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当兴 > 第一百九十一重 言归正传

汉当兴 第一百九十一重 言归正传

作者:冼青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19:23

第一百九十一重 言归正传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喜欢就分享

黄权,严颜二者皆是由刘备亲自出面好严相劝,这才纷纷纳头拜主彻底归顺。

可张任呢,这家伙就算知道了旧主刘璋眼下生活过的很滋润,也能感受得到刘备的善意和真诚,但就是要死了不松口,面对劝说是一个劲的摇头,只有一句回话,便是‘吾张公义一生只尽忠一主,为主守节为忠臣之本,刘使君勿要多费心思,还是尽早归去的好!’

翻来覆去就是这短话,每次刘备去劝说都是以此为结束,搞得刘备有时候气急,真想直接把张任拉出去砍了泄愤。

可要砍当初在绵竹关的时候就不会留着张任了,刘备自己心里也是清除,他那不过是一时的气愤罢了,说到底不还是惜人才嘛……

张任能够做到益州众将之首,自然不是什么水货半瓶不满的家伙,而之所以败的这么惨,从表现上看起来那样菜,说到底还是有不少的外力因素在。

正所谓非战之罪,益州军本的战斗力比之荆州军就差,这一点哪怕是天下名将也是很难弥补的差距,更不用说张任本还没有到达那个层次……

而排除掉士卒的战力问题,益州内部的人心不齐,有内有卧底甚至有临阵反水之人,这就使得张任根本就没机会展现自己的能力。

当初李严开绵竹关城门,张任临危不乱坐镇校场指挥,那一场巷战交锋可以说是张任最直接的战术指挥表现了,甚至是要比在涪县之时还要清楚几分。

要知道当初涪县之败,一来是张任有些轻敌,二来是刘备借着益州内少有的骑兵之威,这才有了那等大胜,而且双方顶尖战将的差距,还有张任错估刘备边亲卫战力,这些都是其失败的原因之一。

所以说到底,张任的能力还是值得认可,这一点刘备自认为凭借他多年识人断人的眼光,还是看的很清楚的……

也正是因为其有才,所以刘备才会惜才,只无奈张任是个跟郑度一样的死子,任凭刘备说破了大天也是无用,好像宁可在绵竹关的监牢当中做一辈子,也不想更易主公似的。

无奈之下,刘备到最后也不想见到一方名将这般零落,不再强求其归顺,而是将张任从绵竹关放了出来安置在成都城内。

当然了,放出来不代表张任就可以到处乱跑,毕竟是一方名将,若是跑到了曹cāo)那边,被曹贼的人格魅力征服了,那刘备岂不是自讨苦吃没事找事吗。

所以该有的监视还是不会少的,但只要张任不过线,那刘备对他的态度其实也就跟郑度是一样的,听之任之心中略有遗憾罢了……

说到底还是张任和郑度并非是完全不可或缺之人,否则凭借刘禅对自家老爹的了解,他可不是会那样轻言放弃之人。

简单的对比一下,拿法正跟郑度比,那刘备肯定会选择法正,拿张任与魏延比,这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必不可少并不是,锦上添花却也没到那个成都,只能说是有些小小的遗憾而已,不至于因此茶不思饭不想……

当然了,刘备手下也不是没有忠贞守节之士,甚至此等人之多是曹cāo)和孙权羡慕都羡慕不来的。

乃至刘禅都深以为奇,他也想不明白老爹到底厉害在什么地方,这所谓的人格魅力真就是那么吸引人吗?

这可能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了,刘禅为刘备之子,那父与子之间的关系和想出模式,自然不可能跟君臣主从之间一样了。

刘禅这时候不清楚他老爹刘备哪里厉害,但却并不代表刘备不行,反而只是刘还没有看出来那一点而已……

闲言少提,正事要紧,忠贞不二守节无双之人也不是光靠着嘴皮子说就是一定的,还得临到事前才能真正的看出来。

而今天要讨论的问题则是怎样回复诸葛瑾,也就是如何回复孙权来要债的这件事。

毕竟哪怕是孙权先狮子大开口惹得刘备不快,庞统法正等人驳斥了诸葛瑾的第一轮,却也不能代表那份借条就此作罢。

归根结底借南郡是事实,刘备不管怎样都是差着孙权一些,强行不换的后果如何,刘备此时此刻还不愿去想,或者说不愿去承担罢了……

两家维持着联盟的关系,总是要好过联盟的破裂,而且现在曹cāo)正在肃清内部的问题,同时也在积极的攻略凉州等地,这对于孙刘两家而言简直是压力倍增。

本就占据着天下半数之地,这回再加上产重地凉州,那岂不是更不给孙刘两家活路了吗……

所以联盟不能破,两家共同的大敌是曹cāo),除非等到曹cāo)不成威胁,亦或者两家的平衡关系达到一种完全无法维系的地步,那所谓的联盟契约才会真正的变成废纸一张。

而今所论之事,便是要在保证联盟的基础上,将孙权那点小心思抚平,让他将枪尖换个方向重新对准北边的曹cāo),而不是想着怎样在盟友上占便宜捞好处。

这种损人利己的行为实在是有失一方诸侯的颜面,可人家孙权不在乎这些,能够如此的狮子大开口就足以说明孙权的面皮恐怕比成都的城墙还要厚实几分……

中议事正酣,诸葛亮第一个起进言,紧随其后的自是庞统法正二人,张松黄权等亦是不甘落于人后。

毕竟这是何等在主公面前露脸的机会,若进言能够被采纳那就是大功一件,的主公几分恩信是重点。

别以为诸葛庞统等人就不在乎这些,他们的地位虽然一时无碍,但若长时间没有什么建树一直靠着吃老本过活,那恐怕后起之秀很容易就能将他们超越,到时候所谓刘备麾下三大谋主分别是谁可就不好说了……

当然了,这只是一种揣测,真正的况到底如何别人不知,刘禅还看不清楚吗。

不说别的,就是诸葛亮这主政第一人的份,那就肯定是没有人能够威胁到他的。

甭管后世那些黑子怎么黑我们的诸葛丞相武侯大人,但也就只是对诸葛亮的军事能力有些异论,反倒是其内政方面的本事,却是鲜有异议…………

喜欢就分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