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 > 第七百七十二章 宁可被儒家在史书上,将嬴政二

第七百七十二章 宁可被儒家在史书上,将嬴政二字写成暴君

书房之中,静如幽谷,嬴政的声音在其中回荡。

嬴政蹲下身子,看着熊启的面孔,说道:“然则,天下有善恶正邪,人众有利害纠葛,政道有变法复辟,学派有法先王还是法后王,此等纷纭纠葛之下,任是国家,任是学派,真能一切兼容不成?不能!”

“孔子讲中庸,何以不容少正卯,墨子讲兼爱,何以不容暴君暴政?法家将爱民,何以不容疲民游侠儒生?凡此等等,根源皆在一处:大道同则容,大道不同则不容,兼容一切,无异于藏污纳垢,无异于毁灭文明。”

“今我大秦开三千年之新政,破三千之旧制,而这大树的根基,却只能扎在脚下这方老土之中,当此之时,这颗大树要壮盛生长,便容不得虫蚁鼠蛇败叶残枝,否则,我大秦的根基便会腐烂,大树便会轰然折断,其时,若是列国残余于儒家勾结复辟,容得下我大秦的江山么?不会啊。”

“若是寡人听你所言,彰显兼容之海量,会误国的啊熊启!!到时,误国误民,误了华夏,寡人便会和今日的你一样,朝着雍都跪着不敢起来了啊。”

嬴政控制了一下情绪。

猛然,神色一怔,铿锵用力的说道:“战国之世血流成海,泪洒成河,尸骨成山,不都是在告挟寡人吗?今日寡人便告诉你,我嬴政,宁可被儒家在史书上,将嬴政二字写成暴君,写成虎狼,也绝不会用国家安危去换一个仁政虚名,绝不会用文明存亡去换一个兼容,换一个海纳!”

大臣们都静静的听着。

忘记了有任何的呼应。

嬴政最后说道:“熊启,你现在知道,寡人肩上扛的是什么了吗?千秋万世,太远,而眼下,寡人一个错误决政,就会让这天下数以百万的苍生失去他们宝贵的生命啊,若被儒家替政,重归战国,重学三代,寡人对得起上古,对得起后人么?我泱泱华夏,换来即将到来的大一统,为了这个民生和生计,死了多少人了啊?亿万计啊,寡人肩膀上是有先人的盼望和后人的安稳,寡人一败,此罪,百世不容,万世可诛!你看看雍都。”

“诸侯们,苏秦,张仪,宣太后,穰侯,范雎,商君,还有那死在秦国的楚怀王,想想那些春秋霸主们,寡人都说不完的人,他们都看着你和我呢,知道,他们在看什么吗?他们在告诉寡人,天下归一,他们都盼望着了。”

熊启终于情绪崩溃,磕头道:“臣知错了!”

说完,顿时泣不成声!

偌大的书房,终归只能听到熊启的嚎啕大哭!

苏劫,李斯,等人纷纷跪地,朝向雍都的方向,苏劫说道:“这一拜,拜的是我华夏列祖!”

嬴政转而回到王案。

最终说道:“廷尉!”

李斯转过身,道:“臣,听候王命!”

嬴政道:“今日的大朝,不在王宫开了。”

嬴政接着说道:“天明之前,挖了孔子冢,将儒家王道治学,堆积于骊山山谷之中,让咸阳百姓观刑,传寡人王令,儒家依法治罪,一人不可容,让庶民尽知,此刑从何来,则,大秦法行在先,儒家触法在后。”

嬴政将书简上的名单让赵高给了李斯说道:“大秦行刑乃是为了震慑天下儒生,并非为了好杀,此番名单,乃是藏书之主谋,杀这些人便可,其余涉事儒生,黥面发配,今生不可回关中。”

苏劫等人纷纷稽首:“大王明断。”

李斯说道:“大王法令刑杀,有法可据,又见王者仁心,此乃真正的大仁大治,天下士子必无话可说。”

李斯看了看手里的名单,共计有四百六十七余人。

李斯将名册收起,看了看苏劫。

这才对嬴政说道:“大王,要震慑儒门,当不可用常刑啊。”

嬴政问道:“那当用何刑?”

“坑杀!”

“为何?”

李斯说道:“坑杀为战场之刑,大秦对儒家复辟三代也如战场之寓意。”

李斯离开了。

群臣也想走,嬴政顿时说道:“你们都给寡人留在这里!哪里也不去。”

嬴政回到王案前,看了看手里最后一份书册。

然而。

苏劫蓦然看去,因为他知道,这三样东西,分别是什么,第一个是地图,第二个才是亡秦者胡的谏言,第三个,是实施亡秦者胡的术士。

然而,就在刚才。

嬴政是将这些术士的名单给了李斯,真正的儒生却是被发配了。

历史上,到底是坑杀的术士,还是儒生,争议很多,太史公笔下是术士,资治通鉴是儒生!

王者仁心,千古一帝!

谁能揣摩他?

嬴政将亡秦者胡扔到了熊启的面前,说道:“寡人确实是知道了,负刍,是你的弟弟吧!”

嬴政一句话,让王绾等老臣顿时惊呆了。

负刍他们都是知道的,然其身份,乃是熊启的门客,深受熊启赏识,最终,推荐给了李斯,成为了廷尉丞。

如果说,是熊启的弟弟,那不就是楚考烈王的儿子?

