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 > 第六百五十一章 河套安,天下安,河套乱,天下

第六百五十一章 河套安,天下安,河套乱,天下乱

苏劫昨日才回咸阳,嬴政也尚未来得及于苏劫相说前线之事,此事乍闻北部战事将起,能不惊忧?

熊启等人也是面面相觑。

不少人更是神色忧虑,频频使眼色。

要知道,现在朝堂上楚国的话语权可是远远不如以前了,如果楚国能够再次有一个世族能够凭借雁门关手握兵权,又能不断磨军,那对楚国这边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好处啊。

也就是说,有战事,未必是坏事啊。

熊启顿时说道:“既然如此,那以臣所见,必然需要一位老持沉稳的将领,来镇守雁门关了!如今秦国整治枢纽,万万乱不得,否则,一旦雁门关有所差池,那列国必然有所趁,于社稷不利啊。”

庞毅也出来说道:“臣以为相邦所言有理,大王,赢信本在萧关蒙武将军麾下,亦多次跟随蒙骜将军南征北讨,算算如今,从军已然二十年有余,更是对大王忠心耿耿,蒙骜将军多言其忠义,臣以为,这雁门关主将赢信能担起大任。”

二人这一站出。

顿时朝堂上你一言我一语,最终,就是在王绾和熊启中为代表的楚系派和本土派出现了争论。

嬴政顿时挥手道:“诸位住口,尔等拳拳报国之心,寡人也深感敬佩,但雁门关之事,乃是秦**争的大事,诸位心系社稷,当也该知,因时而制的道理,但此重事,不闻上将军之言,而自蔽言之,恐失不妥,寡人认为,尔等争执以前,难道不该先听听太傅的建议才行。”

众位纷纷稽首:“大王赎罪!”

嬴政看着苏劫笑道:“太傅,寡人在咸阳便听闻,太傅,可是有意让蒙恬镇守?”

人堆中一直没吭声的蒙武,顿时竖起了耳朵。

众人为何争执,他早就于蒙骜说过,这样的局面,蒙氏是绝对不能站出来说话的,空遭非议!

要说蒙恬镇守雁门关。

蒙武也是不信的,这可不是儿戏,蒙恬虽少有才名,但雁门关可比萧关还大,就是蒙骜也不敢说,能够镇守得了。

看书福利送你一个现金红包!关注vx公众书友大本营即可领取!

哪怕就是自己去,也得小心翼翼,蒙恬才多大,十七八岁。

要说十年二十年后,蒙恬镇守雁门关,蒙氏必定倾力举荐,举贤不避亲,但现在,也只能望雁兴叹。

苏劫前步,说道:“大王,臣以为,北方即便攻打雁门关,也不足为虑,列国更不可能有机可乘,是以雁门关主将之选,若是战事将起,臣以为,大王大可因时而定,因事而定,若是没有战事,蒙恬足以镇守。”

苏劫的话顿时让嬴政点点头。

但是群臣却不依了。

苏劫的意思是,北方雁门关,就是匈奴来打,也无所谓,大王到时候根据实际的情况去临时派遣主将,若是没有战事,就让蒙恬守在那里,足以!

也就是说,这个主将就不像蒙氏属于封疆大将了。

是因战事而派遣出去的将领,持着秦王的虎符,诏令!也就是说,随时可以将其调回。

反而,蒙恬即便不是主将,但是长年镇守在雁门关,这个副将反而更像主将,不等于便宜了蒙恬吗?

熊启闻言,顿时说道:“上将军,此言恐有些不妥。”

苏劫笑道:“相邦有不同意见,但讲无妨。”

熊启说道:“兵争,瞬息之间也,若是寻常要塞城池,如此去做,确实然也,但雁门关岂是寻常城池,当年赵国也不惜让李牧镇守二十余年,哪怕我大秦兵临邯郸城下,亦不见李牧南下派兵有所增援,可见雄关之重,绝非中原之战可以一言以蔽之,乃是两族军争之要地,关呼千万百姓,若是因时而制,势必军心不稳,调动不及战时之利,一旦有所差池,倾覆于瞬息之间,还请上将军,大王三思啊!”

此时,别说熊启。

就说是秦国本土的臣子,也都纷纷劝谏,如果这么做,明里暗里,还是便宜了蒙氏啊。

那蒙恬,才多大啊,受得起吗。

嬴政也觉得熊启言之有理啊。

秦国是难,但是,雁门关更不是等闲,在难也要抵御,这是秦国的责任,燕国镇守长城的就是秦氏,赵国是李牧,秦国是蒙氏。

嬴政看着苏劫道:“太傅的道理,究竟何在!”

苏劫拱手道:“诸位所思,苏劫岂能不知,但相邦只知,兵争,瞬息之间也,但却不知,天下大势,亦然瞬息之间也,以故去之势而言彼下之势,岂有对的道理?”

