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 > 第七百四十四章 天寿佑秦,万有千岁!暗流起!

第七百四十四章 天寿佑秦,万有千岁!暗流起!

天寿佑秦,万有千岁。

乃是此番朝会的主要格调,来自于诗经的周颂,将原本的眉寿改成了天寿。

儒家或者说是熊启这么做,到底目的何在,此时嬴政心里是直打鼓。

然而,嬴政没想到的是,此时,河渊手下的数千三苗儒生和术士,已经在咸阳城街道大势宣扬此次朝会的主题。

儒家诗书遍传咸阳。

一片太平颂赞。

一时间,这八个字成为了庙堂于市井坊间争相传颂的相逢赞语,更被酒肆商铺制成了横竖各式的大字望旗悬挂于长街,咸阳陡然平添一众从来没有过的热乎乎祥和之气。

时辰已到,朝会如时召开。

此次,秦国大臣们感奋不已,县令以上的大吏都纷纷来到了咸阳王宫,此次的朝会,乃是以前所有的贺宴开场,人虽多,但是,整个朝堂上却是一片安静。

不过,一个个脸上都挂着笑脸,逢人便会作稽:“天寿佑秦,万有千岁。”

嬴政,苏劫,赵姬,还有一干文武也都纷纷就位。

每个人面前,都放置着一张案几,案几上摆满了鲜果和酒肉。

以贺宴开场,这番场景在秦国几百年来,也是非常少有的,乃是将庆功和朝会一同举行,往往都会定下一些重要的国策。

嬴政一番勉励之后,

便将接下来的喝宴交给了李斯来主持。

李斯此次兼领着司仪大臣,嬴政刚一坐下,李斯便站到了台阶下,面对满堂文武,道:“此次,我大秦连下四国,一统大业将成,王以会首,以为贺功。”

满朝文武顿时纷纷颂赞道:“天寿佑秦,万有千岁。”

嬴政听完,内心深处不由皱眉,不过面上却是一片大喜之色,更是直接举起了王几上的酒樽高声说道:“好,此功当贺,为大秦贺,为寡人贺,为武侯贺,以为天下贺。”

众人一饮而尽。

李斯说道:“大王,今日秦灭四国,当饮四樽,是为四国酒,亦当连干四樽。”

大臣们将军们本刚刚坐下,此事李斯一说四国酒,一个个又重新整肃起立,宏阔的大殿上轰然荡出一声雷鸣:“四国酒,秦王万岁。”

嬴政看了李斯一眼,心下赞扬。

于是说道:“好,廷尉思虑周到,今日,寡人便万岁一回,今日此酒乃是四国酒,饮了酒,那两年后,寡人还要和你们一饮六国酒,来,第二樽!”

说罢举樽汨汨大饮,瞬间空樽置于案上,又举起了另一只酒樽。

此时,众臣已经**辣的干了四爵,人人面色泛红,不由酒意都上涌了一些,一扫此前的紧张。

李斯顿时说道:“贺功酒罢,大朝伊始。”

大臣们这才一齐落座,殿中便肃静了下来,李斯也重新回到了自己的案前。

眼神和苏劫一碰,随即微微点头,便走到了后面。

嬴政面色微红,随即直接开口说道:“诸位,今岁大朝,不同寻常,今日所议,那寡人便先行开宗明义。”

嬴政不等臣子说话。

便率先说道:“寡人亲政六年来,我大秦雄师连下韩,赵,魏,燕四国,秦之功业足可告慰先王,我等后世秦人不负先人之重望,寡人甚幸,心中亦喜亦忧,喜则是我等今日能够饮下四国酒,一统大业已然在望,我秦人盼望这一天已然有了两百年,寡人必定会在今世成此大愿,嬴政,万死不悔。”

嬴政稍稍一停顿,便接着说道:“然而,四国之残余之事,可以相机一体解决,目下之要,在于全力应对最后两个大国,齐国和楚国,此意,寡人已让长史书令预告,诸位今日放开说话,一日说不完,两日三日说,无论如何,要议决一个方略,如何议法,廷尉说话。”

关于齐楚的事情,在苏劫的灭燕的捷报传回咸阳的时候。

已让就是朝堂上最为关注的地方。

关键之处,便是楚国。

秦国和楚国,恩怨太长远,也太长久,利益集团,更为是盘根错节,极为复杂。

秦国,更是长达四十二年,由楚国宣太后执政。

宣太后的两个儿子,一个弟弟,一个丞相,更是被列国称之为四贵。

五人决议着秦国的政权大事,若非嬴稷不下中枢,宣太后不得不在嬴稷五十余岁才还政于他。

虽然整件事早就不是什么隐秘。

但是,朝野上下,亦为此事而争论,多有秦国目下国力不够,一旦和楚国交战,必要做长期打算唯有,劝谏先行攻打齐国为上。

李斯站乐出来,拱手一个环视礼,说道:“诸位,奉大王之命,以为齐楚事宜有两个大方略需要决议,其一,对楚对齐,孰先孰后?其二,对楚对齐,各需几多兵力?唯两大方略议定,各方官署方得权利谋划协力之策,今日大朝,先议用兵次序。”

说罢,李斯向店角站立的史官看去,史官便拱手一礼,这才继续说道:“录写书吏于史官均已就位,诸位可以说了。”

维其事关重大,殿中顿时一时沉默,县令等虽是大吏,此番大多都是第一次参加如此重要的朝议,一个个都垂着脑袋。

此时,说是但说无妨。

但大多人自觉认为,自己还没资格参与这其中。

真正角逐的,还是要看丞相,相邦,上将军,以及各个新锐将士的意见为上。

熊启看了看阳泉君。

阳泉君会意,便缓缓走了出来,已然没有当年的那么健朗。

当下朝政来说,阳泉君可谓是楚国资格最老的臣子了。

熊启作为相邦,自然不能率先发言,这个时候,阳泉君就变成了最为合适的人。

阳泉君乃是华阳夫人的弟弟。

子楚当年能够成为华阳夫人的养子,直到后来继承秦王,阳泉君和吕不韦可谓是协力并举,功不可没。

如今,虽然朝堂上故人已去,但阳泉君的威望还是在的。

阳泉君道:“大王,老臣有话说。”

嬴政连连点头道:“阳泉君无话不可说。”

阳泉君浑浊的目光微微一阖,随即道:“齐楚两国,皆为大国,然两大国相比,又有不同,楚国地广人众,齐国地狭人寡,论士气民心,楚人多战而精悍顽勇,齐人多年浮华偏安,人多怯战,伐楚伐齐,孰先孰后,不言自明!”

王绾看了阳泉君一眼,说道;“君上还是直说,究竟孰先孰后啊。”

阳泉君道:“凡事都是先易后难,自然是先下齐国。”

阳泉君的话一落下,熊启的麾下,也都纷纷支持,将两国利害一一明说。

“大王,齐于今日之秦,便如昔日之韩,楚于今日之秦,便如昔日之赵,岂有不灭韩而灭赵的道理。”

嬴政挥了挥手,表示肃静。

等到起目光开是巡视,此时,只见王贲皱着眉头若有所思,随即扣案笑道:“王少将军思谋专注,不知意下如何啊?”

众人本以为嬴政会问王绾等人。

谁也想不到,居然直接去问了王贲。

王贲见嬴政点名,豁然起身说道:“末将之见,阳泉君对齐楚两国的情势评判大体近于事实,论战事,确实是楚国难,齐国易,然,若说先易后难,臣以为不然。”

一时间。

众人纷纷看去,但却无人敢出言呵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