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 > 第六百七十六章 廷尉之争!苏劫谋楚!

第六百七十六章 廷尉之争!苏劫谋楚!

苏劫恶狠狠的瞪了李斯一眼。

吓得李斯赶忙垂下脑袋,这一幕,落入熊启眼中,陷入沉思。

苏劫道:“大王,事出突然,臣也不知从何说起啊。”

嬴政说道:“今日寡人欲诸公商议大事,太傅有所思,据实而言!”

苏劫说道:“目下修整秦法,不管是修法修书,乃是秦国社稷大策,目下头绪,首在稳定庙堂之要,庙堂之要,又首在丞相,上将军,廷尉,长史四柱,四柱分法,才可上下一体,而,臣为上将军,自然拥护大王求法之心,丞相王绾,相邦熊启自然也无问题,唯有廷尉一职,这,这个,事关秦法之臣,一时难选,臣建议,由国府与郡县法官中选拔。”

朝堂大惊失色。

其他没什么问题。

修法修书,这四柱关系到秦法的根基。

其余还好,但是这廷尉,就厉害了。

廷尉,乃是属于相邦管辖。

虽然是相邦管辖,但是,廷尉位高权重,相邦也只是级别上管着你,尤其是在秦国和韩国廷尉潜在权利就胜人一等。

此前,朝堂上之所以陷入另一个沉思。

就是因为他们意识到,这廷尉怕是要出来了。

至老廷尉过世之后,这个官职就一直空悬,由丞相和相邦代管。

这样的官职谁不眼红?

就说李斯的客卿却也是位高权重,但是和廷尉比,就相觑极远了。

廷尉,换成后世的官职,就是国家最高法院兼检察院一把手,在秦时,更是掌管全国的刑罚和通判,律法于一身!

在法家至上的秦国,其权势可想而知。

然而,苏劫的话,让嬴政和许多人都不由大惊失色。

因为苏劫说的是在国府和郡县里的法官挑选。

国府到说的过去,但在郡县里去挑选,这明显就跳开了中间的一段人,也就是上卿,客卿等高职权人。

从郡县的法官直接跨越到廷尉?

听到苏劫的话。

李斯不由面色微白。

熊启也是心中震怒!

然而,没等熊启说话。

王绾顿时跳了出来,笑道:“大王,武侯所言,老臣附议,这等修法之大事,必要选熟知秦律之人为廷尉,其余之人岂能担任,老臣建议,少御史冯劫,亦为国府少史,通读秦律,对秦法洞悉入木三分,可作廷尉,主持修书修法之事。”

冯去疾看了王绾一眼。

事关他的儿子,但是这个做爹的就不好直接出来说了,顿时感激的看去。

冯劫一听,整个人都乐开花了。

这可是扺掌秦法的廷尉啊!在百姓们看来,简直是言出法随啊。

熊启看着这群来摘桃子的人,怒火中烧。

此时,只能强忍着怒气,道:“诸位的手,是不是伸的太长了。”

看到众人那痴迷的面孔,熊启都不由怒斥了出来,廷尉乃是相邦直属下臣,这些御史,左丞相跳出来,是什么意思。

冯去疾回怼道:“廷尉虽属相邦下臣,但更是大王的臣子,大王有问,我等据实而言,相邦难道当这朝堂只能听一家之言不成。”

此话不可谓不重。

气得熊启面红耳赤。

熊启知道不是争辩的时候,顿时说道:“大王,臣绝无此意,只是,秦法治国,上下尊卑,法如令行,廷尉乃是臣的下臣,臣自然更清楚谁合适,不管怎么说,就算诸位有所决议,这也是臣考量之事,这权重岂可不明?”

熊启也是杀红了眼。

廷尉之职,怎可相让。

在说了,下臣乃是由上臣举荐,这是秦制惯例。

嬴政听完,说道:“好了好了,寡人只是问一问诸位的意见,廷尉事关秦法,岂可轻易决断,诸位既然都有异议,那不如先行去思量一二,明日,诸位说明自己的人选,在作朝堂公论,当然寡人会重视相邦的建议的。”

嬴政这么说。

熊启才面色好了一些。

然而,心中更是有些紧张。

好不容易说动了秦王变法,若是能够顺带着拿下廷尉,那就万无一失了。

可万一,这廷尉被其他人拿去了,那就又白忙一场了。

“退朝!!!”

嬴政不作犹豫,直接离开了。

苏劫转身,来到李斯面前,冷冷的说道:“客卿真是不遗余力啊。”

吓得李斯冷汗直冒。

苏劫说完,便拂袖而去。

见到苏劫走后,朝堂这才哗然。

王绾和冯去疾携手看了熊启一眼,头也不回的走了,看模样,定然是不会各自回府,而是要商议大事去了。

熊启来到李斯面前,和颜说道:“客卿,走,跟本相回府!”

李斯顿时起身说道:“多谢相邦!”

