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 > 第二百三十五章 苏劫拜太傅!五国合纵来! 求

第二百三十五章 苏劫拜太傅!五国合纵来!(求月票订阅)

吕不韦这才回过神来!

他撇过头来恶狠狠的看了苏劫一眼!

道:“请大王明察,老臣著书绝无半句赴会之心,大王明辨真伪,切莫听信中伤老臣之言啊。”

嬴政眼中的寒光一闪而逝!

从殿首起身,拿起一简文书走了下来。

道:“真伪难辨?那六国士子是不肯辩,还是不敢辩?”

吕不韦瞪大双眼。

嬴政打开竹简道:“这是武侯给寡人的一篇著作,叫说难!”

群臣噤若寒蝉,少年秦王比子楚给他们的压力居然还要大。

说难?没听说过啊!武侯的学说?

顿时一个个侧耳听来。

嬴政道:“此文义理透彻,治法清简,文才飞扬,成书之人自然是天下之大才!寡人闻之,夜不能寐,如久逢甘霖,其中言,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且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财!其家甚知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臣子们纷纷会意,谁是富人?谁的墙坏了?其子又是谁?邻人又是谁?

富人的儿子和邻居都说的对,丢了财产!

因为儿子是自家人,就不疑,因邻人是外人,就生疑,安知不是其子所盗?

而儿子料定父亲不会怀疑他,而邻人之父又何尝不明知其失盗之子为盗尔?

嬴政继续道:“其辩真伪者,确实是难,其谁为盗者,辩亦难,若遇事,若不细究,便昏既难知事之境也!这篇说难,寡人看来,可传之万古,亦不会朽也!此人告诉寡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万乘之国为君者,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四海皆朝!”

群臣瞪大双目!

大王从哪里听来如此骇人听闻的学说!

一个个都看向苏劫!

武侯有这等才思?

这样的政权学说,可谓是耳目一新,中间仿佛隐含着一个新的体系!

要知道,现在的各国都是分封制!

吕氏春秋主张的也是分封制,和这等学说有些违背!

一个个不禁想到,大王难道是想建立新的政权体系不成?

群臣纷纷稽首道:“大王武威!”

赵姬秀目闪烁,看着他的儿子!

嬴政没有在去针对吕不韦,毕竟是一国丞相!

但是,吕氏春秋确实触动了他的神经,这不可碰的东西!

赵姬忽然出声道:“群臣既然已经比较,本宫也做了决定,任命武侯为大王的太傅!”

吕不韦忽然道:“太后,老臣的吕氏春秋虽没有得君心,但是,老臣想知道,这说难和其余著书是武侯所写还是他人所著!”

苏劫笑道:“著作此书之人叫韩非!此人乃是本侯的门客!”

吕不韦自然没听过谁是韩非。

此刻道:“既然非武侯所著,武侯又凭什么来教导大王呢。”

苏劫道:“白马非马!”

吕不韦怒指苏劫道:“你!!!”

苏劫的意思是,你吕不韦的吕氏春秋难道你是这个白马所著的吗!

如果你觉得吕氏春秋是你的马,那为什么说难就不是我苏劫的马呢。

赵姬道:“丞相,武侯门下皆因慕名武侯的才学,才成为武侯的门客,门下的才学,自然也是武侯的才学,春申君,孟尝君,平原君,包括丞相你,哪个不都是如此吗?何况武侯将身边最有才能的李斯和韩非,都送进了宫中陪伴大王读书,单凭这一点,武侯如何不能做太傅呢?”

吕不韦一听,大声道:“李斯?”

他看向苏劫,:“哪个李斯?”

嬴政道:“楚国李斯!”

吕不韦几乎不能淡定了,李斯是谁,是他门下的食客啊,把李斯送进了王宫就是太傅了?可是李斯是他的门客啊。

吕不韦气红了双眼,瞪着苏劫道:“苏劫,你阴我!”

……

吕不韦不甘的看着嬴政对苏劫行了师礼!

礼毕则不可违背。

哪怕就是君王都不行!

父不在,师为大!

苏劫掌管秦国的军马,又是秦王的太傅!

在群臣的瞩目下,嬴政道:“政儿拜见太傅!”

嬴政心中大喜!

他终于如愿以偿了,苏劫的风采在赵国的时候,他就已经万般倾慕!

可是太傅,不是他能做主的。

是要大王,宗室,群臣,都要认可!

中间还有吕不韦横加阻拦!

庞毅道:“请太傅回辞吧!”

苏劫喝完嬴政敬的茶水,道:“大王有圣人之心!冠绝古今,此乃天下之福,我也只有四句送于大王,望大王铭记在心!”

嬴政垂首道:“请太傅告挟,政儿不敢忘记!”

苏劫点头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嬴政深深记住!

臣子们也是默默颂念!

又是圣人之言!

为天地立心,自然是立秦国的魂,华夏的魂,让百姓安居乐业,让学说流传万古,让天下永享太平!

嬴政激色道:“政永远铭记在心中!”

臣子们,吕不韦也不甘的纷纷稽首道:“我等参见太傅!”

