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 > 第七百五十一章 怀清关乎灭楚?边疆烽火!!!

第七百五十一章 怀清关乎灭楚?边疆烽火!!!

一番宴请之后。

苏劫得意回到了自己的厢房,几个夫人都已等候多时。

陆采薇坐在案几前,问道:“夫君,怀清失夫?”

苏劫点了点头,道:“怀夫人自然不一般。”

陆采薇皱眉,问道:“怀夫人失夫,虽再嫁也属寻常,但是,今日夫君所为,似乎有意撮合其和大王?这?在妾身看来,怕是极为不妥啊,先不说名分和身份,大王贵为一国之君,岂有娶怀清姐姐的道理?而且,此举先不说,夫君这么做,难道是想让大王收缴怀清姐姐家族的钱银不成?”

陆采薇的话无疑点出了今日的关键。

也是大家极为不解的地方。

大王乃是秦国的君主,秦国再如何缺少钱银,也不可能让大王娶怀清啊,别说是大王,就是满朝文武这一关怕都是过不去。

苏劫自然不会解释嬴政和怀清的事情。

而是看了一眼众夫人,说道:“男女之事先行不提,我如此做,确实为了秦国,而且,干系极大!在说,如果大王真的需要巴蜀巨富的钱银,本侯相信怀清的为人,只要大王开口,怀清必然倾囊相助,又何须言嫁娶之事?”

“那夫君所言的干系极大,是在何处?”

苏劫神色肃然一正,说道:“当下秦国,最重之事为何?”

众女虽不理朝政,但天下大事,还是心中清楚的。

“功伐楚国!”

苏劫点点头,说道:“巴蜀之地,向来自治,怀清于大王的关系如何,关乎到真正灭楚,若是一言而论,秦国能否一举灭楚,划天下唯一,其关键,便在怀清身上。”

陆采薇不由正色,问道:“夫君的意思,并不看好李信将军能够攻灭楚国。”

苏劫摇了摇头,道:“其实,在朝中,我已言明,灭楚用兵在于正而不在于奇,而李信用兵,素来用奇行险,此举,已然落入了下成,在说,项氏其实那么好对付的?”

“既然夫君知道,那为何还要举荐李信。”

苏劫大笑道:“自然是为了让一些人相信罢了!”

此时,嬴政在王宫门口和李斯拜别之际,忽然停下了脚步,道:“李斯,你帮寡人去查查,那个女子的事情!”

李斯随即一愣。

“秦清!?莫非,大王看上此女?”

嬴政皱了皱眉,对李斯的话虽然不赞同,但居然没有反驳,而是说道:“哪里的话,只是,寡人觉得她有些不一般,你查清楚了,告诉我她的来历,在巴蜀,有什么难处。”

“大王为何会突然关心此女!?”

嬴政说道:“太傅所行,必有深意,特意让寡人颂一首怀清赋,这清?难道不是让寡人说给此女听的?而且,太傅心中皆是国事,断然没有可能,可以为了寡人,寻一儿女私情,既然如此,太傅有有意让寡人亲近秦清,那寡人为何不主动示好?或许,这才是太傅的目的呢?”

李斯闻言,恍然大悟。

嬴政直接说的是,此女有什么难处。

目的是什么?

自然是主动帮助其解决难处。

这不就和苏劫的意思不谋而合了吗。

立刻说道:“大王放心,此事,交给李斯,明日一定给大王一个答复。”

二人分别。

留下李斯一个人在宫殿门口站了半响。

此时的李斯,已然彻底清醒过来。

武侯怎么可能单单只是为了儿女情长?肯定有其他极为隐秘的事情。

绝对不能传言半点的秘密之事。

喃喃说道:“大王和武侯真是有默契啊。”

想到了即将出现什么重大的隐秘之事,李斯断然也是坐不住了。

所谓探清,根本就无需四处命人查访,只要去武侯,当面一问便知!

