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 > 第六百六十一章 春秋四百年来,何战最大?

第六百六十一章 春秋四百年来,何战最大?

李牧的第一问,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不仅让四人摸不着头脑,就是围观的士子和百官,都无所知道其用意,唯有蒙骜,扬起两眉,若有所思。

赢献闻言,他对此事,根本就无所认知,只是听闻族中常言,若无当年于西戎这一战,安有秦国,最多也就只有秦族。

他看了看左右,见另外三人都在苦思。

顿时冷哼了一句,对着李牧说道:“陈年老账,与兵事何干?校武不校武,只这般三言两语聒噪算什么?”

李牧怒目瞪了一眼赢献,道:“选将而非选锐士,将军若是不愿答,退场便是。”

赢献的话顿时让其他人不由侧目,暗道此将即便不知,也不该当众如此来说。

李牧再次看了过来。

良久,赢信说道:“本将以为,周平王之所以不求援于同族,乃是因为其父烽火戏诸侯,已然失其信,若是那时,求援于晋齐鲁,三国也未必没有逐鹿天下,宁愿视其乱,取社稷而代之的想法,而且,除了晋国,其余两国并未有于外邦交手的经历,秦族则不同,秦族起于微末,虽未大规模于戎狄交战,但多年来,为求自保于陇西,也多有于戎狄相合相交,对西戎习性极为了解,若是以秦族来对西戎,便如兵法所云,知己知彼,或可一战,然而,秦族在西,四夷之地,北狄西戎,当年,大规模侵犯中原的以西戎为主,周平王也无人可选,唯有秦族可托付。”

众人纷纷点头。

秦国在变法以前,也就是商君和孝公以前,男女同屋,公媳同被,也属于非常寻常的事。

并不是说他们做苟且的事,而是他们的脑海里没有礼法这个概念。

都是西戎外邦的习惯。

众人纷纷喝彩。

“好,将军说的好。”

李牧闻之,略微轻抚胡须,说道:“肤浅!”

李牧的呵斥,让赢信顿时一愣,怒目看着李牧,道:“先生莫非还有其他答案不成?”

李牧不答。

由古成接着说道:“先生所问,必然有所深意,本将以为,周平王之所以选择秦族,其根本原因,乃是因为,周王室知道,只有秦族会举族相助,其他诸侯,未必会答应,因此,岂会将社稷托付于三强之国,不托强,而托弱,先生必然是指秦国以弱小民弱之邦,去身抗社稷之担的原因吧。”

李牧神色一亮笑道:“将军继续说。”

由古成的话,无疑是提醒了另外三人。

以及满场文武。

苏劫笑道:“还算有个明白的。”

由古成深吸一口气,面色微红,他看了看围观的百姓们,拱手道:“秦国拱卫雁门关,便如当年秦国还是秦族之时镇守西戎之地一般,秦国之所以能立国,能独强于天下,能信于天下,便是因为有捍卫中原之功,因此,秦国必然会答应周平王,以弱击强,奋死相抗,等到秦国击败了西戎,所以,秦国便能信于天下,由秦族成为秦国而无人可说,此乃民意,乃护卫中原的功绩,是以,先生此问,必然是在于大秦护卫百姓之心。”

“便如当下,秦国据守雄关雁门而对抗北狄,雄关不失,中原安泰,此乃社稷之功业,秦国也因此可获天下民心,天下百姓亦能为大秦所佑,秦得天下民心,便可得天下土地,我等守卫边疆的将士,时时不可忘此道理,此乃,日后秦国立国之根也。”

“所以,替周王室驱逐西戎让秦国得以立国,为天下百姓守卫雁门可让秦国得以恒强,若是雁门主将没有这番雄心,又岂能担此重责,先生格局,本将钦佩。”

嬴政闻言,顿时大悦。

百姓们更是纷纷喧哗起来,一个个略略所思由古成所言。

赵国为什么能够聚拢民心,为什么多言赵地多义士。

那便是,赵国处于中原腹地的上游,一国之力,抵挡胡虏两百年。

两百年间,赵国死的人可谓是秦国的多少倍。

所以,赵国才能够凭借百姓,抵抗秦国几十年,宁死,宁易子而食,也决不投降!

若是秦国也能如此做到,那天下百姓亦能在秦国的统治下,有空前的凝聚力,将会让天下义士齐聚,民心聚拢,则天下安定!

此刻,百姓们纷纷对这个突然出现的赵牧开始另眼相看。

一个个由不屑变得充满了敬意。

蒙骜笑道:“不愧是他啊。”

李牧淡淡说了一句,道:“可!”

随即,李牧再次问道:“春秋四百年来,何战最大?”

李牧话音刚落,杨熊收起了轻视之心,率先说道:“春秋之战,晋楚城濮之战最大。”

李牧看向杨熊,问道:“何年,何事?”

杨熊略微思考,立刻说道:“时为周襄王二十年,晋文公五年,楚成王四十年!”

“楚国为当时春秋霸主,此战出动战车万乘有余,联兵陈蔡曹卫四国!其规模之巨,至今尚未重现。”

“晋国出战车六千乘,联兵秦宋腾三国!其结果,乃是楚军大败,晋国因此独霸于天下。”

李牧接着问道:“那将军可知,此战,开何战法之先河?”

杨熊不犹豫,顿时说道:“此战之特异,乃是首开车马战,并以弱胜强之先河!”

众人纷纷点头。

当初晋国和秦宋腾的联军,相比之下,比楚国等五国联军,规模上要少上一半。

而且,这一战,最大的特点便是车马。

双方都是举国的乘骑对攻。

规模之宏大,旷古绝今。

李牧的问题,也可谓是极为的久远,若非对战事非一般的了解,根本就难以回答的出。

可见四位秦将,也绝非泛泛之辈。

嬴政即便是熟读兵书,对这些久远的战事,也都是一知半解。

百姓们亦是听得津津有味。

李牧顿时又问道:“那四位将军,谁知道,此战不论政局,单说战法,晋国何以能战胜规模远胜他们的楚国联军?”

李牧的这一问,乃是真的难道了他们四个。

即便是家学极为渊远的由古成,也不由一时答不上来。

首先,这一战乃是乘骑,马战,车战!

更是以弱胜强。

赢信说道:“本将记得,此战单说战法,晋国于楚国交锋的战场,乃是由晋国刻意选下的一处战场,此战场反而避开了楚国主力部队的锋芒,随即,以左军对上了楚国的右翼部队,而楚军右翼则是由陈,蔡两国组成,首战,陈蔡大意,败于拼死一战的晋国主力部队,然后,晋国采取‘伪遁,诱敌深入,随即于中军合攻楚国主力,主力被晋国联军围攻,再次溃败,是以,以弱胜强,此战除了战法对楚国针对,其二便是因为车马战,来去如风,让楚国难以脱困,是以首开车马战,以弱胜强之先河。”

李牧笑道:“将军博学!”

赢信不敢怠慢,随即拱手道:“先生谬赞了。”

李牧再次问道:“那战国以来,何战以弱胜强,而战法亦是类似?”

赢信顿时哑口。

陷入思考之中。

战国以来,以弱胜强,不在少,但要是说战法类似,可就很难去想了!

蒙骜若有所思,看向身边的蒙武,问道:“吾儿可知?”

蒙武摇了摇头。

蒙骜说道:“乃李牧以十万赵军,歼灭胡虏三十万之众,亦是马战,亦是以弱胜强,连战法,都是一样。”

蒙武顿时点了点头道:“原来如此!此人想必是想告诉诸位将军,一旦镇守雁门关,必然时时都是以弱峙强的局面!”

“不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