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 > 第八十三章 廉颇被嫌弃的一生

第八十三章 廉颇被嫌弃的一生

(书中之前所写的公子迁,更正为公子偃)

下人离开之后,独自留着赵偃在门口等候,等了足足半个时辰。

“哐啷一声”

廉颇府邸的大门才再次被打开。

赵偃瞥眼看去,见是廉颇亲自开的门,内心不禁长舒一口气。

廉颇稽首道:“让公子久等了,还请入府说话。”简单粗暴,没有什么理由,这就是廉颇的一贯风格。

赵偃尽管心里颇有些怨气,但是却丝毫没有展现。

二人来到了正厅,廉颇让赵偃做坐到了首位,也不拖延其词。

“公子不知有何事,需亲自来老臣的府上,若是公子有事相托,老臣必当照办。”

赵偃见廉颇态度生硬,于是道:“廉将军看来对本公子,颇有些成见,不过想来也是本公子顽劣,让廉将军这等直臣有些误解也在所难免,今日来此,却无要事,只是想来这里向将军请学。”

廉颇神色一变,道:“公子怕是来错了府上吧,公子不去郭部史那里请学来老臣这里?这也太有些荒唐。”

赵偃嘴角一抽,心道这廉颇果然是快言快语,毫不掩饰做作的啊。

赵偃道:“廉颇将军可知,如今这赵国上下,都在议论这赵国的新相,到底是廉颇将军还是平阳君赵豹,朝堂之上更是争论多日,君父久久没有决定,难道就廉颇将军就不心切吗。”

廉颇嘴角动了动,道:“大王,自然有大王的考虑,做为臣子,自然会服从大王的意见!”

赵偃起身,忽然冷笑道:“廉颇将军不愧是我赵国的直臣,对赵国和大王忠心耿耿啊。”

廉颇见赵偃的话语,感觉有些不对,道:“公子何意,难道老臣对大王衷心还有错不成。”

“上衷君王,当然是对,只是时才我听廉将军似乎不太关心这赵国的新相之位,为廉将军感到遗憾而已。”

“当年蔺相如只是嫪贤的一个门客,完璧归赵后就被封了上大夫,渑池相会后,又封了上卿,地位立刻超过了军功卓绝的廉将军,廉将军心中难道没有感到不愤?”

廉颇脸色一变,一声不吭!

赵偃继续道:“赵括的父亲赵奢,仅仅因为阙与一战,击破秦国胡伤,封马服君,立刻又于将军齐平,将军莫非又忘了?”

赵偃说道这里顿了顿,他看到廉颇的眼神都看向一边去了。

心道:“先生的话当真是戳到了他的心坎里去了啊。”

随后,赵偃继续道:“在说长平之战,白起挂帅来攻,将军坚守不出,秦军寸功不立,只待秦军松懈,便可大军乘势出击,可是将军临时被换,赵括挂帅,结果是什么已然不需我多说了吧。”

“长平战败后,赵国国力空虚,燕国发兵六十万,其中四十万由粟腹带着进攻我赵国的禞城,甚至至逼邯郸城下,大王这才不得已启用廉将军,廉将军以我赵国仅存的八万赵军大破粟腹四十万燕军,斩其主帅,并围困燕王喜于国都,此等大功,将军名动六国啊,但是却什么都没有得到。”

廉颇脸色一阵青一阵白,赵偃的每一句话,都仿佛重重的敲击着他的心思。

廉颇在苏劫眼里,完全就是‘史记’加‘赵世家’加‘廉颇蔺相如传’等于‘廉颇被嫌弃的一生’。

如果按照历史的进程继续走下,赵丹死后,廉颇就被赵偃收了军权,让乐乘又替代了他,再次如当年一样,瞬间被人齐平!

此后廉颇将乐乘给打了,直接赶出了军中,他知道赵王一定会杀了他这次,心中畏惧的廉颇逃往了魏国。

然后按照‘廉颇被嫌弃的一生’的规律,某个时候赵王一定会启用廉颇的。

直到后来廉颇去了楚国,赵王果然要启用廉颇,结果郭开重金买通使臣,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故事便又出来了。

廉颇心里有恨吗,一定是有的,你说他是直臣吗,可是他又明知道赵王会杀他,逃离了赵国。

廉颇黝黑的面色仿佛烫了水,一语不发,一拳重重的拍在了桌子上,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赵偃继续道:“昨日在宫中,大王问我,谁可为相!”

廉颇闻之一惊,抬起头道:“公子如何回答?”

“我说,当朝之中,唯廉将军一人!”

赵偃话语一闭,廉颇顿时有些激动,但很快又掩饰了下去,道:“多谢公子为老臣美言,只是,昌平君还在秦国,恕老臣不能相报!”

赵偃今日的话,在廉颇看来,就是为了拉拢这个他这个未来的新相。

昌平君是谁,是赵丹在位第二年,立的太子,如今在秦国为质!

