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 > 第六百三十七章 渭水之南!秦王的封赏?

第六百三十七章 渭水之南!秦王的封赏?

苏劫伸手示意道:“本侯素来钦佩我大秦忠君爱国之士,诸位将士,替大秦守此雄关,百如一日,本侯未能常在函谷关慰劳将士们,实乃憾事,怎敢受将士们大礼,将士们请起。”

苏劫句句发自内心。

让函谷关将士感同身色,备受鼓舞。

秦侯对将士的好,在军中早就一传百,百传千,千传万,能跟着武侯征战,哪个不是赐爵封地,光耀门楣。

就说这函谷关,八成是都时长遗憾此次东征未能跟随,而跟随者亦不乏族中相熟的子弟,一个个累计了无数的军功,让人羡慕不已。

守将也激动的拱手道:“武侯乃是将士们之柱梁,别说这等大礼,就是让将士们赴汤蹈火,万死不辞,也无人敢推迟,我等微末之功,岂敢于武侯相比拟,末将恭迎武侯回秦!”

“末将恭迎武侯回秦!”

“我等恭迎武侯回秦!”

苏劫感叹的说道:“函谷关外,上党纵横六百里,山峦重叠,水流交错,这山水河谷间,我秦人不知埋下了多少血肉,多少忠骨,雄关苍苍,北连阴山,南接长平,众位将士护秦百年,这函谷关,终于不在是掣肘我秦国的脚步,更不再成为掣肘将士们光宗耀祖的脚步,是以,本侯之功,岂敢于诸位将士相比,这大秦天下,大王,本侯于诸位将士同乐同享,雄关不老,英魂常在!”

将士们听完,纷纷相觑。

各个热血沸腾。

秦国东出了,函谷关不在是掣肘秦国的雄关了,但是这里,几乎深藏着秦国四百年的故事,史书中对秦国的记载大半都是围绕这个护卫了秦几百年的函谷关。

如今,更是背靠雄关,征伐天下的时机到了。

当年,秦国纳贤于天下,愿于天下英杰共享秦国。

方有山东士子纷纷入秦,百家之人亦纷纷入秦之盛世,才有了后来的张仪,商鞅等旷世之才的辅佐。

苏劫接着说道:“本侯,告诉诸位!今日的秦国,已不在是过去的秦国,我们秦人,最终还是要靠我们自己的信念,守护我的家园,守护我们的爷娘,守护我们勋勋青史,本侯要和你们一起,把东边六国的百姓和一切,从‘他们’变成‘我们’,这,才不负我大秦历代先王的匡扶之志,你们能不能于本侯携手,为大秦做到这些?”

将士们长戈掷地,激动道:“能!!”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俢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俢我矛戟,与子偕作。”

铿锵之声,在函谷关外随大风飞起。

守将和将士们将苏劫恭敬的送入关中,守将恭敬的问道:“武侯如此之大功,为何不班师凯旋,这险些让末将怠慢。”

守将和一干副将也都是纷纷捏了一把汗。

时才,要是半点无礼。

怕是武侯不责怪,自己都要把自己给扇几耳光。

宫敖大笑,道:“亏你机灵!”

守将也是面色一滞。

不等苏劫说话,宫敖才道:“此次,我秦人倾举国之力,亏上将军鬼神谋略,方能侥幸在这一年间,收复失地,覆灭三晋,可毕竟,我大秦举国之兵,也就剩下这么多了,如今的土地,自然是首在整治枢纽,稳定三晋之民,排杀余孽,我秦人将士,这才不得不背井离乡,亦要镇守雁门关,护卫江山之责之重,岂非一日之功,数十万将士怎敢凯旋。”

宫敖的话让身边的将士们纷纷动容。

对啊。

韩国,魏国,赵国,雁门关,哪里的土地不需要秦人来守护。

守将敬佩道:“大秦将士,万年长存!忠魂不灭!”

宫敖大笑道:“这次,将士们虽然不能尽数回咸阳,但上将军岂会让将士们寒心,必然禀报大王,论功行赏,就是跑死百匹宝马,也要让将士们功勋传遍四野,封赏布告天下,君上已经决定,就是大王给君上的封赏,都要尽数分给将士们,毫厘不取。”

宫敖的话,无疑能让人想象到,那些远离关中,为秦国守卫疆土的将士!

这是何等的信念。

然则,苏劫却感慨,别说是现在了,就是一统天下之后,秦人都在为秦国,为百姓,北镇长城,南驻百越,等到刘邦项羽打到了咸阳,整个秦国都只有章邯匆忙用罪犯,赘婿组建了一只临时兵马!

是以,后人也常说,秦汉秦汉,汉也是秦的道理。

论忠魂,千古无人可比。

守将自然心生触动,忽然闻宫敖说到了武侯的封赏,喃喃道:“上将军的封赏?”

