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 > 第二百五十二章 稷下辩论!苏劫舌战士子! 上

第二百五十二章 稷下辩论!苏劫舌战士子!(上)

此刻,苏劫朝着即墨大夫回礼,连连道:“夫子,见笑了!”

即墨大夫大笑道:“齐国能有公子这样的才人,是齐国的幸事,我等的辞赋在公子眼里,才是让公子见笑了才是。”

二人客套了两句。

现场的人能安奈得住脸上的震惊,却安奈不住心中的愕然,这可不是情赋,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序赋。

辞赋寓意深远,让人难以平复。

不坠青云之志!

士子们的毕生所愿。

玉蝉儿神色激动的看着苏劫。

这样的男儿哪个女子不喜欢,在场的佳人们,士子们能见到这样的千古名篇,都有一种不枉此生的感觉。

即墨大夫道:“梅公子今日之赋,必然传为佳话,让我等老朽都能感受其中的青云志向,这才是我稷下学宫存在的目的,望天下士子不忘此赋之寓意,玉蝉儿姑娘,稷下学会的赋首你可满意?”

玉蝉儿轻笑一声,凤眼蕴含秋波,道:“小女子才疏学浅,自惭到认为自己没有资格品鉴梅公子的赋颂,这样的赋颂只有天下士子才有资格去评论。”

“赋首!”

“梅公子不是赋首,那天下何人可当得!”

士子们佳人们纷纷出声。

可谓众望所归。

玉蝉儿继续道:“稷下学会之所以久经不衰,便是因为以学风正宫稷,以时势论天下,海纳百川,不拘一格,方有各个人杰脱颖而出,列国显贵,今日,天下士子汇聚琅琊,列国名士在此荟聚,自然要以辩论来鉴于天下士子,小女子敬请即墨大夫开宗明义!”

稷下辩论,这是美谈。

齐国的稷下学宫,最为重要的盛事!

孟夫子入齐,邹衍入稷下,只有在特别重要的时候,才会去做辩论。

让天下士子去见证。

苏劫等士子们也都纷纷坐回了自己的座位,赋首这一点,大家都无话可说,但是要做琅琊榜首,辩论才是最重要的。

一个个士子们纷纷都将目光看向苏劫。

那意思也太明显了,你赋作得好,不见得辩论就厉害,而且,辩论的题目是没有定性的,是夫子随意而出来。

那就是,谁做榜首都是有机会的。

即墨大夫点点了头,看着数百士子,略微一沉思,便道:“秦耕战驭民,更有好战之王,掳掠领邦染指异域,骄奢苦民,此乃霸王之道也,霸王之道,以利治国,败亡之路亦,诸位,可知为何啊?”

苏劫眉目一皱。

很显然,这一次稷下学会的真实目的出来了。

以利治国,就是指的秦**功爵。

秦人崇尚利益!

从上到下都是如此。

就是为了激起天下士子的愤愤之心,说到秦国,士子们已然纷纷怒目,这稷下学会,唯独没有秦人。

而且也正是天下合纵抗秦之际!时机也确实选的好。

宫敖已然恨不得出声怒骂,不由将目光看向了苏劫,只见苏劫一脸风轻云淡!

见即墨大夫出声相问!

田武第一个站了起来回应,这样的事情,如何甘居人后呢。

此次辩论,他是一定要夺得辩论之首的位置。

田武稽首道:“夫子,当年王问孟夫子,叟不远千里,亦将以利吾国呼,孟夫子言,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即墨大夫和列国使臣,见田武之言,纷纷点头。

田武继续道:“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是以秦必亡矣!”

“说的好!”

“田公子深明其意啊!”

朱英大笑道:“说的不错!”

即墨大夫大笑道:“田公子所言不错,诸侯想利,会计划抢天子座位,大夫念利,会谋划杀诸侯夺国,读书人贪利,会蓄意夺大夫家产,大家都念叨着利,国将不国,家将不家,人将不人,孟夫子言,利乃万恶之源矣,今秦国上下念利,欲以谋夺天下之异域,谋取万恶之利,乃败亡之道也,本夫子开宗明义,诸位士子可畅所欲言,言万恶之利呼?”

即墨大夫的意思是,孟夫子说,利乃是万恶的源头。

此时让大家辩论,利是不是万恶的源头?

列国臣子纷纷展笑了起来。

苏劫算是听明白了。

这算什么?前提是联系到了秦国,难道在场会有人两个意见不成?一些士子说万恶之源不是利,另一些士子却说,万恶之源是利。

这达不到列国的目的啊。

那么很显然,这一场的辩论的意思是,大家都来说说,利乃万恶之源,说的越深刻,越能在天下士子面前展露秦国好利,就是败亡之道的道理。

宫敖暗自叫了一声道:“东家!”

苏劫暗自回道:“挺有意思!”