众人瞠目。

纷纷不解。

熊启拱手道:“愿闻其详,何为故去之势,何为彼下之势?又于雁门关何干?”

苏劫继续说道:“故去之势,天下七国合纵连横也,彼此势均力敌,彼此盘根错节,内战之际,唯秦赵燕造长城以抵外邦,秦之月氏河套,赵之林胡东胡,燕之诸多部落,是为故去之势,然如今秦灭三晋之地,独拥雄关两座,此乃彼下之势。”

“彼下之势于秦国而言,又有何解,臣看来,此势可成泰山压顶之势,一荡中原列国!二慑北方部落!其势之重,非雁门也,乃在萧关!”

“什么?反而回到萧关了?”

“这怎么可能。”

蒙武顿时抬起头,两眼震撼的看着苏劫。

嬴政问道:“这?萧关早已太平,为何太傅说,萧关反而重于雁门了?”

苏劫道:“诸位观今日天下之势,秦国居于何处?”

苏劫继续说道:“大秦定都于咸阳,居于天下之上游,三晋故去之势已然泯灭,其余强国无不在东南之地,此势,乃制天下之命者也!”

众人顿时纷纷陷入遐思!

不由顿时点头。

熊启目光骇然。

谁都忘记了秦国如今的大势!

苏劫继续说道:“大秦之在天下也,犹人者之头项然,患在头项其势,比至于死,诸位请看,河套南望关中,控天下之头项,是以,臣断言,彼下之势,岂会在雁门?那必然是在萧关北部的河套,所以,得河套者得天下,失河套者失天下,河套安,天下安,河套乱,天下乱,相邦以为然否?”

熊启顿时目光骇然,连连说不出话来。

然而朝臣们也都纷纷想通了这一关键。

雁门关和萧关都是秦国的,萧关乃是河套和关中的项,你是愿意打雁门关,还是萧关?

打雁门关可以乱秦国吗?乱不了。

但是如果是赵国的时候,雁门关是邯郸的项,所以打雁门关,赵国会乱的道理一样。

就要看,这个项是谁。

苏劫继续说道:“大王,诸位,秦国一统列国,为不可阻挡的大势,一旦如此,大秦以长城抵御塞北,塞北势力之大者,今日何在?月氏,羌族部落,西域三十六国,还有诸多城郭部落,能于秦国为敌者,皆在西北也,若攻打秦国的必经之路,又在何处?河套也。是以,只说当下之势,北方部落尚未彻底凝聚,雁门关便还只是秦国之乱,萧关才是秦国之患,万一北方部落联合,成为一股新的势力,那个时候,才是雁门之重,但至少,也是我大秦一统天下之后,这便是势乃瞬息万变的道理。”

嬴政顿时说道:“太傅今日之言,寡人如醍醐灌顶。列国尚未一统,太傅就已经看出了北方的局势,秦国之幸事。”

熊启,王绾等人都纷纷看向身后的蒙武。

如果真如此来做的话。

等到五年,十年之后,这雁门关不就又是蒙氏的吗。

蒙氏,受得起吗?

然而蒙武忽闻这等天大的好事,虎躯都不由一颤,顿时意识到周围的目光。

不由想起蒙骜提醒他的话。

长叹一口气,走出来,说道:“大王,臣有一事说。”

众人纷纷看向蒙武,要知道,此前,蒙武是半点不吭声的,尤其是在雁门关的主将之事上,想必蒙恬也清楚,树大于林的道理。

此时也都想看看蒙武说什么。

嬴政看去,正色道:“将军请讲。”

蒙武道:“多谢上将军和大王相信蒙恬,但吾儿毕竟年幼,岂敢担此重责,上将军所言,虽有道理,但大秦人才济济,才智亦不乏远胜吾儿之人,雁门之乱,或在今岁,吾儿几尺薄区,以身殉国蒙武来看,都是小事,但若是因为自己的莽撞而让秦国陷入危难,我蒙氏百死难赎其罪,恳请大王让蒙恬回到萧关,磨炼数年再行堪用。”

蒙武的话,让满朝文武,都纷纷点头。

这朝中一进一退,方是长久之策,除非,你和武侯一样,经天纬地!

大秦已经有武侯镇压了,让诸位都难以抬头。

岂能再出一个蒙氏。

嬴政闻言,笑道:“蒙将军,真乃忠君之人,蒙氏值得我秦国上下敬佩,只是,蒙恬为副将乃是上将军清点,自有上将军的道理,寡人岂可坐于庙堂,而独断撤免忠君之人,那寡人不是于昏君无异?你说服寡人没用,你要就说服上将军才可啊。”

蒙武顿时转头拜下苏劫,道:“上将军,蒙恬……”

话音没落,苏劫立刻说道:“蒙将军多虑了,本侯看来,蒙恬不可限量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