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妖僧 > 第721章 陈演之死

明末妖僧 第721章 陈演之死

作者:沉渣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18:09

第721章 陈演之死

傅山带着一万两五千银票开开心心地走了,五千两银票用来作三立书院的日常开销,一万两用作晋阳医学院的筹备。

刘慧明秉承民国大学老师非常希望得到的“只给钱不管事”的原则,把傅山高兴得不行,对他提出的在书院设立算学、格致学的建议都全盘采纳了。

刘慧明在至公党会上那道算学题让他深受震动,这段时间也在研究算学,而且已经走在了梅文鼎的前面,对于他这样五百年一遇的天才来说,这点儿题目实在是爱轻松了。

过了两天,三立书院放假了,傅山又来了,“德公,我明日就走一趟北京,一来为尊夫人瞧病,二来进京为左萝石和黄学士送行。”

左萝石即是左懋第,上月刚被外放为长江巡抚,和诚意伯刘孔昭共同掌管长江水师。算是间接地同意了黄景昉之前的建议,只不过是以老黄辞官为代价换来的。

傅山的交友实在太广阔了,他区区一个秀才却能和举人进士平起平坐,足见他的江湖地位。

刘慧明不想再劝他出仕了,直接把小十二黄骏叫来,让带着一队独立团的士卒护送他前往。

傅山拱手相谢,刘慧明道,“希望你快去快回,明年三立书院开学之日,我一定来参加开学典礼。”

傅山再次拱手相谢,他见他事务繁多,也没有过多地打扰,很快就离去了。

时间来到了冬月二十六,他在太原已经耽搁了十天了,决定明天就启程赶往泽州,因此今天又开一天会。

根据会议安排,周遇吉将和他一起南下,双方在平阳分路,他去蒲津布防,刘慧明则去泽州收拢高杰,然后在一起到平阳抵御李自成。

为了巩固好后方,他决定让赵良栋带着十四旅留在太原,经过一个月的扩充,十四旅现在已有战兵一万人,编成了三个团,刘慧明索性给了他一个师的编制,暂定为第一零一师,由他任师长,曾剑锋、权五、何芳分别任团长,旅长暂缺。

为了给赵良栋充足的发挥空间,他还带走了刚收编的张雄和应时盛两部人马。他相信只要自己把太原的守军都调走,全部换上赵良栋的人,后方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擎之啊,太原我就交给你了!”看着英气勃勃的赵良栋,刘慧明心里很高兴,进入山西这几个月以来,他一直独领一军南征北战,虽然打的都不是大仗,但历练机会是给够了。

他相信能在历史上留名的人肯定有不凡之处,“你可要给我守好后方啊!”

赵良栋郑重地行了一个礼,大声道,“请督丞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

“嗯,我也相信你有这个能力!”刘慧明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声道,“我走之后,太原城里就是你说了算,这花花世界里可要保持定力啊。”

“是!”赵良栋的肩膀微微一晃,“末将只听督丞的。”

又交待一些细节,刘慧明便让他下去了。

布政使赵建极和太原知府孙康周被传了进来,二人都很识趣地选择了向刘慧明投诚,刘慧明也投桃报李向朝廷举荐赵建极接任山西巡抚,孙康周则接替他做布政使。

二人行礼以后,刘慧明开门见山的说道,“我请你们来,不为别的,就是为了钱粮一事,既然事情已经布置下去了,就要抓紧了。”

赵建极是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的三甲进士,熬了二十多年混到正三品,而同年的蔡懋德早已干了很多年的御史、巡抚了。他一直想再进一步,但老蔡头实在是强横,又有东林党罩着,他一直没有出头之日。好在刘慧明一来就把他拿下了,他这才有了空子可钻。虽然刘慧明的的要求很无礼,但是他仍然相信投到他的门下可以很快升官。

“下官谨记于心!”赵建极忙行礼道,“请督丞放心。”

“嗯,好!”刘慧明看了看二人,“可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没有!”知府孙康周插话道,“下官和布政使大人定会辅助督丞保境安民。”

赵建极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出了心中的顾虑,“下官有一事想请督丞决断。”

刘慧明点点头,“说吧!”