……

苏劫站在宫闱的一处角落里。

两眼看着李斯被熊启欣然的请入了车中,朝着相邦府而去,这才满意的挂满了微笑。

没办法啊,谁让他是个上将军呢,廷尉之职,又不是他的麾下。

骤然。

背后一道声音道:“太傅,你未回府啊。”

苏劫转身一看,正是赵高,正笑眯眯的看着苏劫,想必时才鬼鬼祟祟的样子定然落入到了赵高的眼里。

苏劫咳嗽了一声,略微化解了一下尴尬。

说道:“车府令是有事?”

赵高笑道:“赵高哪敢有事找武侯啊,这不是正是奉大王之命,准备前往侯府请武侯入宫。”

赵高的话,顿时让苏劫知道了其来意。

“带路吧!”

甘泉宫里。

一如既往,二人又开是饮酒。

嬴政说道:“李斯要修秦法,太傅今日所言,有些让政儿摸不清思绪,不知太傅到底是想修,还是不想修?”

苏劫说道:“自然是修法,秦法之弊端,却有其实。”

嬴政微微一愣,随即点头说道:“修法之利害,今日朝堂上已然剖析深刻,政儿也就不作从最了,只是太傅能否解惑,今日之举?”

苏劫道:“正如李斯所言,修书,乃是法之绸缪,方今大争之世,唯有秦法可以让秦国横扫**,国富民强,但是,大王可曾考虑,秦国统一之后呢。”

苏劫的一句话。

让嬴政顿时愣在当下。

这一点,他不是没有考虑过。

但是,秦国一旦统一,就是创建了古往今来未曾有过的变局,任何一举一动,都属于开创历史之先河,无任何史鉴可以借鉴,一旦出错,其后果,便会让嬴政冷汗直冒。

然则。

后世可能觉得很简单。

那是因为,有上帝视角。

然而,历史上嬴政统一之后,立刻就陷入了迷茫,因为,他不知道,怎么来治理这个空前大的国家,你要开创一个新的制度,新的内政。

郡县制是结构,但是不是内政制度。

一切都是靠他自己来决断。

而后来的历朝历代,也都是跟着始皇帝的脚步。

就好比,失去了上帝视角,任何一个人拥有一个偌大的王朝,也不知应该去走什么路。

就好像商君开创法制治国,后人看觉得容易,但前人来看,身居其中,会觉得不可思议的道理一样。

嬴政顿时郑重的说道:“太傅的意思是,李斯所言的,更加适用于大一统之后,所以,李斯提倡先修书,为统一而绸缪?”

苏劫顿时点点头道:“李斯大忠臣也。”

嬴政听到这里,顿时心中一片震荡,随即面露狂喜之色,道:“果然,不枉寡人如此信任于他,可是,那为何太傅在朝中,似乎对李斯颇有成见?”

苏劫道:“事关廷尉,臣不得不如此啊。”

嬴政站了起来,惊讶的问道:“太傅是想捧李斯做廷尉?”

苏劫点头道:“不错,李斯之才,胜任廷尉,绝对够了,但是,臣有一事还是需要告诉大王,大王自当知道,臣为何这么做了。”

嬴政饮了一口酒,道:“还请太傅赐教!”

苏劫正色说道:“如今,三晋之国已灭,大王以为,能对秦国一统产生阻碍者,何国也?”

嬴政想都没想,道:“楚国,但是,如今我秦国作用疆土五千余里,已不下楚国半寸,寡人相信,大渠今岁一成,至多三年之内,寡人便可覆灭楚国。”

苏劫微微一笑,说道:“三年?若是大王这般想,三十年,都打不下来。”

“什么?这,为何?”

嬴政不知道的是。

历史上的楚国,嬴政让李信死了几十万大军,都没打下来,最后举全国六十万兵马,还是在王翦的带领下,最终才打下来,而时间还是在二十多年以后。

然而如今,因为苏劫,改变了足够大的历史。

现在,苏劫更是知道了楚国要大兴曾经吴越的水军,那就更加难了。

说三十年,半点不错。

苏劫问道:“天下之大,以臣看,秦欲一统天下,这最终之战,必在淮南,淮北,而若欲攻打淮地,先必下岭南,而岭南将会决定秦楚盛衰之地也。然而,秦国西南正是岭南,又于楚国相接,而巴蜀不通,唯有过大江之险,大王以为可对。”

嬴政点头道:“太傅所言,乃是正解。”

苏劫继续说道:“倘若,楚国忽然兴淮北吴越之水军,横跨大江天险,以水军二十万,战船万艘,拒守江夏,淮水,肥水成连横之势拒守北境,反观我大秦锐士皆不善水战,亦无水可作练兵之用,如何破之?”

嬴政顿时惊呼道:“什么?吴越水军?可,可是太傅,楚国未必会想到这一步。”

嬴政知道,如果很的如苏劫说的那样的话。

就算秦国打完了整个北方。

最多也就是和楚国拼国力。

他相信,秦国的国力不差,但楚国强国范式是什么,就是山河广袤之强,粮草之多,鱼米之地。

从来就没听说过楚国没粮草吧。

就算能赢了楚国。

那要多少年?

难不成要变成有生之年不成。

苏劫摇了摇头,道:“非楚国想不到,而是已经按臣所言开始绸缪了。”

嬴政两眉紧锁。

苏劫的提醒,让他意识到,出现了他最不想看到的一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