李斯转眼回头,再次来到了武侯府。

等见到苏劫的时候,苏劫已然明白了嬴政已然悟了过来。

李斯见到苏劫,道:“李斯见过武侯,深夜打搅,乃是为了秦姑娘而来。”

苏劫笑道:“坐下说。”

李斯想了想,率先问道:“大王已猜疑,太傅今日此举,必有深意,其关系重大,敢问太傅,为何不可亲自于大王明说?定要遮掩其事?”

李斯的意思很明确。

如果真有什么目的,直接告诉大王,让大王来不管真情假意,接近秦清不就行了吗?

苏劫笑道:“大王,乃是天赐明君,本侯若是直接于大王这么说,以你对大王的了解,就算大王愿意去接近秦清,这算不算是心怀目的,以大王的人品,他愿意这么做吗?以诚待人,人才以诚待我,人或难得,人心更难得。”

苏劫转而接着说道:“与其如此,本侯不如让这二人各自心生兴趣,至于以后,各自随缘,我等臣子,不需过分插手便是。”

李斯明白了苏劫的意思。

如果直接告诉嬴政,说,你接近一下秦清,对秦国有好处。

这便是落了下层。

对秦清来说,也未必会于嬴政交心,但若是二人各自生了兴趣,以嬴政的为人,必然会为她排忧解难,二人的关系,便可立刻升温。

李斯问道:“下臣明白了,大王想知道,她是谁,在巴蜀又有什么难处。”

苏劫大笑道:“她便是怀清,十八岁嫁人的当日,他的夫君便去世了,直到今日都并未嫁人,至于难处,还真有!”

“什么?她就是巴清!”

李斯不由都惊呆了。

巴清虽然低调,但是,绕不过她太有钱了,垄断了七国的丹砂,在这个年代,什么东西不用丹砂?糊个墙造个屋都是需要的。

更别说,药材等等!!

可谓是战略资源。

秦时本已有金银。

但都不常见,大多已铜为金。

然而,当财富到了一定的地步,便会折算成金银,据后世测算,怀清的财富用银为单位,便有八亿万两白银。

是八亿万,不是八万亿。

及五百六十万两赤金!

秦国大一统后,其财富,都能富可敌国!

……

次日。

朝堂之中,各方大臣再次聚集。

嬴政看着手里的灭除大计,频频点头。

李信开口说道:“楚国战场,难处不在两淮,而在江南,江东,岭南三地,此三地之难,又不在战事之难,而在山川险峻地利偏远之难,故此,臣以为,灭除分为两步,第一步,先平淮北淮南,歼灭楚军生力军,夺取楚国之根基,第二部,在下江夏,岭南,百越之地,如此,南中国,一举平定。”

李信的话,是将昨日的八字灭楚大策,给更加细分些。

群臣听完,顿时纷纷点头。

熊启埋着脑袋,不知做何思虑。

嬴政问道:“那第一步,如此实施!”

李信接着说道:“第一步,才是时机破楚的方略,最是要害。”

群臣点头表示不错。

李信的战法,主要还是在淮北淮南,姑苏,寿春,这一带,只要打败了这个地方的楚军,便等于覆灭楚国的生力军。

项氏的封地,也恰好在这一边。

这里覆灭了,江夏,岭南,不足为虑。

李信继续说:“军事所谓灭楚,战场只在淮北淮南,根本原因,在于两淮之地聚集了楚国十之七八的主力大军及项氏大军,只要全歼淮水南北楚军,楚国便等于实际亡国,其后,我军南下平定百越,便没有任何阻力,是以,淮南北之战,便是划天下唯一之战。”

熊启问道;“敢问李将军,攻打淮地,细则如何?”

李信半点不犹豫,说道:“其一,末将为主帅,辛胜为副将,我二人率领主力大军之下楚都寿春,于楚国在淮地决战。其二,以赵佗部为秘密进兵淮南,隔绝楚军渡江南逃的可能,其三,以冯劫部从武关前往房龄,隔绝楚军从水路逃往荆楚故地,其四,便是若干后援,粮草民力的调配,由此而兴,此战必胜!”