廉颇这个人,不算笨,也不算聪明。

历代君王都能看的出来的,他的才能,是非常卓著的,但是注定了也有巨大的弱点。

赵偃虽然早已在苏劫那里得知了廉颇的态度,但是此刻面对廉颇的话语,也不禁有些恼怒。

心道:“果然,不管是君父还是这满堂朝臣,都根本不把本公子放在眼里。”

赵偃强忍着怒意,道:“廉将军误会了,本公子来此并非是为了让廉将军日后在朝中支持我,而是我赵国如今,确实没有任何一人可以和廉将军相提并论,难道本公子就不愿意看到赵国的强盛吗。”

廉颇点头,道:“想不到公子,也是心有大志之辈,也是赵国之幸,老臣一直以来,都以为公子和郭开一样,今日方知,是老臣错了,公子今日之言,老臣已然铭记,只是关于太子之事,老臣确实无法帮忙,望公子谅解,不过,公子若有其他吩咐,老臣必当全力相助。”

赵偃一听,哈哈一笑,道:“廉将军既已知我的心意,本公子甚幸之至,我知廉将军一生戎马,行军兵法七国无出其右,本公子不知将军是否著册成书,若是有,不知能够跟着将军学习一段时日,为此而已,别无他求。”

廉颇一愣,心道:“这公子偃真的转性了不成?”

不过很快便道:“老臣一生的兵法确实注有几册,公子若真想潜学,老臣这便命人拿来!”

赵偃忽然阻止了廉颇,笑道:“廉将军,你也太可看的起我赵偃了,行军之术,何其玄奥晦涩,不瞒将军,此前王宫之中,我便读了一些兵书,但完全不理其意,才知兵书亦是死物,若无人教诲,实难明了。”

廉颇点点头道:“行军之法,天时地利人和,阴阳五行相生相克,若无人引导,却难窥其门道,公子何意这是?”

赵偃道:“我想以后,每日到将军府上,学习兵法两个时辰,若有不明之处,便可向将军请教,赵偃感激不尽啊。”

廉颇一顿,思量了起来。

见廉颇不言,赵偃继续道:“将军,赵偃诚心请教,真无他意,就算被我君父知道,他也一定会称赞将军的。”

廉颇,此刻终于心动了,能够教导公子偃,这也算一桩好事啊,虽说他不是太子,太何人会拿求学说事啊。

廉颇道:“好,公子真如此虚心好学,老臣岂能寒了公子一片潜学之心。”

赵偃大喜,道:“多谢廉将军!”

赵偃今日驱车到了廉颇府。

这个消息很快的便传到了赵丹这里。

赵丹得知消息后,道:“赵偃还真去了!”

嫪贤静立在一边,道:“公子已经不小了,有自己的想法也很正常,大王无需过多忧心。”

赵丹看了嫪贤一眼,道:“二人此时还在廉颇府中?”

嫪贤点点头,笑了笑,道:“公子偃入府之后的半个时辰,便让车府令回到了王宫,说是独自留在廉颇那儿,跟随其学习兵法,并言以后每日,都会前往学习两个时辰。”

“哦?学习兵法?哼,学习兵法是假,拉拢廉颇才是真吧,昨日寡人的话看来他是没听进去啊。”赵丹愣了愣神。

嫪贤道:“大王务须猜疑,若是不信,一查便可,若说公子偃真是虚心求学,也是好事啊,亦能证明廉颇将军乃是一片忠心,心无二念。”

“哦?此话怎讲?”

“大王不是为了新相而烦忧吗?其一、公子偃和郭开素来交好,而廉将军若是能心无二念,教导公子偃,证明其却有丞相之才。”

“其二、公子偃动没动那个心思不最重要,重要的是廉颇有没有受公子偃的拉拢。”

“若是没有受拉拢,则证明廉颇是因为大王才教导公子偃的,以可证明其从来没有怨恨过大王,此时依旧是衷心于大王。”

“但若是受了公子偃的拉拢,则证明廉颇一直以来都是心有怨气,仅仅通过公子偃的一番言辞,便受了拉拢,这便证明了廉颇不能为丞相。”

赵丹点头道:“你说的有理,嗯,这段时间,你就好好派人盯着赵偃,此事就交给你来查了。”

……

郭开朝着苏劫道:“先生,公子偃已经到了廉颇的府邸,并成功说服廉颇在其府邸潜学。”

苏劫笑道:“赵丹若非多疑,这么多年来安能不信任于廉颇?廉颇是一个直臣,自然是绝无二心的,但是此时赵偃的表现,在任何人看来,却是拉拢于廉颇,一个有心,一个无心,你说赵丹会担心吗?”

“赵丹拿不准,必会让人去调查,可是到时就会发现,廉颇是个忠臣,赵偃也是个潜心好学的儿子!”

“人性便是如此,一旦自己发现自己想多了,就会自我怀疑,可在这个过程中,他原本认为已经‘无心’的廉颇,忽然因为一件事,支持赵偃了,他会怎么想?”

“大王再也不可能相信廉颇了!”郭开两眼发亮。

“先生,你指的什么事?”

“自然是马上的秦赵二王相会的事!君上莫非忘记了多年前的渑池相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