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 > 第一百四十八章 韩国的阴谋!疲秦大计!

第一百四十八章 韩国的阴谋!疲秦大计!

既然决定还回质子,就还有一系列的事情需要去准备。

诸侯之间经常互相“质子”,即把儿子质押给盟国,作为一种守约的保证,这种取信的方式。在平等的条件下,质子是相互的。

可是,到了后来,所谓“国强欲待弱之来相事,故遗子及贵臣为质。”

变成了弱国因为有求于强国,或妥协于强国,质子便成了单方面的行为!

是以各国对质子的看重与否,利用与否,也很关键,不少国家,都是质子挂着太子的名分,却不受待见,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燕王喜的儿子,姬丹,名为太子,实为弃子。

赵豹唤来了韩厉,将朝堂上的决定尽数相告。

韩厉得知了赵国准备还回质子,以作二国罢兵言和之始!自然非常高兴。

“二国因丞相之抉择而罢免了兵戈,百姓免于战乱,是以丞相高义!”韩厉出声言道。

赵豹道:“质子之事,乃是二国政事!三日后,我邯郸会护送质子回秦国大营,到时还希望苏将军言而有信。”

韩厉笑道:“请丞相和诸位放心,苏将军今日便会撤军十万!”

孙云眯着眼,看着韩厉道:“苏将军运筹帷幄,在下佩服,用兵虽本于仁义,然其取胜必在诡诈,若苏将军言而无信,那秦军便是不义之军,以不义之军克仁义之国,必败,这位将军可知这个道理啊?”

韩厉哈哈一笑,道:“先生所言的道理便是,以乱攻治者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顺者亡,军行不义,必取灭亡,苏将军又如何会不知呢,众位多虑了。”

等到韩厉回到官驿之后,便书信带给了城外的秦军主将樊於期,说明了此行的情况。

自己则是留在了邯郸城内等待和质子同回。

孙云和孟起回到了住所。

孟起问道:“巨首如何知道,今日朝堂之上会有变数?不过这个变数,也太意外了。巨首为何不说出,郭开投效苏劫的怀疑之论呢。”

孙云摇头道:“矩子都说是怀疑,有何凭据,如果我在堂上说出郭开之事,岂不是立刻要被人说我等攻击赵国重臣?齐国之人言赵国之臣,不会有人去信,反而中了苏劫的圈套。至于廉颇之事,确实在我意料之外,昨日使臣要换回质子,以苏劫的谋划,如何不会有下手,万万想不到,这苏劫早就开始算计我了,不过,苏劫一定不会料到,我们的谋算。”

只见孙云从怀中取出一物,让孟起看到。

孟起一惊,“兵符?你不是给赵豹了吗。”

孙云笑道:“丞相暗中给我了,三日后,是真是假,一试便知。”

……

秦国兵临邯郸城下,第一个收到消息的就是韩国。

此时的韩国,韩王安得知了消息后,可谓是如坐针毡,比任何人都要紧张,没人不比他清楚,韩国如今的境地,韩国虽然弱小,但是合纵攻秦,历来少不了韩国的,体现出了顽强的求生欲。

韩国地处秦国东进的要冲,是‘天下之咽喉’,而如今的韩国在六国中实力最弱,如果秦国开始实施灭六国的举措,不用多想,第一个肯定是韩国啊。

韩国,一个让人可怜和同情的国家。

三家分晋从“老板”那抢来的地就不多,偏又处在秦和魏的夹缝中,四邻都是强国,谁有气都找他出,求利又都找他搓油,所以韩经济上很繁荣,政治上很庸聩,外交上很弱势,军事上很无奈,典型的受气包。

卫殃在秦国变法的同时,申不害也在韩国变法,可是,变来变去,也没强横多少,什么原因呢,便是因为,韩国的宗室贵族公仲,公叔在宣会王,襄王,喜王时期一直把持着韩国的朝政,政治**,令不能行!

韩王安垂目看向朝堂之下,当众臣得知了邯郸的情况后,也是坐立不安。

韩王安道:“秦国大将苏劫,奇袭赵国西南之境,亡卒十数万,邯郸仅存,赵国彻底危矣!赵国南境一危,我韩国何存之地?如果秦国来敌,众卿可有计策啊。”

韩王安的声音没能唤醒几个老臣的出言。

顿时让韩王安一阵恼火,心道,“你等平日争权谋利比谁都迅猛,可以将唾沫喷上屋顶,如今居然面临危难,便不知对策。”

自己这个大王,也确实做的恼火!

