有了一支独立的军事力量,再也不用跟姜瓖求爹爹告奶奶了。王继谟也很高兴,虽然自己成了后勤部长,但好歹有事做了。只有姜瓖心里隐隐不快,自己的部队一下从五万人降到了一万,虽然统领的是最精锐的部队,但自己的力量还是被稀释了。

看着他那一张阴晴不定的脸,刘慧明觉得有必要给他露一手,“明日进行全军第一次合练,各营须得好生表现。”

卫景瑗大喜,他这几天一直在钻研《白杆兵手册》,也按照里面的条框训练了几天,早就想拉出来溜溜了。

姜瓖也憋了一股劲,他今天丢了丑,明天一定要在训练中找回来,一听说要合练,便大声答道,“末将遵命”。

只有王继谟有些提不起精神,他负责修桥铺路,这些事跟他没什么关系的。

刘慧明看着反应不一的三人,哈哈一笑,道,“为了明天有力气训练,咱们今夜全军加餐,每人可以喝半斤酒。”

一听说晚上聚餐,将士们就高兴坏了。刘慧明一早就派人到城中采购了,并请来了不少帮工筹备晚宴。众将士这才发现营门外已经架起了不少大锅,帮工们正在杀猪宰羊,他们训练的吆喝声顿时又响亮了三分,比猪的惨叫声还要大。

巡抚衙门里,刘慧明坐在上首,一边喝着茶一边听王继谟和卫景瑗拍自己的马屁。

卫景瑗首先道,“阁部一出手,大同的困局立马迎刃而解,下官实在佩服不已!”

通过这几天的接触,他对刘慧明是真的服了,他在大同巡抚任上一年多毫无作为,屡次被姜瓖羞辱,他也只有干着急一点儿办法都想不出来。而刘慧明到了这里不到十天时间,就分了姜瓖的兵权,他却连个屁都不敢放一个。

刘慧明呵呵一笑,道,“你手里要是也有两万精兵,还有几十万两银子的饷银在手,姜瓖一样要听你摆布。”

卫景瑗尴尬地笑了笑,随即又问道,“不知大人这次来晋带了多少钱粮?”

王继谟一脸狐疑,他感觉得到自己不受刘慧明喜爱,因此便少说多听,不过卫景瑗问得这么唐突还是让他心里咯噔一下,忙低声训斥道,“卫巡抚怎能如此询问阁部?”

他是卫景瑗的上司,有权力责备他。

但是刘慧明却摆摆手,不以为然地道,“没事,没事!我向陛下辞行时,陛下一两银子都没给我,一粒粮食都没拨给我,我还反过来补贴了陛下不少钱粮呢。”

二人一听,不由得大失所望,

刘慧明笑了笑道,“还有一件小事,我现在告诉你们,这一次我只带了四十天的口粮,如今已经只剩下下三天的粮草了,三天之内找到粮草,我的人就要饿肚子了。”

二人大惊失色,魏藻德喃喃道,“这该如何是好?”

刘慧明嘿嘿地笑了笑,道,“所以,接下来我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筹措粮草上了。地方维稳工作就要交给你们了。”

卫景瑗不知道什么是“维稳”,刘慧明解释了一下,笑道,“咱们大同维稳的最大的对象是谁,不用我明说吧?”

卫景瑗点了点头,大声保证道,“阁部放心,下官定不辱命。”

刘慧明点了点头,他才不会把自己的安全交给一个并不怎么熟的人呢,纵然他是君子也不行。

三人又说了一些粮草的事,王继谟问道,“下官听说阁部在北京时向民间钱庄借贷了不少银子,又用这笔银子购了几百万石粮食,不知可有此事?”

刘慧明点点头,“不错,却有其事。”

卫景瑗道,“既然有这么多粮草,阁部为何不多带一些来?”

刘慧明无奈地笑了笑,道,“咳,那些粮草早就发出去了,辽东军粮、侯督师的军粮就占了一半,剩下的都用在赈灾上面了,我能留下这些已经很不容易了。”

二人听罢默然良久,卫景瑗担忧地道,“国事糜烂,朝廷税收大幅减少,阁部如此寅吃卯粮终非长久之计啊。”

刘慧明点点头,无奈地道,“所以我这次到山西来不是来花银子的,是来挣银子的。不仅不能用朝廷的钱粮,还要用山西的钱粮来补贴朝廷。”

二人大惊失色,王继谟喃喃地道,“这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卫景瑗也大惑不解地道,“闯贼攻下了山西,山西旦日可下,阁部入晋正是需要大量用钱的时候,如何还能反哺朝廷?况且山西这几年连年欠收,何来的钱粮?”

刘慧明喝了一口茶,慢条斯理地道,“如果把山西看成一个棋局的话,两位大人可知,这个棋局上有几个人在下?”

王继谟思索片刻,郑重地答道,“阁部和下官、卫巡抚代表朝廷,算是一方;闯贼算一方;关外的鞑子算一方,总共三方。”

刘慧明摇了摇头,道,“不止这些人。”

卫景瑗又补充道,“代王和晋王代表着宗室,也算一方;另外士绅和平民也各算一方。”

“对!”刘慧明点点头,道,“咱们不妨来估算一下各方的实力,看看大家手里都有什么棋子。”

王继谟道,“朝廷大义所在,自然实力最强。关外的鞑子军力强于大明,但大明有险关隘口,也不惧之;闯贼军力庞大,又屡战屡胜,士气旺盛,实力虽不及大明,但在山陕境内却强于大明;”

“不错!”刘慧明见卫景瑗脸色阴沉,便鼓励他道,“卫巡抚有何见解?”

卫景瑗道,“宗室、士绅手无缚鸡之力,只会牵扯朝廷的精力。”

王继谟也点头附和,刘慧明笑道,“两位何其迂也。依我看啊,鞑子的兵强,但是在中原立不住脚,暂时不会威胁到我们;闯贼兵多,破坏力最强;大明有大义;宗室和士绅有钱财,平民有人力。只要运用得当,这盘棋是可以下活的。”

二人齐声问道,“如何下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