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当兴 > 第五十二章 难啃之骨

汉当兴 第五十二章 难啃之骨

作者:冼青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19:23

第五十二章 难啃之骨

料理了蜀中世家,刘禅所面临的的最大一个问题便得以顺利的解决,虽然这个问题是他自己非要搞出来的,但正所谓防患于未然总好过亡羊补牢,待到日后这些个毒瘤真的爆发出来什么问题,那时候刘禅再想想后悔却是晚了!

不过总而言之,计划得以顺利的展开,成果颇丰是收获满满,甚至还有蒋琬的过度理解也算不错,整体上益州是在向着好的方向迈进。

哪怕因为这些地方的世家豪族突然崩塌,导致了某些方面的混乱,但刘禅若没有早早的一番准备,又怎么可能突然之间对这些人动手呢。

各级各处的官吏早就准备好了应对的措施,新学士子更是迫不及待的想要施展自己一腔抱负和能力,这些问题怕是都还不够那些年轻士人学子们分刮的。

再加之上层官员们多出一份力多上一份心,纵使在一开始计划实施的初期,地方上的确是闹出来一些小小的问题,也许残存的世家遗祸到处作乱,但总归还是没有闹出来更大的风波。

刘禅是生怕因为自己的行动导致了后方不稳,而间接的影响到老爹前线北伐的大计,故而才是做足了万全准备,确保一切可能出现的情况都预料到了,才真正的开始实施自己的清除计划。

当然,这个计划被叫做秋后算账计划实际上也没错,毕竟刘禅一开始的目的,实际上还真就是为了针对那些当初在暗中私铸钱币意图影响蜀中经济大发财利为己谋私的家伙们……

清灭的绝大多数的世家豪族,空出来的利益方面如何划分处理,这也不是一件随随便便就能够打发掉的事情。

那些花钱买命的,被刘禅特意留下来的,再就是完完全全坚定立场的自己人,这三类世家在面对如此巨大的利益面前,很难说他们还会把持的住本心。

尤其是以那些掏空了家底的世家为主,在面对有可能重振自家门楣的机会面前,这些人怎么可能不疯狂,怎么可能不激动。

但事实上这份巨大的利益刘禅却是早就已经划分好了,由官家独吞显然是不太现实,留下这些世家不是因为刘禅灭不掉他们,而是世家这个体系刘禅解决不了。

有人就有家,有家就会成长发展进而逐渐壮大最后慢慢演变为世家豪族等等。

这是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哪怕刘禅可以灭掉了这一茬,但是下一茬,下下一茬又该如何。

刘禅心里清楚,自己不可能这样一直杀下去,没理由不说道义上也完全站不住脚。

甚至就是这次的杀伐果决行动,都有几分让老爹刘备这么多年来建立的仁义之名几近折损,就这还是给那些世家豪族找了不少的罪名的结果。

什么战时恶意囤积物资高价买卖粮食,私铸钱币证据确凿,与外地暗通曲款等等罪名罗织一部分真实一部分,一半一半的强加才算是有足够的理由将这些世家豪族一口气的拿下。

以后若是还想着用这样的办法来对付后起的世家,那也得看人家愿不愿意啊!

毕竟做过一次的事情再想要重新复制第二次就没有原来那么简单了,尤其是那些能够成长到世家豪族层面上的,又有谁是真正没脑子的家伙呢。

所以世家可灭,但是又灭不尽,世家和世家之间实际上却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表现。

一个是个体一个是总体,个体可以被刘禅拿捏,而总体却是始终会延续存在下去,百年千年可能都不会发生什么变化,只不过那时可能就不会被称之为世家了而已。

故而刘禅没想过真的要成为世家之敌,要是真有那样的打算那怕是老爹再生猛,益州军队再强大,这统一天下的道路也并不好走,毕竟归根结底这个天下世家的话语权还是不小的。

反之刘禅能够做的事情,便是寻找一个平衡的点,一面来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来消除世家的话语权影响力,一面又是保证能够让这些世家不被触及到心中最后的底线。

只要找寻到了这个平衡点,那从世家豪族身上割让出来的利益部分,便已经足够让刘禅满意,足够让大汉重新焕发生机了!