苏劫起身来到原先的位置!

对着嬴政还有诸朝臣,道:“诸位皆是我秦国肱骨,我等皆是为了大秦万民的福祉,在这朝堂中商定国策,此次,韩非从韩国而来,同时带了一名叫郑国的人来,此人给我献了一计,本侯觉得事关我大秦百万民生,具体之事还请丞相和诸位思量一二。”

武侯这般郑重其事,必然所言不小!

群臣也顿时投来了目光!

“郑国?”

“老夫也有所耳闻啊!”

嬴政道:“国策之事,寡人还未亲政,便由太傅,丞相和母后来商议!”

苏劫继续道:“郑国此人,乃是韩国的一名水工,此人给本侯说,建议我秦国在关中修一条长三百里的水渠,引泾河之水横跨渭水北地,渠成之后,可灌溉关中大地,这土木兴建之事历来都是丞相决定,本侯也不想多做干涉,不知丞相以为如何呢?”

吕不韦愣神!

修渠!

从苏劫的言词来说的话,泾水和渭水,不正是苏劫的封地吗?

嬴政道:“关中凶年,寡人亦曾听闻其三年大旱,此乃利国利民的好事啊。”

吕不韦道:“大王,兴建水利虽是好事,但其中有太多的地方需要考虑,韩王为何献计,突然好心为我秦国修渠?还请问问武侯,这是为何?”

苏劫道:“本侯到没有丞相思虑的这般多,比如这韩非,本就是韩国的不世人才,可是韩王不肯用其才,将如此大才给了我秦国,而且,韩国事秦多年,为我秦国献计也不奇怪吧。”

此刻!

内史肆忽然站了出来!

道:“大王,这个郑国,臣有所耳闻!”

嬴政看向内史,问道:“内史说来寡人听听!”

内史道:“此人在韩国的名声到还不错,臣在韩国时,曾亲眼目睹此人所修的水渠能够至低处流往高处,我认为,如此才华出众的贤人若是能够入秦扶秦,此乃好事啊。”

吕不韦道:“内史可知,若是修一条三百里之渠,需要物几何,人几何,年几何?”

内史肆道:“这?!”

吕不韦继续道:“大王,臣认为,韩国此举怕是别有用心!三百里之渠,所耗费人力需要数十万,接近**年之功,如此一段时间,若是我秦国将国力耗费在此处,一旦出现战事,如何抵御。”

苏劫内心暗赞不已!

这吕不韦至少能一眼看出问题!

嬴政点头道:“丞相所虑也不无问题。”

一个臣子站了出来到:“我认为丞相所言极是,韩王虽事秦,但此乃是我秦国的国策,关乎民生,此人派郑国到我秦国,恐怕是细作,目的是为了疲我大秦,臣认为,应速速将此人诛杀!”

嬴政看向苏劫,问道:“太傅素来算无遗策,想必这些事情,早已看在眼中,不知太傅有何意见呢。”

苏劫稽首道:“回大王,臣认为,韩国素来喜欢作茧自缚!”

“作茧自缚?”

苏劫继续道:“臣认为,不管韩国君王有什么打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秦国关中百年大旱,若是此人能够修渠于我秦国,必然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而这份立功立民的功绩也会算在大王的头上。”

嬴政抬头喃喃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太傅速速道来,为何太傅这般认为!”

吕不韦也默默念着这八字。

苏劫道:“疲秦之计也罢,利秦之计也好,我秦国凶涝是事实,关中百万百姓受灾亦是实情,若不成渠,我关中依旧要受难十个十年,百个十年,若是成渠,我大秦的荒芜之地就会变成袄田,那时,秦国田肥民富,袄野千里,奋击百万,战车万乘,兵强海内,大王将恩泽四海,霸业也将传至万代,如此大计如何能以一隅之见窥全貌呢?”

吕不韦,群臣纷纷惊异了起来!

如果按照苏劫所言,这是奠定了秦国的万世基业啊!

如果连秦国都永远不在缺少粮食,战车,人口,六国何惧之有啊!

嬴政双目四射!

吕不韦出声道:“太傅,如果修渠之际,五国来攻怎么办!”

苏劫侧眼看去!

不得不说吕不韦眼光独到!

历史上,秦王政彻底东出,便是秦王政九年,这一年,渠成!

而修渠期间,也就是秦王政七年,五国合纵打到了咸阳下,可谓险象环生,差点灭国!

就在这时!

廷尉的传令兵声音从殿外传了进来!

“大王,六国约纵使已到宫外,恳请求见!!!”

“什么!”

群臣吓得面面相觑!

就连嬴政也不由拍案而起!

“六国?连代国都来了?”

苏劫浑身一震心道:“来的也太是时候了吧!”

约纵使,也就是约纵长的使者。

约纵长是什么,就是合纵的第一指挥人!

秦王薨逝,新王继位,郑国出现,六国便来了,还包含了齐国,以及李牧及赵偃所在的代国!

苏劫眯着眼看了看吕不韦道:“丞相的口舌开过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