宫敖笑骂道:“怎么,上将军不该赏!”

宫敖一句话差点让守将给跌倒,回头看到轻笑的苏劫和杜莎,这才道:“末将,末将怎会有此意,就是末将变卖家产,全部送给武侯,末将都愿意!别说是末将,就是百姓们怕是各个都愿意。”

宫敖笑道:“你这人,真没趣,君上还觊觎你这点家业!更不会觊觎百姓的东西,你这话传出去,别人还说君上要苛责百姓了。”

宫敖是上将军的心腹,可随意说笑,守将可不敢,顿时说道:“末将可没瞎说,实则,实则!”

“实则什么?”

守将道:“上将军捷报连连,咸阳无不备受鼓舞,大王和太后早就定下了对上将军的赏赐,整个咸阳无人震惊莫名,大王和太后对上将军的厚爱,当真开创千古之先河!”

守将的话让苏劫顿时有哑然了。

不由和杜莎相互看了一眼。

这封赏都定下了?

一般来说,对主将的封赏都是秘而不宣的,直到凯旋,大王会当众公布,激励士气,振奋军心。

怎么可能被整个关中所知?

苏劫问道:“你也知大王的赏赐不成?”

守将顿时危难道:“上将近应该知道秦国的规矩,关于上将军的封赏,末将可以说知道,因为整个关中都知道,这是大王和太后送给上将军的,就等到上将军回到咸阳,亲自告诉上将军,但是,末将也只能说不知道,因为大王没有颁布诏令,但秦国上下,谁值得大王如此费心?百姓如此齐心?唯上将军一人,所以说,这是一个大家都知道的封赏,但还没有颁布的法令。”

苏劫点头道:“原来如此!”

这么说的话,苏劫就不好怎么继续追问了。

不过,苏劫能忍住,宫敖却忍不住道:“你这人,当真是不知趣,到底什么封赏,既然百姓们都知道,凭什么君上不能知道,你快说,否则,我这马鞭,可不认人了。”

守将顿时有些为难。

他到不是怕了马鞭,不过很快,守将大手一挥,对苏劫道:“上将军,末将职责所在,只能送到这里了。”

苏劫笑道:“有劳了,等有时间,本侯在来函谷关,看望你和诸位将士。”

守将浑身一怔,被苏劫说的热血沸腾,上将军要来看自己?

不由咬牙说道:“上将军,既然回到关中,前往咸阳已然就一日的时间,上将军不妨改道,前往渭水之南,顺着渭水前往咸阳,一观秦国之风貌。”

说完,不做犹豫,纷纷往函谷关跑。

宫敖大骂道:“你什么意思,莫名其妙。”

守将又跑了回来,道:“上将军,如今六国士子听说都聚集在渭水之南,上将军不妨前去一观便知!”

终于,守将逃一般的跑了。

留下苏劫宫敖等人面面相觑,“渭水之南?”

杜莎道:“这守将怕是有意提醒夫君,大王的封赏可能与渭水之南有关,咸阳北十里就是渭水,既然不远,我们不妨就改道走渭水,顺水逆行,到了咸阳北,再入咸阳便可。”

苏劫一听,心思都不由被那副将给提起了兴趣,想想确实顺路,便道:“宫敖,去渭水!”

宫敖早就等不及了。

便立刻下令转道。

很谷关之后,便是潼关,潼关便是倚靠着渭水,然后深入关中,直入咸阳北!

苏劫的封地就在渭水北。

如今所在的地方恰好只要顺着潼关的道路,便是渭水南。

苏劫拿了函谷关的路引,便没有惊动潼关的人,随后,立刻顺着渭水前行。

刚走不到十里,便见到络绎不绝在渭水南徘徊的百姓,各个神情大彩,兴奋不已!

哪怕就是孩童,也都跟着长辈们手中都拿捏着一些木头和石块。

虽不顶用,但依然满脸欢愉之色。

随即,苏劫见到了数千百姓来来往往,有的聚集在一起商谈着什么,有的则是从远处的村落用耕牛拉来了拉车,一拥而上,将田地给翻开,收拾着田地里的残留土物。

再行数里,宫敖被眼前的一幕给惊呆了。

马车也不由自主的停了下来,周围的百姓看了看苏劫的马车,以及马车外精锐的秦军士卒,秦国的士卒是绝对不敢欺凌百姓的,所以百姓们也不慌张,继续交头接耳起来。

宫敖的声音传了出来,道:“上,上将军,自己出来看吧,这是!”

苏劫闻言,便带着杜莎来到了车外。

顿时,眼前的一幕,让沉着如苏劫,都不由神色大乱,惊愕不定的情绪充斥心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