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 > 第七百三十二章 衍水苍苍,迂政亡燕

第七百三十二章 衍水苍苍,迂政亡燕

蓟城。

姬丹只感觉整个身体都已然不是自己的了,连行走都需要两名侍女结结实实的架住才能站得起来。

老太医跟在后面,时时刻刻都看着姬丹,深怕他出现了什么闪失。

一旦姬丹出了问题,这个蓟城就真的要出大事了。

终于,过了十余日,姬丹才渐渐活泛了一些,他自觉精神好转的那一日,便坚持要看看蓟城的情势,众人拗不过他,只能答应,但是,这马又不能骑,只能靠着几名士卒抬着坐塌在城中巡视。

姬丹放眼望去。

只见街市居然难以见到人迹,哪里有昔日蓟城的繁荣,走了不知多少路,也才只是遇到了几个梦游一般的老人。

蓟城,都已经萧疏到他不认得了。

往昔最是繁华热闹的商旅坊,连一个人影也没有。

姬丹不知何事,恍惚之间,已然来到了城墙下,见太子巡城,士兵们纷纷站了起来,围了过来,可是,那一排排麻杆细瘦的身影,却让给他惨不忍睹。

姬丹看着靠拢上来的将军,问道:“蓟城能战之军,还有多少?”

将军面露忧色。

蓟城,人心军心早就不在,秦军多日不来,那愤死之心都已泯然殆尽,无法出城,百姓们更是了无生趣。

“禀报太子,蓟城兵力,三万余。”

姬丹只是问了以这一句,便再也没有开口。

他让人下令,在王宫中汇聚。

不多时,昔日繁华的蓟城大殿,熙熙攘攘的来了一些人,各个面色仓皇,手脚发白。

姬丹也不废话,便说道:“孤宣来蓟城将军与蓟城令,还有诸位将士,只是有一事,吩咐下去,即日开始,放弃蓟城,全军退往辽东。”

“太子!!”

有人惊呼,有人欣喜。

当初,姬丹之所以留下来对抗秦军,在开始,自然是为了给他的老父亲阻挡秦军,其二,自然也是自己对嬴政的愤慨私仇,还有荆轲刺秦后需要必然面对的问题,可谁也没想到,秦军根本就没来。

在秦军的大军临境之下,那抗秦的心思,经过月余的饥饿劳顿,日夜提心吊胆,早就消磨殆尽,人都快死了,哪来的力气。

最重要的是。

蓟城为什么到了今日这般境地,并非是全然因为秦军,更重要的是,如今局面,秦军即便不来,守住蓟城也是等死,原因不在别的,只在于姬喜挖走了燕国根基,秦国大军又遮绝了燕国于中原的通道,农夫没有了,工匠没有了,商旅没有了,蓟城的生机自然也就断绝了。

看着众人欣喜的眼神,姬丹也终于是内心长叹。

他挥了挥手道:“去准备吧。”

众人刚刚带着喜色转身,准备向满城军民传达这个喜讯。

殿外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人为看都,声音已然传入殿中,“大王,秦军来了,秦军来了。”

“秦国大军十万,已然越过了督亢,逼近三舍之外。”

“秦军来了?”

姬丹和将军们顿时面色煞白。

姬丹紧紧的握着拳头,道;“先去看看。”

城楼上,远方,秦军如黑色的潮水迎面扑来,和燕国的瘦弱之兵不同,这黑色的甲胄劲旅似乎如怒龙一样,整齐有序,无尽的风雪都成了陪衬。

巨大的纛旗在狂风中猎猎做响!

只见秦军的通车上,一个看不见面容的将军挥着阵旗,只见行伍中的快马来去穿梭,下达着军令。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誓不休战!!”

巨大的声音,扑打在蓟城的城楼,以及姬丹的心头,无人不是一片拔凉。

王贲等了姬喜的信许久,都没有得到回应,幕府聚将商议之下,如今的蓟城已然是不堪一击,断然不可能给秦国带来任何的阻挡。

既然如此,那也无所犹豫了。

大军中间,愕然分开了一道通道。

轩车被数百甲士围绕,缓缓的朝着蓟城城楼下而来。

姬丹定眼看去,正是苏劫。

苏劫凝视着城楼上白发白衣的姬丹,微微叹息摇头,道:“姬丹,燕国气数已尽,何不开城投降。”

苏劫的话直击这只残军的胸口,人人憋得通红。

姬丹不知哪里来了力气,他看着苏劫,努力的上前几步,将自己的身躯倾斜在城楼上。

指着苏劫怒吼道:“燕国气数已尽?大言不惭!”

