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 > 第六百三十九章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

第六百三十九章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将士们心怀神往和激动的走在渭水边上,没有刻意的去吸引百姓的注意,有时还要避开聚集在一起的人。

等到苏劫走后。

此前被苏劫所拦住了的老人身边的士卒,却将目光看着挂在已然缓缓离去的马车。

老者问道:“你看什么了。”

士卒额头有些冒汗,手上的长矛都拿捏的不稳,也没回头看老者,而是说道:“那马车是龙虎纹!”

先前,马车被放在远处,他自然没发现。

老者疑惑道:“龙虎纹咋地!了不起咋地,老朽时才还把那车里的主人给骂了,他嘴都不敢回!”

士卒顿时吓道:“你,你说什么,你骂了车里的主人?你可知他是谁?他有没有与你说明身份。”

士卒的话让老者有些诧异。

老者道:“这个?老朽没问。”

士卒又问道:“那,你说说,车里的人是何模样?”

随后,老者将苏劫的模样描述了一番,士卒顿时将手里的长矛用力的一顿,道:“那,那是武侯!武侯回咸阳了!!”

士卒的话让周围正在忙碌的百姓们纷纷看了过来。

“武侯回关中了?哪里,在哪?”

顿时百姓们纷纷停下了手里的动作,都看了过来。

随即,顺着士卒的目光看向了已然漂远的马车。

“龙虎纹,唯上将军所用!!!”

老人家顿时浑身一僵,对着马车去向的方向,跪了下来,道:“老朽,骂了武侯?可以吹到棺材了!武侯,与老朽说话了?”

不知是吓还是喜,顿时连连磕头起来,还不忘将身边的小孙子的头给按在了泥土里。

然而百姓们喧哗大起。

但却无人在追逐向前。

反而,整个渭水南岸大家干劲更足了。

苏劫忽然说了句:“秦国的法,还要变。”

杜莎忽然问了句,“秦法乃是秦国之根基,一旦变法,岂不大乱。”

苏劫说道:“秦人护法,其根本在于变法强国,不在固守成法,然而任何变法先驱者,皆无好的下场,尤其是变强国的法,可是,不变法,秦国别说万年千年,就是眼前这阿旁宫,都难以竣工!当今天下,征战繁复,不得已,即便大王有心爱民,但秦国的赋税依旧繁重,一旦在进行下去,遇见战事,那秦国就会陷入极大的危难,到底是国强民富,还是民富国强,千年来多有争论,难以言说。”

杜莎道:“夫君的意思是呢?”

苏劫说道:“秦国已经走到了列国的前面,当年,商君能变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秦国弱,弱国图强,可强国图更强,这变法就难了!可不变,本侯岂会放心,这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便难以安稳,国强国富,民强民富,才会有阿旁宫,才会有万里长城啊,而不会为其所累,任重而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秦人上下而求索。”

杜莎笑道:“夫君的威望冠绝天下,或许已有大才之士,准备来秦国为秦国变法还不一定了,只是夫君想做这先驱之人?一旦乱法,后果不堪设想。”

苏劫笑道:“以法护法,未必会乱。”

阿旁要成,行举国之力都未必能成。

这是苏劫知道的,但是若是成了,一定意味着秦国可以传承千万载。

因为要建一座三百里的宫殿,意味着整个国家上下政务的千丝万缕,意味着国富民强,也是民强国富!

领红包现金or点币红包已经发放到你的账户!微信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领取!

……

上林苑,本是秦国狩猎,豢养禽兽的地方。

有亭台楼阁数百,这里,更是阿旁宫的起始之处,此处山峦叠起,依水而建。

此时,上林苑原本的宫殿楼阁下,已然开始了一番新的修葺,而一处阆苑外的墙壁前,聚集了上百人,从衣着上看,乃是六国士子!

士子们纷纷聚集在一起,目不斜视。

大多人都各自为阵,几人或十几人一起,围在一处石桌前。

不时有人说道:“此赋要流传千古,自然非易事,诸位不必灰心,我等都作不出,世上怕是没人在作的出。”

“兄台所言极是!”

“此话不对,世人都知,秦侯辞赋天下无双,我等作不出,秦侯定然能作的出!”

