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妖僧 > 第724章 名士来投

明末妖僧 第724章 名士来投

作者:沉渣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18:09

第724章 名士来投

刘慧明接到李汝桂的信,心中已有了计较,便在平阳留驻了两天,做了一些军事安排。陕西进入山西的通路有三条,除了晋北的保德以外,晋南就有两条:一是风陵渡,对岸就是蒲州,二是龙门渡,对岸即是河津。李自成的作战方案是,他亲率主力从风陵渡过河攻打蒲津,刘芳亮作为偏师走龙门渡做出迂回包抄之态。

既然已经洞悉了敌人的作战意图,他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做出布防了,他让周遇吉为前敌总指挥先行前往蒲州,采取攻势,一定要把蒲州夺回来。又让张雄和应时盛率领二十三去往河津,采取守势,给周遇吉做僚机。

他对张雄和应时盛不太放心,只给了他们一个坚守半个月的任务,半个月内他必定赶到河津,到时与周遇吉采取钳形攻势,运气好的话还可以打到陕西去。

布置完以后,他一面让人密切关注李自成的动向,一面火急火燎地赶往泽州,高杰必须要留下,否则仅凭自己手里这点儿人马是无法打到陕西去的。

临汾到泽州共有四百里路程,为了赶时间,他提高了行军标准,每天行七十里路程。这天中午,大军正在路边休息,顺便吃午饭,刘三强突然跑了进来,禀报道,“”先生,门外有两个士子求见,是傅青主的朋友,拿着您的名帖。”

刘慧明一愣,心道难道是薛宗周和王如金到了?

他忙从轿子里钻出来,果见一胖一瘦两个士子正立在寒风中,正聚精会神地看着周遭的士卒用午餐。

刘慧明忙赶了过去,正要说话,那两人却先开口了,“敢问足下可是刘阁部?学生薛宗周/王如金。”

刘慧明忙回应道,“哈哈,正是鄙人。原来是文伯和子坚到了,你们来得正好,来得正好啊。”

二人做了介绍,胖的那人叫薛宗周,瘦的名王如金,都是汾阳人,还好他们的官话说得很利索,至少不会让人觉得很饿。

鉴于傅山的推荐,两人对刘慧明的第一印象非常好,刘慧明见二人的脸上全是风霜留下的“刀痕”,感激地道,“你们千里来投,真是解了我一个大难题。”

二人都是三十多岁的年纪,薛宗周年龄稍大一些,便先开口道,“督丞礼贤下士,我等感激涕零。学生接到青主的来信就与子坚赶往太原,到了太原才得知督丞已率军南下,青主也已去了京师。我二人只得赶了过来,来得迟了些,总归是赶上了。”

说完,二人看了看自己的狼狈样,不禁笑了起来,“失礼了,失礼了!”

刘慧明握着二人的手,感激地道,“这一身风霜乃是两位先生拳拳爱国之心的表征,何来失礼一说?走,先到轿子里烤烤火,暖和暖和再说。”

刘慧明是个安于享乐之人,虽然督师在外,仍然随时背着一顶八抬轿子,骑马实在太辛苦了,他骑累了就会去轿子你享受一下。按照朝廷规定,三品以上的官员在京可以坐四人抬的轿子,出京可以坐八人抬的轿子,他的品级自然可以坐八人抬的轿子的。

刚开始的时候他还有些不忍心,觉得做个四人抬的轿子就行了,但后来因为要沿途处理公务,他又是个爱享受的人,就改成八人抬的了。

二人连连推辞,但刘慧明哪里肯放过这样的拉拢人心的机会,硬把两人塞了进去。

二人进了轿子才发现里面还颇为宽敞,正中间放了一个火盆和一个可折叠的躺椅,旁边还有两个绣墩了。绣墩旁还有一张书案,书案就是一块木板,木板背面安装了四个铁脚,这是刘慧明仿照前世设计的可折叠书桌,读大学的时候用过。

书案上防着一些案牍、文件、以及笔墨纸砚,他这轿子与其说是个轿子,倒不如说是个移动办公室。

二人这一路听说了刘慧明各种传言,特别是最近太原境内疯狂筹粮风波,士绅们更是把刘慧明描绘成了一个骄奢淫逸、残忍好杀的恶吏,要不是傅山的亲笔信,他们是绝对不会上刘慧明的贼船的。

但是看了刘慧明的官轿竟然这么寒酸,二人才勉强相信了傅山的话。

王如金指着书案看了看,对薛宗周道,“文伯,你看看这书案如何?”

薛宗周碰了碰铁脚,道,“不错,放在轿中正合适。”

二人一边烤着火,一边谈论着刚才的见闻,不多时刘慧明就带着几样小吃和几张饼、一壶热水进来了,看着二人道,“你们还没吃午饭吧?咱们先简单吃点儿,待晚上安营扎寨之后再为你们接风洗尘。”

二人忙起身行礼,口里连说不敢,刘慧明摆了摆手,道,“大家都是朋友,不要客气,咱们饿了就吃,困了就睡,不要太拘束了。”

大军休息了一阵很快就再次启程,刘慧明留二人坐轿子,自己回到马上随军行进。

二人哪里敢坐,但刘慧明直接来了一句,这是军令,必须执行,他们就不好再坚持了。

刘慧明又从王寅的轿子里拿出基本册子给他们,道,“这些都是官军的一些文件,你们先看一看,熟悉一下,方便以后开展工作。”

二人忙接过去,正准备翻看就听到一声号响,刚才还三五一伙的士卒迅速排好队形,又一声哨响,大军就缓缓开拔,有条不紊。

王如金听着号声,悄悄地撩开轿帘,正看到大纛之下,刘慧明的背影随着马背的起伏一耸一耸地前进着,叹道,“令行禁止,果真是王师也!”

薛宗周正在翻阅刘慧明给他的文件,闻言朝外面看了一眼,道,“不错,咱们以前以为周总戎的勇卫营是山西最精锐的部队,如今他们可要让贤了,刘督丞的部队比他精锐一百倍都不止啊。”

王如金也打开第一本书,正是《白杆兵手册》,光是目录就已经让他叹为观止了,后面的“薪酬福利标准”、“粮草发放标准”、“战马配置标准”、“辅兵管理规范”等文件更是让他犹如打开了一扇新大门,想起这段时间整个山西都在热议的筹粮事件,叹道,“为这样的兵马筹粮,就算再多给一倍都值啊!”

“文伯,文伯!”他见薛宗周纷纷欲睡,忙摇醒他,责备道,“这些都是好法子啊,你看,事无巨细都有法可依,只要按章操作就不会出错,多好的点子啊,哎哎哎,你怎么睡着了?”

薛宗周道,“我已经看到了,有督丞的明主,咱们大志可伸也。”

整个下午,薛王二人都在轿子中度过了,刘慧明让人加了两次炭火他们都没有察觉,直到扎好营寨他们才出来放风。

第二天酉时终于抵达泽州城西二十里处的贾庄。刘慧明下令大军就在此处安营扎寨,还没安定下来,己方的侦察兵就押着几个高杰的斥候过来了。

刘慧明见状,忙让刘三强去审问,那些秦军的斥候听说他们是刘阁部的夜不收,根本没有反抗,连刑都没用就一五一十地招了。

刘三强把审讯报告递给刘慧明,道,“先生,高杰还在泽州城中,他对我们并无防备。”

刘慧明呵呵一笑,道,“传令下去,明天早上三更用饭,四更出发,天亮之前给我把泽州城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