熊启泪如雨下。

并未说话。

然而,这也等于是默认了。

然而此时,嬴政的话,不由让王绾直接吓傻了,众人何等人物,自然能够通过这一件事,联想到,这么长时间以来,种种之事。

这便解释了,为什么熊启屡屡帮助儒家,屡屡帮助负刍。

而负刍入秦,王道宽法的根本目的又是什么,显然已经不言而喻。

王绾顿时对熊启怒吼道:“熊启,你居然叛秦!!!”

熊启终于说道:“臣,愧对大秦!”

熊启在历史上,终归还是叛秦了,然而,作为秦国的相邦,背叛秦国,很显然,这不是忽然出现的想法,也就是说,这件事终归还是发生了。

只不过唯一好的,便是被嬴政给当面捉住了。

没有让熊启如历史一样,前往江夏,带着大军打李信,更没有成为最后的末代楚王!

嬴政道:“叔父,你现在知道,寡人为什么,就召集了这么一点点人了吗。”

熊启缓缓站了起来,脱下了衣冠,痛苦颤声,说道:“多谢大王,为臣保住那么一点颜面。”

嬴政痛声道:“叔父骨子里,终归还是有熊氏那高傲血脉,你支持儒生,寡人可以当这是你的政见,可是你,千不该,万不该,将李信攻打楚国的消息送去了楚国啊,你这是背叛了秦人!背叛了你的母族,百年来,叛秦者何等下场,叔父莫非不知?”

“这!!!”

冯去疾等人惊得下巴都合不下来了。

攻楚,乃是秦国的大事。

“亡秦者胡,如此诛心箴言,你既知,居然还如此纵容?你不忍楚国亡国,寡人可以理解,但是,这些人要亡秦国,你就可以视而不见?楚国给了你什么?给了你性命?难道,秦国就没有给你吗?秦国的相邦,楚王的儿子,终归在你心里,我秦国不如楚国,当年,你在楚国不能施展抱负,是秦国不计前嫌,接纳你,重用你,你不图回报,暗中助楚,于今日之儒家有何区别,简直是忘恩负义,猪狗不如,你死后,寡人都不敢把你送入宗庙,秦法而论,你犯的灭族之罪也!寡人的脸都为你感到羞愧。”

熊启短短一个时辰,

头发灰白。

此时,终归是浑身无力,面目血色涣然无存,说道:“臣,对不起列祖列宗!”

良久之后。

嬴政终归是说道:“你还有什么话给寡人说吗。”

熊启面容僵直,说道:“臣,臣,多谢大王。”

“谢寡人什么?”

熊启泪流满面的说道:“熊启没有身败名裂,此乃大王恩赐,死后还能入宗庙,亦是大王恩赐。”

嬴政长叹一声,道:“终归你还是清醒着。”

“如果这件事,在庙堂上传出,一国相邦公然叛国,其影响无以复加,可谓让秦人颜面无存,宗室威严扫地,秦国经不起这般震荡了,寡人让他们留下来,便是为了做一个行法之人,法不可乱,但为了秦国的脸面,只能如此来做了,也算寡人对秦人有个交代了。”

这件事不能公然行法。

但是,秦国的法又不能不尊!

熊启含泪说道:“臣,明白了!”

王绾,冯去疾,焦茅等人已然惊愕当场。

赵高取出一壶酒,倒了一樽,而另一壶酒,却倒在了嬴政的面前,随后道:“大王!已准备好了。”

随后,赵高将酒送到了熊启的手里。

嬴政转过身,笑道:“叔父,还请转告列祖列宗,就说,天下快太平了!”

熊启收住眼泪,站了起来,深吸一口气,颤颤巍巍的举起酒樽,随后又看了王绾等人,最后将目光锁在苏劫身上,千言万语,如哽咽在喉咙里,最后才说道:“国公在,大秦安也。”

苏劫说道:“我等终归还是尘俗之人,一生也抵不过这半樽浊酒,相邦虽去,但至少,青史上不会记下今日,相邦也算全誉了。”

嬴政泪目道:“叔父,政儿敬你!”

青史更改,宗卷本纪记载,秦王政八年,大秦右丞相熊启,引鸠自尽!死后葬于骊山,其余无可考证!

……

苍莽初晓之中。

刑场设在一片平坦的峡谷谷底,观刑的人从两面山坡一直铺到谷地四周,此时,如此多的人,却让整个峡谷静悄悄的没有声息。

然而此时,让百姓们怪异的是,整个刑场没有刑架木桩。

没有行刑手。

要说,这般公然处决如此多人,秦国并非第一次。

当年,商君渭水行刑斩了七百人,也就是这个时候,虎狼之名才流传出去,可见,杀如此多人的影响!

毕竟,这不是战场,战场可以死多少万。

而在政治的刑场上杀这么多人,自古都是罕有的。

渭水决刑,始皇帝坑儒,以及后来的巫蛊之祸,没有哪一件不被天下人诟病。

嬴政和一干大臣终归来到了骊山。

嬴政缓缓说道:“宁落无情之名,不作乱法之君!寡人今日,总算是知道先祖昭襄王当年这番话的意思了。”

苏劫说道:“大王和庄襄王皆是铁血行法,如此才能于天下民心一争!”

等道嬴政到来之后。

李斯押送着四百多人,各个衣衫不整,形如枯槁,纷纷来到了刑场之中。

为首者,被绳索紧紧的捆缚,用烈马才得以拖拽而来,苏劫细细一看,不正是那河渊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