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 > 第四百九十八章 张良舌辩秦王宫!后生可畏!

第四百九十八章 张良舌辩秦王宫!后生可畏!

张良也不隐瞒,道:“不错,韩魏本同属晋地的小国,魏国被覆灭,韩国自然也不会久存,只是,张良自然不敢多言秦国的政治,今日来此,只是想告诉大王,如果大王现在覆灭了魏国,我韩国固然害怕,但是同样,秦国所要面对的危难,比韩国更加严重。”

苏劫走上一步,道:“本侯,想听听你的言论,若是你能说动本侯,本侯未必不会进言大王,放过魏国。”

顿时,将领们纷纷出言道:“武侯,这!”

苏劫伸手打断。

继续看着张良道:“你所言不错,魏国既然是一座注定的孤国,覆灭是迟早的事,本侯可以随时去做,但你韩国虽小,却乃是我秦的咽喉,你说秦国若是打魏国,大王一定会后悔,倒不如说,秦国攻打韩国,一定会后悔来的实在,不如,你畅所欲言,劝说本侯,为什么,不能打韩魏。”

张良看着苏劫,苏劫看起来也很年轻,但是气势极重,尤其是隔着如此之近,让自己平静的心都升起了一丝波澜,道:“见过秦侯,秦侯之命,张良久仰!”

随后。

张良继续对嬴政和苏劫,道:“大王,秦侯,张良乃是韩国人,自然知道,韩国一直以来都是以番臣服从于大秦的威严,这件事在张良尚未出世,便已然存在,既然如此,那当今天下,谁人不知呢。”

嬴政的目光依旧盯着在他面前侃侃而谈的张良。

脸上却没有露出半分异色。

张良接着道:“吾国对外以为屏障而御齐赵之师,对内则纳粮贡以补不足,秦国讨伐齐国之时,韩国事秦为上国,不曾有半点违抗,之后,天下诸侯无不对韩国痛恨不已,但是,秦国却得到了土地而长了声势,韩国却半点无所得,如今,韩国于之秦国,实际上就是郡县无异。”

这番话让朝臣们也不由暗自点头。

“当今之世,格局裂变,诸侯莫不惶恐,可今日,外臣看大王和秦侯和这满朝文武之意,无不是主张讨伐魏韩,更以韩魏之土为郡县,从而东向抗淮楚及燕齐。”

“可是,为何没人看到赵国呢?外臣在新郑便时常听说,赵国正在召集全国有所的兵力,欲要报当年的长平之辱和邯郸之恨,并且,号召天下诸侯于之共谋于抗秦。”

“其言,若是再设法削弱秦国的力量,则六国必会社稷尽而宗庙毁,有此看来,赵国西向南下的决心已经非一日两日了,但现在,大王和秦侯若是放弃赵国这么一个巨大的隐患而不去攻打,而是反而攻打一个事秦三十年的韩国,和一个四处无援的魏国,这不是非常不智的行为是什么呢?”

张良的话此时,回荡在秦国的朝堂之上。

不少朝臣甚至都生出如今攻打魏国是不是错误的思绪。

可见能让这满朝文武都起了心思,而作为始作俑者的张良已然颇有羽翼。

苏劫也不得不暗自惊叹。

就连嬴政也重新开始认识面前的少年,他细细的打量了起来,道:“好口才,好见地,你真让寡人刮目相看,你的道理虽然有可取之处,但是,你莫不是忘了,昔日强大的赵国尚不是我秦国的对手,如今三郡之地的赵国难道就是秦国的对手吗,在秦国眼里,赵国,韩国,魏国,在寡人眼中亦无区别,到底是灭魏还是灭赵,甚至灭韩,对秦国有什么影响呢,又何来的不智?”

张良也不慌张,而是道:“秦王知其一,不知其二,赵国于韩魏,天差地远,天下所知,韩乃一径寸小国,多年被列强环绕,长期以来,君王屈辱,百姓遭苦,所以,吾国一直致力于加强防务,提高警惕,同时加固城池,从而希翼能够死守国土。”

“果大王现在领兵攻打韩国也好,魏国也罢,则不足一年,韩魏之地可尽为大王之土,吾国之民亦可尽为大王之虏,可是,大王却没有发现,秦国虽强,但若强取韩魏,敢问大王可还有余力在短期内攻取他国?”