赵建极喝了口茶,从容地说道,“督丞前日裁撤了五千弱兵,这些人盘踞在城里不肯离去,下官担心日久生变。”

刘慧明点头称赞道。“嗯,你顾虑得对,是我考虑不周。”

他倒真的忽略了这个问题,想想李自成就是朝廷裁员问题没有解决好才酿成这种大祸,忙指示道,“既如此,就由你挑一部分精悍的出来,专一负责筹粮吧。你们手上没有人手,我担心你们筹不到钱粮啊。”

赵建极心里欢喜至极,行礼道,“如此甚好,有他们辅佐,下官筹粮也顺当一些。”

“你考虑得周到,不愧是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啊!”刘慧明称赞了他一句,随即又下了一条命令,“但是,这些人必须迁出太原城,以后也不许进城。”

“这……”赵建极一下就明白了刘慧明的用意,“下官遵命!”

刘慧明又道,“收上来的粮食你们截留一成吧,就当给官吏们发俸禄了。”

赵建极再次晕菜,这个刘和尚行事真是出人意表啊,竟然公然下令手下贪污。不过,他并没有反对,反而喜不自胜地道,“谢督丞!下官还有一个疑问,请督丞赐教,何为‘同志’?”

“同志嘛,就是志同道合之人了!”刘慧明解释道,“其实你也知道我做这些都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但是你们还是愿意跟着我干,在我看来咱们就是志同道合之人,所以我就叫你一声同志了。”

二人大受感动,称谢不已。

刘慧明又道,“关于钱粮的分派问题,你们要严格按照我分派的数量去征收,不许额外加码,我会把各州县承担的数量公布在报上,接受百姓的监督。”

在太原才十天,他的《御赐京报》就已经开起来了,今天刚发行了第一期,头版头条和北京总社保持一致,只在后面加了一般本地新闻。

赵建极忙应允道,“下官不敢,下官一定约束好下面的官吏!”

他刚看完报纸才来的,作为一个成熟的政客,他对报纸的威力一清二楚。见刘慧明如此重视吏治,他的心里又多了一分认同,赞道,“大明很多事都是坏在吏治上的,督丞治吏宽严相济,下官敬服!”

送走了赵建极和孙康周,王寅拿着一封急件跑了进来,“大人,京里的事情有些麻烦了。”

“何事?”刘慧明接过塘报一看,惊道,“陈演死了!”

王寅点点头,“魏学士头一天探监,陈学士当天夜里就死了。朝议汹汹,他现在已递交辞呈,闭门不出,何仙甫也因此变故推迟了归期。”

“看来魏藻德果然是个风筝啊!”刘慧明震撼不已,感叹了一声,又问道,“他干嘛要去探监?脑子秀逗了吗?”

王寅想了想道,“可能是受了胁迫吧?或者中了奸计吧?”

刘慧明很无语,想了半天也想不到他去探监的理由,只得又把话题扯到了冯铨身上。

王寅眉头紧皱,脸上十分无奈地道,“涿州已经杳无音讯,不知道在哪里。”

刘慧明一阵头疼,看来自己还是小瞧了冯铨啊,这人真是鬼得很,“给邱瑜去封信,让他安静点儿,能留在内阁才是重中之重。”

当夜,刘慧明就安排赵良栋的人马陆续进城接管了城防,张雄和朱孔训则移驻城外军营,太原城里喧闹了大半天又逐渐归于沉寂。

中军帐里,刘慧明看着山西本地将官脸上的茫然之色,打趣道,“各位将军不用担心,有赵将军守城,你们的家眷万无一失。”

二十三军军长,山西省都指挥使张雄抢先答道,“末将谢督丞垂青!”

在原本的历史上,李自成打到了山西时,平阳守备陈尚智首先投降,平阳很快陷落,知府张嶙然被俘后投降。李自成如入无人之境,很快就打到了太原城下,蔡懋德来不及等待周遇吉的援兵,就让牛勇和朱孔训、王永奎出城应战,结果全部战死。

留守城中的张雄见李自成势大,当晚就悄悄地与李自成联系上了,随即悄悄打开了城门,放李自成入城。

太原一天就陷落了,整个行政班子被一网打尽,副将应时盛护着蔡懋德突围,哪知他却一心寻死,自己跑到三立书院上了吊。应时盛耽搁了时间没办法再突围了,只得在旁自刎而死。

刘慧明不知道这段历史,他只是从最坏的结果分析,才决定把他们赶出了太原城,还把他们的家小扣在了城中,阴差阳错之下竟然掐住了他们的死穴。

张雄知道家小被扣押了,自己虽然领着一军人马,但直属兵马不过只有三千,根本不可能和刘慧明几万精锐抗争,至于搞小动作更是想都别想。刘慧明无论走到哪儿周围都有一旗精锐围着,百步之内都会被清空。

他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听指挥,挣表现。

投降?

想都别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