李信的话语一说。

文武大臣们果然是无人异议的!

嬴政点头看向苏劫,问道:“太傅为上将军,总领秦国兵事,此番李将军之大策,可有补充。”

苏劫稽首道:“李信之谋,别无二途,可为灭楚长策,相关细则,尚需琢磨,出征之时,臣自会交代于李将军。”

嬴政点了点头。

不在犹豫,而是让赵高将准备好的秦王大玺取了出来,随即,在诏令上盖了秦王大印。

众人看着嬴政手里的王玺,轰然盖下。

似乎决定楚国的命运。

李信激动的跪在王殿之下,双手接过递过来的,王令及虎符,大声道:“臣,必不负大王重托。”

嬴政点了点头。

对李信以及一干领命的副将纷纷出言勉励了一番。

就在嬴政刚准备继续询问之时。

忽然,殿外一声号角!

整个王殿骇然变色。

就连苏劫,都不由皱眉,朝着殿外看去。

“边关出事了?”

王殿的号角,只有在边境遇见了极大的战事,才会轰然作响,表示事情的紧急。

李信,章邯等人也是浑然变色。

要知道,现在秦国,是准备以举国的兵力去覆灭楚国。

边疆要么不出事,一出,就是大事。

嬴政从王案上站了起来,两眼盯着殿外。

一道身影飞快的奔行而来。

传讯使来到殿前,大声道:“末将奉李将军之命,从雁门关传讯而回,此乃雁门关战事急报,请大王过目。”

“雁门关!!”

“连李牧将军都派人送军情来了。”

嬴政走下王阶,亲自从传讯使手里拿过了简报。

定眼看去,一字一句的看去,怒道:“寡人的阴山丢了!”

群臣大惊失色。

阴山,乃是塞外的延绵到敕勒川的山脉,乌惈的牧场便是在阴山之中,当然,嬴政口里说的阴山,定然是塞外的阴山。

然而,此前,丘林氏本就夺了秦国的阴山之南,那时嬴政都没有说是阴山丢了。

可是现在,众人虽然看不道信笺里的内容,但嬴政的暴露已然知道,边境出了什么大事。

苏劫问道:“可是匈奴!”

嬴政点点头,咬牙切齿,回到王案上,拍案道:“北方挛鞮氏部落,单于头曼,被其子头曼所杀,被各部落拥护其为大匈奴王,此人成为单于的当日,便分封匈奴四大贵族,为左右贤王,左右蠹王,同时,于月氏,西羌签订攻秦盟约,不日之前,匈奴已然攻打了原本属于东胡,林胡地界,更是已然南下夺了阴山之南的土地。”

群臣大惊失色。

情况比他们想象的还要糟糕。

要说此事,场中唯一有些兴奋的,就是熊启了。

一旦,匈奴来攻,秦国必然无法攻打楚国。

让人惊愕的便是,匈奴这一次南下,如果说夺了长城外的东胡林胡地界,又拿了阴山之南,这就意味着,天下以长城为界。

南方属于秦国,北方属于匈奴。

两国对立,形成割据之势。

嬴政环视一圈,问道:“诸位可有对敌之策?”

此时,事情来的过于突然,群臣此时脑袋还在嗡嗡作响,如何有对应之策,而且,此次匈奴来势汹汹,一旦真的开战,必然是一场恶战。

熊启立刻走了出来说道:“大王,我秦国连战四国以后,独坐中原以北,如今,更是以一国之力以长城抗拒北方,此番,匈奴来犯,必然是看准了,中原战事不定,朝局未稳,以臣所见,应该立即调整当下之策略,先行对抗匈奴,再言伐楚。”

熊启的话,无疑让人纷纷附和。

不打楚国,楚国绝对不敢攻打秦国,可是匈奴不一样,这是已经打到了眼前。

李信一听,立刻站出来,说道:“臣,不认同,臣认为,匈奴虽来,但绝难危急秦国,若是先行攻打匈奴,则秦必危。”

熊启蓦然看去,道:“李将军,此事,非争功之际,当分清主次。”

李信道:“末将岂不知关乎国家危难,怎敢争功?”