嬴政摇了摇头道:“没有余力。”

张良接着道:“也就是说,大王你取韩魏任意一小国只能退兵或者固守,这不是告诉天下列国说秦国的力量比不上天下诸侯,那天下必会有人来摧毁大王在晋地的兵力,倘若韩国在这个时候弃大王而去,足可和魏国报团取暖,而赵国也可在如今的格局下,说服齐国,背倚燕齐为后援,如此一来,韩魏不等于被迫支持与赵,而赵借燕齐之利重新成合纵的局面,若是从西向抗秦,则赵国是不是可获其利,秦国是不是大受其害了呢?”

“这!……”

满朝文武此时明白了过来。

韩国虽然事秦,但也是建立在自身没有威胁的情况下,这少年说韩国若是直接投向他国,则对秦则是大不利。

但只要你秦国和以前一样,大家相安无事,我韩国自然不会违背韩秦之间的盟约,张良言语间软中带硬,让人不得不顾及。

张良继续道:“这新的天下格局纷争下,赵国看似三郡之地,但依旧岂可小觑,而列国畏秦久矣,又岂会坐以待毙?注定会倾力支持与赵,既然如此,韩魏赵在大王眼中,现在去看,可是一般无二了?”

嬴政道:“好一个抱团取暖,这么看来,我秦国对韩国却要重新做一番审视了,你认为,韩国和魏国可以合兵抵御秦国吗?”

张良稽首道:“大王,如果秦国于赵国相争,那么连横秦国的齐国以外臣微见,一定会心向赵国,如今韩魏已如一个弦的蚂蚱,若是大王既弃秦韩之盟于不顾,又无意去安抚楚魏,这么做,不是在四面树敌吗?”

嬴政眉头一皱。

苏劫也颇为意外,这张良的诡辩。

张良继续道:“倘若,天下列国支持与赵,韩魏愤死相抗,秦国又假如不能一战而胜早已备战多时的赵国,那秦国将陷入何等局面,您知道吗?”

嬴政道:“愿闻高论!”

张良接着道:“用兵之策,非在一时之好恶,而是要纵观大局,便如今日,看起来,韩魏在秦挥手可灭,但外臣微见,在外臣看来,秦若真与赵相争,两国孰强孰弱,谁生谁灭恐怕也就在这数年之间。”

“在看赵国和其余列国角度去看,从五国合纵到上党之争,燕国之谋,齐国之变,哪一国谋弱秦之事怕不是一天两天了,大王欲攻打魏国,韩国,假如因为这番武力讨伐又被列强所败,那秦国的社稷难道就不危险了吗,我希望大王能够深思熟虑,切莫草率行事,结果将本来臣服于秦国的韩国推到了敌方的阵营中,那个时候,大王难道就不会后悔吗?”

此时苏劫眯着眼。

陷入沉思当中。

昨日,他和嬴政在甘泉宫之时,便提出了武安君李牧,没想到这今日,张良就提出攻赵而弃韩魏。

看了看一脸如常的张良,怎么看,都觉得此人胸有成竹。

顿时,苏劫心中升起了一丝他最不想看到的假想。

如果这一个猜测是真。

才能证明张良为什么有恃无恐。

那就是恐怕韩国早就联系上了赵国。

苏劫神色一变,忽然笑道:“你的话,本侯亦觉得有几分道理,不过,依你之见,你的意思是我秦国如今,只剩下攻打赵国一路可走,因为韩魏抱团取暖,若是强攻你任一一国,则被天下合兵驱逐于晋地之兵,从而社稷不稳,可对?”

张良点点头道:“在下并未危言耸听,是否如此,相信以武侯的才智,一定能看出这其中的关键。”

苏劫也微微额首,忽然道:“本侯也觉得攻赵之计确实不错。”

随着苏劫的一样,群臣纷纷侧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