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 > 第六百四十一章 大良造郑国!郑国渠!

第六百四十一章 大良造郑国!郑国渠!

这就是真正的是大隐之士了。

非寻常之人可以企及相背!

列国士子纷纷稽首道:“我等敬佩!公子大才大德,我等心服口服!”

宫敖也拱手道:“我家公子说了,愿诸位不负这大争之世,也惟愿诸位于大秦同在!”

说完,不理众人的震撼,便转身离去。

“这位壮士的主人到底是谁,居然如此气魄壮志!”

长史等人见宫敖离去,一个个相互看去,有人问道:“这,这该如何是好?大王问起乃是何人,我等如何交代。”

长史叹了一口气道:“想不到世上还有如此不通名利之人!难以相信。”

忽然,有人的目光看向长史手里的绢帛,神色一闪,道:“等等!”

众人诧异的看去,只见他的用手在字迹上用力沾了沾,随即,落在手上一片乌黑,而绢帛上的字迹,顿时有一处出现了瑕疵。

长史骇然,道:“你,你干什么!”

只见那人神色大喜,道:“我有办法找出此人了。”

此人的话,顿时让本欲离开的六国士子纷纷停下了脚步。

随即只见官员们聚在一起交头接耳起来,不多时,长史道:“既然如此,那我便先回王宫禀告大王!”

长史不理众人,快速的拿走绢帛就往外奔去。

咸阳宫。

嬴政将面前摞起来的竹简看了一遍又一遍。

每日都有不下二十余份祷赋被传递到他的面前,朝议上更是要于百官一起议论,然而,这已然一个多月,可谓整个咸阳都的士子都参与其中。

哪个都是饱学之士。

可居然没人能做出他想要的。

嬴政兴趣萧索,道:“命人在去写!”

忽然嬴政将目光投向了大殿末尾的一个大汉,问道:“大田令!”

郑国走了出来,道:“臣在!”

此人便是韩国派到秦国的郑国,已经五年有余,当初,本是为了疲秦而来,如今,更适合以独特的流水工艺让秦国的整个关中得以覆盖。

嬴政问道:“如今天下秦得一半,疆土百姓更是远胜过往,这大渠便是我秦国征战天下的重器,不得懈怠,寡人是日日所盼,还有多久,可以彻底竣工,竣工之后,可灌之多少倾?”

众人将目光投向郑国!

郑国想都不想,道:“启禀大王,最多三月,大渠便可成,成渠之日,便可将渭水泾水溉泽卤之地,以目前来看,可有四万倾,乃是陇西两倍有余,巴蜀两倍有余!”

群臣听闻,纷纷大喜。

四万倾是什么概念!就是巴蜀和陇西加起来的田土。

嬴政点头道:“果然如太傅所言,你亦没让寡人失望!那一亩可产粮多少?”

郑国道:“启禀大王,渭水和泾水乃是淤泥之水,肥沃远胜陇西,以臣下看,一旦功成,一亩可产量一钟!三倍于巴蜀,两倍于陇西,换算下来,仅关中一地一年产粮,百姓所用之后,所余亦能供养六十万大军两年之久。”

“嘶……”

一钟换成后世,也就是一百一十二斤左右。

而在秦国没有郑国渠的时候,巴蜀,陇西,以及黄河一带,产粮大多在一石五斗。

也就是在三十余斤左右。

足足三倍!

嬴政两眼怔大,问道:“也就是说,仅仅一年,寡人的府库就会远胜列国了?”

这还只是关中的,还不包括陇西和巴蜀。

领现金红包看书即可领现金!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金/点币等你拿!

郑国接着说道:“确实如此!”

群臣心惊不已,秦国关中那是年年凶涝,水患交替,现在,大渠一成,让凶地变成了沃土,没有了水患,没有了凶涝,更没有蝗灾。

收益的是千百年,收益的是万千的百姓。

嬴政哈哈大笑,道:“有了这大渠,寡人何愁不得偿所愿!!”

没有粮食,怎么远征,这才是嬴政一直苦恼所在。

群臣纷纷稽首道:“大王万年,秦国万年!”

嬴政看向郑国说道:“当初,太傅让寡人不杀你,如今看来,太傅真乃句句珠玑,你既然真心为我秦国,寡人自然不会亏待于你!”

郑国额头冒汗,道:“臣万不敢懈怠,亦不敢当大王厚赏,此乃武侯慧眼和大王英贤。”

嬴政笑道:“你于大秦有社稷之功,功在当代,亦在千秋,寡人如果不赏,你让寡人如何信服于天下,天下又有何人为我大秦效命呢?”

“这?臣谢大王!”

嬴政正色道:“按照秦国的法制农爵论,数百年来,农爵之中无有大夫以上,郑国之功于大秦乃是千古难见之功,是以寡人赐郑国第十六级爵,大良造。”

群臣闻言,一个个骇然不已。

就所这朝堂上,大良造几乎是超过了八成的官员。

大良造,在商君没有定下二十几级爵的时候,大良造便是最高的爵位。

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彻侯。

农爵是非常难以晋升的。

在实施起来,前四爵,通常都是千石一爵。

想要成为大夫以上,非殷实数代的巨富不可,历史上在农爵上成为秦国贵族的也就只有怀清,乌惈等寥寥几人。

而且在秦国,爵位可以代表一切。

秦人骨子里就是有爵者可富可贵,无爵者,可富不可贵,是以嬴政的一道诏令,便让无数人生出羡慕之色。

郑国感激涕零,顿时道:“臣,多谢大王厚爱,但大渠之功,尚有美人之功,秦侯之功,郑国不敢一人独享。”

嬴政接着说道:“怎么赏这是寡人说了算,寡人不仅要赏你大良造,还有,寡人决定此大渠竣工之日,为你立碑传世,此渠便以你之名为名,名为郑国渠,以显,你对我秦国的功业,让后人不可忘记。”

如果说大良造让众人诧异和勉强接受。

毕竟这功绩在这里,但以郑国为名,就显得过于恩宠了。

当年李冰父子为秦国在都江堰修建灵渠,富饶巴蜀两地,但也没说叫李冰渠的。

正有人要出言阻止,却硬生生的被嬴政给瞪了回去。

郑国闻言,浑身颤抖,他虽是韩国人,但此时,嬴政一句话,让他彻底在秦国有了归属感,没有之前那般惊恐,随时担忧秦王会杀了他。

顿时以头点地,道:“臣,多谢大王,郑国此生绝不负秦国!”

嬴政这才满意道:“谢寡人的太傅吧,阿旁的宫你也要多多费心才是,方报得太傅的大恩!”

郑国闻言,立刻道:“臣穷尽此生,必为秦国,为大王,为武侯,修成此宫,传扬后世万年!”

嬴政这才满意的点头,说道:“你有此心,也不枉寡人一番恩赏,只是,寡人却忧心没有一首传扬千古的辞赋!实乃憾事。”

嬴政不满的看了满朝文武一眼。

道:“在过时日,若是实在没有,那便用冯劫的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