是以这一次益州空缺出来的利益部分,刘禅代表的官方自然是要吞下其中的八成,而剩下的两成则是他扔出去给其余世家的好处。

一手大棒一手红枣,两者齐下才能够真正的让那些不安分的人老老实实的做好自己。

不然的话一味强压不智,只会积累越来越多的愤怒和不满最后说不定因为点什么事就成了双方彻底决裂爆发矛盾的导火索。

反之一味的给予安抚也同样不可取,如此下来短时间内或许会让那些人感恩戴德,世家豪族最开始的那一代会念你的好,会记你的情。

但长此以往下来,这种安抚被世家豪族当成了习惯,哪怕是稍有差池都可能会变成无法扭转的仇恨。

所谓升米恩斗米仇,不外如是也……

割让利益出去,这可不是什么小事。

刘禅可以决定钱粮的用处,但是一旦涉及到了蜀中的根本问题,却还是要请示一番老爹才行。

正加之钱粮的清点也差不多了,没赶上跟邓艾一起北上顺利送过去,这一次却是连着刘禅的奏报一同往汉中南郑去了。

连绵不绝浩浩荡荡的辎重车队行驶在新修建的郡国驰道之上,自从刘禅提议并且实施了这修路的计划之后,益州之外的来往问题暂且不说,但就是这益州内部的交通却是比以前不知道要便利了多少倍。

连带着险阻山道的加筑,崖间栈道的扩宽,这益州来往汉中的速度比之从前是大大的加快,更是极大的有利于后勤补给的运送跟军队的支援行进,这对于刘备北伐的计划简直是一个巨大的改善。

尤其是当浩浩荡荡的辎重车队抵达南郑城下时,当刘备亲眼见到这些充沛的后勤补给,心中那份庆幸和骄傲的感觉却是越发的强烈了起来!

“孔明你看!”刘备伸手指了指在城下陆陆续续不间断进入的辎重车队,语气中不无满意的说道:“以往从蜀中到汉中运送辎重不知要耗费多少时日,更别说栈道难行遇上风云变幻的天气还要提防危险,这路上的损耗就是一大笔不小的开支,而现在呢,自从这驰道栈道都重新的整修了一遍之后,蜀中跟汉中的关系却是更加的紧密了,辎重粮草运送如此之快,我北伐大军当是再无后顾之忧矣!”

由不得刘备不高兴,一来这蜀中汉中两地之间的联系是有刘禅在里面的功劳,而且还是巨大无比的主要部分。

若非当初刘禅的筑道疏,刘备也不可能将道路的重要性提的如此之高,更加不会在那时益州缺钱少粮的情况下同意刘禅大肆开展工程修路的计划。

哪怕这修路筑道的耗费钱财上面,世家豪族才是真正占了大头的部分,但要说没有刘备的支持,纵使刘禅有心空也是无力。

再从现在的成果看看,刘备是打心底里庆幸,庆幸自己当时无比的信任儿子,才会有如今这般后勤不断粮草无忧的局面!

而这第二点,北伐一事毕竟是刘备的后半生心血所在,若是因为补给的供应不及时而导致了北伐的失利,那恐怕是刘备最为后悔的事情。

可现在呢,这点担心也完全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了,一眼望不到尽头的车队依旧是在陆陆续续的往城中开进,刘备现在担心的是南郑恐怕容不下这些粮食,而不是再担心北伐前线的粮食够不够用补给够不够及时的问题了!

“少主远见,主公慧光,此乃大汉之幸,天下之幸!”

诸葛亮摇了摇手中羽扇,嘴角微微上扬脸上的笑意一刻都没有停下,看着城下的车队如此浩荡连绵,就连刘备都为之感叹激动,诸葛亮心中亦是不免一番赞叹“大汉天子英灵庇佑,主公能有禅公子这等惊才绝艳的后继之人,大汉中兴匡扶汉祚当是大有可为!”