嬴政问道:“莫非,李将军认为,匈奴不足为患?”

李信说道:“阴山之南,本是多争之地,然而,阴山是否在秦国手中,决定不了塞北的战事胜败,塞北之重只在一处,便是河套,河套不失,中原不乱,末将认为,匈奴即便攻下阴山,也威胁不了雁门关,其目的,必然是为了河套而来,然而,河套早已归属我大秦,此地更是驻扎二十万大军,铜墙铁垒,对于善游击的匈奴来说,我秦军只守不攻,其难以掠夺寸土之地,以末将所看,匈奴虽又威胁,但其害不及关内,整个长城西有蒙武将军,中有李牧蒙恬,有此三人,关内断无安危。”

嬴政听完,不由微微点头。

李信接着说道:“而灭楚则不同,如今,中原格局已然一变再变,跟不上格局,便会失国,我等如今便是乘着楚国未稳,直插寿春,楚国必难防范,可一旦秦国改变策略,先行攻打匈奴,则给了楚国喘息之机,有了如此多的时间,其必然会部署周全,防范秦国,随后,一旦秦国在北方无法建功,楚国若是乘机一旦北上,秦便腹背受敌,实则,攻北,秦无好一处取利,攻南,则可一定天下。”

“末将以为,李信将军言之有理!”

“末将附议!”

朝堂上的新锐将军,纷纷出言。

熊启怒道:“将军此言,也未免将秦国的社稷太过于儿戏!”

熊启对着嬴政道:“大王,匈奴南下,攻取东胡林胡之地,此番,更是占据阴山以南,整个长城以外,只有河套一地归属秦国,这一点,想必便是众位认为匈奴不足为当下大患的道理,然而,臣却以为,诸位将军怕是都有些求功心切,忘记了长城的一些地方,而这些地方若是忽略,便等于将北方之患自蒙双眼,攻伐楚国必成大患!”

嬴政顿时道:“相邦所言,乃是指阴山蓝田,以及易水长城?”

群臣恍然大悟。

熊启道:“不错,若是以往,三处长城,分属三国,三国各自为阵抵御胡人,而蓝田大营,易水大营,更是守卫长城缺口合计也有一千余里,如此狭长的空缺,如何能知晓匈奴此番不会乘机攻来?若是我秦国先行攻楚,而不解决北方大患,一旦匈奴入关,攻破两处缺口,整个天下,将会陷入何等动乱,到时,我等便是千古罪人。”

李信听到这里,不由愤然怔色。

然而,熊启所言的也是实情。

要知道,整个长城都是秦人在镇守,两处缺口还有两处大营不敢擅动,河套大军更加不敢调动。

不说蓟城,韩国,魏国等地四处都有秦人的兵马需要驻守。

如今,二十五万大军征伐楚国,也是从各个地方调遣而来。

可当下,如何敢动?

嬴政无奈,说道:“相邦言之有理!”

熊启一听,那心里是一个大乐啊。

楚国就这么得救了?

别说是他,就是孙膑复生,如今怕是都没办法了吧。

此时熊启不自觉的得意洋洋的看了一眼苏劫。

然而,嬴政象征性转而看向苏劫。

问道:“太傅……”

苏劫不等嬴政说完,便说道:“哦,对了,大王,今日朝会言事突然,正好有件关于匈奴的事情,臣还尚未来得及于大王说,恰好,今日将军们都在,不如一同看看,若是妥善,匈奴到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

熊启嘴角抽搐!

心道:“我不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