苏劫默然不语。

姬丹迎风狂吼道:“我大燕国,乃是天下最为古老的国家,从西周初期立诸侯国到战国,如今,历时已有**百岁,仅仅从韩魏赵分晋至今,历经一百八十年战国之时,我燕国几经灭国之灾,何时气数已尽,我燕国比你秦国来说,多了整整一个西周时代,大言不惭,大言不惭!!!”

姬丹的怒吼似乎盖过了萧萧风雪。

看着姬丹。

苏劫心中也不由有些敬佩。

这个人刺秦,就秦来说自然是大罪,不过,就此人之义来说,确实又超过了许多君王的后裔。

此人若不是在燕国,怕是还真有几番作为。

就凭此人誓死捍卫自己的国家,宁死不从,尤为难得。

苏劫点点头,说道;“姬丹,你说的一点不错!”

苏劫的声音传扬开来。

他接着说道:“古燕国乃是武王分封姬氏之诸侯,本侯也知道,春秋之世,你们这些老诸侯都纷纷被世族所取,如,田氏代齐,韩魏赵代晋,中原战国都已纷纷交替,就战国七雄来说,燕国作为唯一一个没有失国的春秋诸侯,在你姬氏王族之中,是绝无仅有的,堪称奇迹。”

苏劫的意思是。

从西周以来,经历周春秋战国,有五十三个姬氏诸侯,如今就剩下你一个了。

苏劫继续说道:“如此来,燕国气数其实,早就尽了,既然气数已尽,那为何你燕国能够苟延残喘至今?气数何来,本侯观之,皆为召公之于脉而已。”

“你祖上周文王九十七岁死,周武王九十三岁死,周公九十九岁死,召公一百**十岁死,召公寿数,几乎赶上了两百岁,历经文,武,成,康四世周王,于毕公受命为顾命大臣,定周成王之局势,辅助周康王,甚至影响了后来的春秋,此乃大气运之所在,皆因召公于天下之功绩,固存燕也。”

姬丹面红,内心中想到了他祖先,何等的骄傲。

姬丹道:“苏劫,既然你知道,岂敢灭我燕国。”

苏劫接着说道:“召公之功绩,于你等何干?你等于当世,又有何作为?远的不说,就说七国纷乱,皆因你燕国禅让而起,此一举,便百死难赎,看看这两百年来,战国中原为此死了不下八百万人,燕国难辞其咎。”

姬丹怒视苏劫,却说不出半句话来。

苏劫继续怒道:“你燕国,于战国有何功绩?两百年来,无一为天下之举,反之,二百年岁月,你燕国只做了四件糊涂事,落下今日之局面,非我秦灭燕,而是苍天灭燕。”

“胡说,胡说!!”

苏劫根本不理姬丹的怒吼,顺着风雪道:“其一,不管是对赵和齐,你燕国皆是反复无常的邦交之道,其二,长期挑衅强邻对赵施以消耗。”

苏劫大笑道:“安乐无事,不见覆军杀将之忧,无过燕国矣,燕国之所以不犯寇兵之害,皆因以赵蔽于南,秦赵相弊,而燕王却以燕制于其后,秦之攻燕,战于千里之外,赵之功燕,战于百里之内,燕不忧百里之患,而重千里之外,今日一看,太子可看得清楚这燕国的迂阔之政?”

姬丹闻言。

顿时面红潮红,泱泱吐出一口鲜血。

“大王!大王!!!”

老太一顿时上去,姬丹被人架起!

秦国和赵国打架的时候,燕国却联合秦国去骚扰赵国,不断和赵国齐国结仇,这种格局,也就是燕国想得出来。

联合千里之外的敌人对打百里之外的敌人。

想学秦国的远交近攻,却不考虑自己的国策,也就是燕国了。

姬丹推开了身边搀扶的人,他怒火攻心,再次来到城头,道:“我燕国之政何来迂阔,大燕国五年夺齐七十余城,几乎灭齐,勇者义著,邻国倾慕,思戴燕主,天下颂德,今日秦强燕弱,你再此夸夸之谈,乃是为乱我民心,我姬丹岂能让你如愿。”

苏劫摇了摇头:“破齐七十余城,你不说则罢,真要说,此乃燕政迂阔之鼎盛,燕齐之战,乃是因为你燕王哙禅让而起,不仅让你两国相互征伐,亦让天下掀起争端,于青史之大过无以加复。”

苏劫站了起来。

看着这座极为古老的都城。

说道:“先说,禅让之迂,世人只知燕王名哙,连其谥号为何都不知清楚?千百年来,但凡没有谥号之君,不是亡国之君,便是丧乱之君,你燕国崇尚王德不为过,但姬哙一无王者之姿,二无王者之名,迂腐老王,却要效仿尧舜将燕王大位禅给臣子,姬丹,就说这事,你燕国气运何在?随后,五年内乱,波及齐燕之战,以及天下大乱,此等乱国之燕王,有何脸面还敢自比尧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