“若不是大王不想惊动秦侯,这等好事,岂会落到我等的手里。”

议论之声不绝于耳。

然而,石壁下围坐着七八个官员,不时有士子将手里的绢帛送了上去,官员们相互一传阅,便纷纷摇头。

随即,士子失望的退下,再次开始苦思冥想起来。

忽然。

在上林苑的转角处,出现了几行人影,一行人看着士子们和台上的官员,便顿时停下了脚步,苏劫道:“宫敖,你去看看,他们在做什么。”

宫敖领命而去。

不久,便回来复命,道:“大王颁下诏令,命六国士子集思广益,献上一首开建宫殿所用的祷词,若是被大王所用,便厚赏之。”

苏劫道:“赏赐?区区赏赐,能让这么多人费尽心思?可还有其他。”

宫敖继续说道:“赏赐却是其次,这些人,看中的乃是名,一旦被大王所用,这等辞赋便会刻在上林苑前,于阿边的宫殿一同传承千古,这等名利,何人可以承受得住。”

苏劫不由会神。

一般来说,大兴土木之前,会有祭天,然后是祷词。

嬴政大兴土木,这祷词也必然是非同小可,想必这才有了眼前的这一幕了。

苏劫笑道:“原来如此,看来,这到是为难住他们了。”

世人为名利,何况是如此大的诱惑,三百里宫殿,殿首下的阆苑墙壁,刻着的赋词便会随着宫殿传承千年万年,何等荣誉,何等盛名。

此时,这些人各个是铆足了劲在这里费劲了深思。

有的摇头晃脑,有的出言指指点点其他人手里的绢帛,而坐在阆苑下的官员已然是昏昏欲睡!

只见一个士子在众人的恭维下,来到了长官面前,将手里的绢帛递了上去,道:“长史,此乃我齐国士子所作。”

官员微微点头,道:“齐国临淄多有辞赋美谈,想必应该不错。”

随即官员将其打开,一边看,一边点头,道:“举籍咸阳,周至以东,宜春以西……昔为上林,属于南山……君不见大秦宫,寒云泽雉栖其中,非穹顶千金之阙,可随酒逐乐于其中,西山胜蓬莱,东海无此宫……”

官员还念了两遍。

士子问道:“长史以为如何?”

官员道:“此赋虽还不错,但多有燕舞之色,到是与这雄宫不大契合!”

官员的话让士子遗憾的退了下去。

忽然有人道:“长史,我等这些时日,所作之赋已然不下百首,可谓是集六国之所思,百人之集才,其要理更是符合大王所想,做一祷赋,屹然可足,为何长史以为我等所作之赋不可所用呢?”

顿时一片人纷纷附和。

这都一个月了。

居然没有一人,符合大王要求?莫不成是眼前的人在为难他们不成。

要知道,这可是千古传名的事情。

于雄宫同存啊。

长史看着众人,顿时温怒道:“尔等以为,能传承千古的辞赋如此简单,就说尔等,谁能做出临淄的墨女赋和凤求凰,还有那传为列国佳话的迎宾赋的?本官半句多言也不会有,尔等多日所做,我都无一不亲手送到大王手中,却被大王所责骂,不思进取,却怨天尤人,难过作不出,哼!”

一个个被呵斥的面目耳赤。

一个士子说道:“长史,这,这里可是聚集了列国百余士子,哪个不是名传咸阳的雅士,长史如此恶语,岂非不妥,以在下,我等做不出,整个秦国就没人作得了。”

长史正要发怒。

也不怪这些士子,在这里可谓是呆了一个多月了。

却迟迟没有答案。

忽然一道声音传来,道:“谁说咸阳无人做的出来。”

众人顿声看去,顿时笑出声来,只见一个高大的壮汉,那脸虎须,手中拿着一份绢帛!

顿时有人道:“这位兄弟,是不是走错了地方!市集在城里。”

宫敖暗骂一声,也不搭理,而是直接来到了长史面前说道:“我家公子说不想看到诸位因此事而争论,此乃我家公子所做,长史若是觉得可行,送给大王便可。”

不等长史说话。

六国士子纷纷炸开了锅,“好大的口气,你家公子何许人也,居然敢视我列国士子如无物。”

“报上姓名,让我等知道,到底是谁大放厥词!”

宫敖冷哼道:“你以为我家公子和你们一样,我家公子说了,不留姓名!”

“哈哈哈,荒唐,居然还有这样的人,以我看,怕是为了遮掩辞赋之丑吧。”

宫敖道:“我家公子的心意,可是你们能臆测的!公子不留姓名,是认为,辞赋的署名不可于宫殿同存!更不想看到阿旁宫这等国之重器,因名利而陷入争夺。”

宫敖的话顿时让人一愣。

这里哪个都想让自己的名字和宫殿流传下去,可还有人不想的,认为署名不配于宫殿同存?

“那我到真想好好看看,你家公子辞赋的本事,免得贻笑大方。”

“我等也想听听。”

长史将宫敖的绢帛拿了过来,定眼看去,原本安然的神色,顿时惊愕到呆滞。

他抹了抹眼睛,然后继续看下去。

顿时道:“你们都来看看!”

这句话是叫的身边的官员。

众人面面相觑,这才应声靠近,第一句话,就让他们挪不开目光了!

不自觉的念了出来:“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