“说的不错啊……”刘备点了点头,心中十分赞同诸葛亮这话。

“想我刘玄德颠沛流离大半生,蹉跎四十载才有了禅儿这么一个宝贝儿子,真乃是我刘氏祖宗赐福护佑,让我大汉中兴有望极衰转盛!”说到这里刘备好似想到了什么,负手而立抬头看向远方的天空颇有些伤感之意道:“只是我儿终究还是太年轻了,而吾如今又是年过半百之岁,也不知道在这有生之年中,能否见到我大汉复起天下归于一统的盛世之景啊……”

说完,刘备没等诸葛亮开口呢,自己到先是摇了摇道:“也罢,眼下当务之急还是北伐,这些将来的事情暂不作想,真到我寿终力穷时,这复兴大汉的重任还是得由禅儿去完成,到时候还需赖孔明之力多多辅佐禅儿才是!”

“主公!”诸葛亮连忙拜道:“主公何出此言,今次北伐捷报频频三将军兵围长安大汉旧都指日可下,待到那时关中之地尽归主公之手,河洛亦是不难取之,我方已成自东往西居高临下之势,纵使曹魏仍然占据优势,可这天下大局却已然悄悄站在了主公这一边,重归一统之日必不远矣!那时主公雄才伟略,少主聪慧仁德,百姓归心大汉复起盛世自然可期!”

“哈哈哈!”刘备猛地大笑了几声,拍了拍诸葛亮的肩膀便走下了城楼。

但事实上不论是刘备还是诸葛亮心中其实都清楚,这番话虽然说的不假,但实际上更多却只是安慰的意思罢了。

刘备年岁已高这是事实,而纵使此番北伐大胜关中尽在掌中,甚至河洛之地都尽数被夺下可以凭险据守。

但正因为夺占了更多的地域疆土,才更加需要进一步的稳固和发展,徐徐图之才是最安全也最稳妥的办法,仓促冒进大胆而为终究只是一时战场之上的小道,争霸天下之上从来都不是心急的人能够占有优势,反之越稳的一方机会才越大,越扎实的一方胜算才越高!

这道理诸葛亮自然不可能不清楚,刘备心里也明白,自己的军师能够说出这番话来,无非是想着在安慰自己的同时也表明他自身的立场,忠心这东西可能在刘备身上合用,可一旦自己死了换到儿子刘禅身上就不一定是这么回事了。

哪怕儿子与军师之间有着师徒的名分,但恰恰正是因为这一点,刘备才隐隐间有了一分担心,担心这名分会导致一些预料之外的麻烦出现。

而诸葛亮显然是听出了刘备话里的意思,所以才借着这一番话表明了自身的态度和立场,哪怕这是当着刘备面说的话,但谁又不能说这就是诸葛亮内心真正的想法呢。

显然,刘备也没有打算继续深究下去的意思,一句话得一句话,有问有答也就够了。

正如他自己所说,虽然年岁已高但是未来仍有一段路可走,将来的事情自是需要早做准备,但有些却是等需要等到将来再议。

当下最紧要的仍然是北伐,仍然是他们对关中的觊觎和志在必得的野心,同样在长安之后还有洛阳这一块重要的宝地,刘备同样是眼馋的很呢!

但事实上别看他们君臣二人在这里说话轻松满脸带笑的,可实际上北伐一线的消息却远远没有表面上的乐观。

三弟张飞,老将军黄忠等人率兵围困长安,然夏侯渊此人的表现却是与往常大相径庭,甚至要不是情报准确无误,刘备都一度认为长安城守将换成了曹子孝而不是以行军迅烈著称的夏侯妙才!

龟缩不出百试无用,长安城可不是被董贼焚毁后半修未完的洛邑。

当年董贼退守长安之后,除了在郿县筑造坞堡之外,可是又命人加固了一番长安城防,目的就是以此作为屏障防范当初的关东联军。

后来联军那些个破事且先不说,但是这长安的城防却是没落下,几经易主也未见荒废,反而在落入了曹魏手中之后钟繇此人更是进一步的加固。

如今纵使蜀中兵马加降卒有十数万大军,但就是拿这长安城没什么办法。

高墙险阻箭塔望楼,再配上夏侯渊手中的五万兵马,这座长安城说不上固若金汤但也相差仿佛。

然关中之重便在长安,长安不下关中不定,哪怕明知道这是一块可以硌掉牙的骨头,刘备也必须要将长安城啃下来!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