实际上,历史上的韩王安连个谥号都没捞到,历史上就是称其为韩王安,可见韩国已经到了什么样的地步。

老臣不说话,新臣说话了。

只见一个臣子上前道:“大王,韩尻所言,六国使臣皆在邯郸,三月之后,必有援军,我韩国大可等其余各国援军抵达之后,看清形势,若是其余诸国欲攻秦国,我等便依附于其中,同攻秦国,若是其余诸国,不攻秦国,我等便向秦言明,绝不会共行兵事,以安秦国之心。”

韩王安点点头,道:“汝所言甚合寡人之意。”

毕竟韩国和邯郸是非常近的,大军调遣过去,不到十日便可抵达,不像其余诸国。

说白了,大家怎么做,我就怎么做,看明白了在行动。

韩啸道:“大王,理虽如此,但有一事不得不做打算,韩尻之言,看形势,是五国合纵攻打秦国,可是我等韩国,不比其余诸国,国力最弱不说,还贴靠秦国,若是五国合纵失败,那秦国必将对我韩国行军事,我等如何去做呢?”

对啊,韩国已经不是第一次合纵攻打秦国了,哪一次失败了,秦国都是那韩国开唰。

弱小是原罪啊,人家魏国虽然也被拿来开唰,但是魏国比韩国强大啊,谁叫大家都是邻居呢。

韩玉说道:“大王,臣以为韩啸将军所言甚是,秦国弥大,远不是当年的秦国可比了,臣有两个计策,或可效仿当年长平之战掀起另一场战争啊。”

韩王安顿时来了兴趣,问道:“但说无妨。”

韩玉道:“当年长平之始,乃是我韩国献上党于赵国,如果秦国到时来犯,我等不如将南阳献于楚国,秦楚相交,楚国安能不庇护我韩国吗?”

韩玉的计策不能说不妥,但是,这是献地啊,韩国已经不大了啊。

韩王安道:“当年长平之战,起因如何,六国皆知,春申君多智,安能看不出我等的打算,此计不可。”

韩玉也知道这个计策不太会被采纳,也不意外。

随后才道:“大王,臣的第二个计策,绝对是上上之策,可疲秦于百万之众,最少十数年无法东进,此计一成,我韩国必将崛起啊。”

韩玉之言,让整个朝堂都打起了精神。

韩王安也暗自心惊,能让秦国十几年不能东征,百万人受损,还有这么好的计策吗。

“你速速道来!”

韩玉道:“大王,臣多年前,前往过秦地关中地区,当年便看出,秦国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吞并八荒之心,无奈,要实现这样的壮举,却要有足够的粮食,兵马,而长平之战后,秦**队疲惫,人民穷困,积蓄用绝,田园荒废,仓库空虚,如今能够东征,全靠陇西之地积蓄了接近二十年。”

韩王安点了点头,道:“你说言,寡人知晓,即便这样的秦国,也不是我们韩国可以对抗的啊。”

韩玉继续道:“秦国实现壮举,陇西的粮食不够,便早将目标放到了关中地区的泾阳、池阳、云阳等七处重县,奈何此七县久旱,多是凶涝,亩产只有一石二斛,远远低于正常土地,三年前,秦相吕不韦也想开耕这关中七县,却无奈失败了,并言量力不足,不敢渠地而更!”

众臣们纷纷思考了起来,“量力不足,不敢渠地而耕?”

实际上,吕不韦和韩玉的意思是一样的,如果劳动力不足,就不要去开耕而扩大耕地的面积,反过来说,开渠是要消耗巨大的劳动力的,这就必然能把秦人的力量集中于国内。

这对韩国有什么好处呢,这好处可就大过天了啊。

韩王安惊喜的站了起来,道:“你的意思就是让秦国将精力,和百万人力全部投放到这修建大渠的事情上,也就是说,秦国因为修渠便会无力东进?”

一时间,群臣沸腾。

“妙计啊!”

“此计一成,秦国不惧啊!”

韩玉继续道:“秦本好兴事,我韩国派遣间谍,说秦王凿大渠,令泾水自中山西邸瓢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水三百里,欲以溉田,秦王若答应,此渠便会耗费人力百万,成渠需十年之巨,此事必会动摇秦国之本,便为‘疲秦大计’”

要从中山修一条渠到秦国的泾水,一路有三百里,没有百万人十几年的时间,如何可以完成?如果秦国答应修渠,那韩国有什么危险呢?

韩王安脸红气粗,狂喜道:“何人可为使者,何人可以修渠,何人可以说动秦王?”

韩玉看了看韩王安,道:“郑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