苏劫不动声色,这辩论可就是精彩了,他还真想看看,这些士子怎么个辩法。

田武率先道:“夫子,学生愿投砾引珠。”

顿时士子们的目光纷纷朝着田武看了过去。

即墨大夫点了点头。

田武起身,道:“孟夫子何必曰利的教诲中,便说道,人之为恶并非本性也,而是外在的诱惑使人迷失了自己的良知,而外在之诱惑何其多?那为何偏偏是利成为了万恶之源也。”

“在下认为,利乃是无穷之力,而人之贪欲乃无穷也,一人也好,一国也罢,对利的占有有穷尽之时,而无法满足无穷之贪欲也,既如此,那利必然激起人心中的非分之想,从而使人迷失良知,堕入邪恶!此其一也。”

“秦,虎狼之帮,权利,地位可言用利来而换,贞洁、名誉也可以公开售卖,人性、尊严待价而沽,此乃天理不存,良心泯灭,让丑恶变成美艳,让错误变为正确,让卑贱变为尊贵,秦人之利,实乃混淆是非,颠倒乾坤,此其二也。”

“由此二点,可知秦人丧失良知而不自知,败亡之道不远矣。”

士子们纷纷喝彩。

列国时辰也不由开怀大笑,举樽敬酒道:“公子言辞震铄,当天下奇才也。”

玉蝉儿也不由点头,但是,目光却看向了苏劫。

田武正得意不止的看着玉蝉儿,忽然发现玉蝉的目光居然又看向了苏劫,心中顿时气恼。

田武出言道:“梅公子,不知有何高见,能否开口言出,以供我等一赏呢?”

一时间,众人,纷纷将目光投了过来。

不少人都露出期许之色。

苏劫饮了一樽酒,大笑道:“在下无话可说!”

见苏劫神态貌似有些讽刺,不少人纷纷诧异不已。

朱英还有其余各国的使臣也不由一惊。

田武怒道:“既然你无话可说,却为何要面含不屑呢?”

苏劫冷笑道:“公子,曲解义理而假作真理,如此,还不可笑?”

苏劫的话顿时让人振色。

田武道:“你?此话何意?莫非,你还有何异见不成?”

苏劫道:“在下对公子所言,不敢苟同,万恶之源乃利也?在下以为,此乃匡赴之说,墨守古理的道理而已,难道,稷下学会的辩论,就不能让人说出异见不成?”

田武正要说话。

却被即墨大夫拦住,即墨大夫道:“稷下学风畅所欲言,自然不会多加束缚,既然梅公子有异见,可但说无妨。”

苏劫道:“孟夫子乃是先贤,先贤之言,在下自然不敢驳斥,不过,在下觉得田武公子所言,曲解义理而已,到是有几个问题,想问问田公子,不知田公子,能否作答啊。”

田武怒哼一句道:“你且说来。”

苏劫冷笑道:“利也可做钱银也,在座诸位皆是奉公守法的良民百姓,名望世族,自然也会去获取钱银,那请问田公子,钱和利成为万恶之源了吗?其二,利若不是万恶之源,那是因为受到了律法的制约,我想请问一下田公子,律法是制约了利不赚,还是制约了我们不赚利呢?如果律法没有制约我等赚利,那利还是万恶之源吗?”

“这!?”

士子们纷纷沉默下来。

苏劫环顾一圈,道:“或许诸位还不明白,那在下再问一句田公子,世上之恶千万,你用利去解释天下一切之恶,那盗匪杀人放火也许是为了利,那请问,我等华夏先贤以及当今英雄北据北狄,西驱西戎,楚抗南蛮百越,灭东夷,可是为了利?”

半天无人回答。

只有静静凝视,楚国的朱英更是无法回答,难道说是为了利?天下利,国家利,也是利,大家当然是为了百姓,为了荣华富贵啊。

“公子难道不知,君王排除异己,大臣暗放冷箭,文人相轻,游侠占山为王,可能是为了利,但是,难道他们就不能为了权势,地位,或者因为愚昧吗?如此,公子言利乃万恶之源,实乃赴会牵强之言罢了。”

田武被驳斥的哑口无声。

面色通红!

哪想到,这苏劫句句诛他心坎。

宫敖大喜不已道:“公子说的好!”

顿时也有不少士子也纷纷叫好。

即墨大夫也不由点起了头,这好好的抗秦之言,被苏劫这么一搅合,弄歪了地方,而且,人家说的有道理啊,田武就是故意外区义理。

苏劫看了看士子们继续道:“诸位,利可为钱银,孟夫子说,万恶之首利也,但在下却认为,君子求财却是取之有道,只有小人求财却是偏偏喜欢偷盗,如果钱银为利,利乃万恶之源也,那我听闻,楚国水患之时,齐楚之地的豪族大夫们纷纷慷慨解囊,以镇灾患,那如果利乃万恶之源,那这个恶之源又如何给在座的诸位结出善行的呢?”

一时间!

场内士子们纷纷喝彩起来。

“好啊,公子至理名言啊。”

“君子求财,取之有道,此言当真发人深省。”

玉蝉儿凤眼如光华,流光四溢,看着苏劫笑如芙蓉出水!

即墨大夫连连点头道:“说的好,说的好啊!”

忽然,熊羊站了出来,道:“夫子,学生认为,梅公子所言不妥!”

田武败下阵去,熊羊出现,顿时让人士子们禁声。

即墨大夫示意说话。

熊羊道:“诸位,在下认为,梅公子歪曲孟夫子之言,做诡辩之道也!”

熊羊继续道:“孟夫子言利乃万恶之源,万并非指一切,而梅公子却将万盖指天下,包容区宇,此乃嫁接之言,在下就以梅公子的话来问,梅公子将利比钱银,这一点,在下认为可以,因为孟夫子曾言,万恶之源,并非指一切,而是指数量繁多,好比梅公子口中的钱银,繁多的钱银,便有繁复的恶行。”

“当年,周灭商,掠夺了商全部的土地,百姓,这样便给周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也就是梅公子口中的钱银,但是周时期的君主却沉迷于声色犬马的放荡之中,周王朝最终也在这种腐朽中分崩离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