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 > 第七百八十三章 绝地求生!苏劫宣战! 三合一

第七百八十三章 绝地求生!苏劫宣战!(三合一)

行军大忌,不得入山林,但凡走上这一路,必然都是绝境,赵括当年,便是如此。

项燕大军有意将秦军的逼上伏牛山,这一点,作为李信和章邯如何看不出来呢,但是看出来了也没有办法,只能置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

山林荆棘难走。

却成为秦军唯一的生路。

但至少一点可以断定,那就是一旦秦军入了山林,项燕的大军是断然不敢追逐的。

李信灰白的脸色,夹杂着灰尘和汗水,惊惧的心神呆滞的看着前方的山路,天色渐渐亮了起来,也算能看到四野的模样,周围凄惨难言的景致印入眼底,士卒们疲惫,惊惧,劫后余生的面色已然落入眼中。

一时悲从心起。

章邯扶着李信,此刻,李信的情绪已然处于崩塌,作为副将的他,断然还保留了几分理智。

见到李信欲言又止,章邯说道:“将军,等找到了休息的地方,在说其他吧!”

李信看了章邯一眼,长叹一声蓦然不语。

一个时辰后。

山顶的一处稍稍平坦的地段,李信的十几万大军已然被困在此处。

从山顶往北看去,愕然是那艰险的长江天险。

想要过去,断然不可能。

然而,往其他方向看去,不难看到,山脚下,二十万楚军已然将整个伏牛山的几处通道围的水泄不通。

这还只是隐隐看到的,看不到的峡谷和山谷,自然也不可能被楚军放过。

再加上地理不熟,此番要等到楚军松懈,愤死突围,根本就不可能了。

李信痛声说道:“我李信,对不起秦国!!!对不起国公,对不起大王!!”

看着眼前的十几万将士,囚困在这山野之间,然而,粮草辎重已然尽数丢失,可谓十死无生之局,李信顿时晕厥了过去。

他不怕死。

可是,让如此多的将士们因为他而死,这是骄傲的李信,断然无法承受的。

想到自己,当年在兵演中,脱颖而出。

成为了苏劫的亲兵,随后一步一步,在历来的大战中屡立战功,成为了灭楚的主帅,这一切,如昙花一现,眼看便要凋零。

然而。

就在大军一筹莫展之际。

山道处,走来几道身影。

警戒的秦兵顿时一个个紧张的看了过去,树林遮蔽,看不到来人的模样,等彻底看到来人的时候。

已然士气顿失的秦军几乎失声。

声音中颤抖加上一阵阵不敢置信的,几千人,抹了抹眼睛,以为自己看错了。

“我莫非是在做梦不成!”

“是国公?”

“镇国公!!”

几千人的视野里,苏劫和八个士卒居然出现在了这伏牛山!

怎么可能呢?

然而,越来越多的人,被这一面休憩的士卒所惊起,靠着石头的李信和章邯,等人也不由望了过去,随后,几步起身,箭步上前,想要一探究竟。

苏劫出现在这里,这怎么可能。

一身龙虎金纹袍,头戴白玉簪,依旧那般庄严,但神色间也略略有些疲惫。

苏劫看定步在山道里,看了看浴血的将士们,最终扫了一圈,紧皱的眉头终于算是松弛了下来。

最后将目光定在不可置信的李信和章邯等人身上,说道:“看来,本公来得还算不晚啊。”

苏劫的一句话。

整个山顶顿时哭腔一片。

苏劫看来,李信这二十万大军,已然,是没有半点存活的机会了。

很大可能会和历史一样,全军覆没,只有寥寥几百人,从长江游过去,最终得以逃回秦国。

李信几步上前,带着章邯等人直接跪在地上,痛哭不止,道:“末将死罪!!”

多的话,已然无用在说。

章邯,杨端和,还有一干或者的副将,也都纷纷跪地。

苏劫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你的罪,等活下来,本公在治你,楚非寻常大国,非做举国决战之心,不能轻言灭之,你今日之败,败在何处,你可有所考量啊?”

说白了。

李信轻敌冒进了。

如果,不是轻兵疾行,带着攻城重械,李信还真未必就这么败了。

李信痛声说道:“末将知罪,知罪!!!”

李信知道,说一切,都是白说,今日之败,秦国两百年来未有,虽然死的人,不算两百年来最多的一次,但是,如此南下天下皆知。

一举被楚国所败,天下人怎么看。

不用下,许多人都会乘机而起,甚至会举族逃往楚国,都不会少见,这等于告诉了天下人,虎狼之秦也并非不可败的。

然而。

秦军将士们,如今见了苏劫。

已然升起了莫大的战意。

一扫此前之阴霾。

各部都誓死要和楚军决战。

苏劫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没人去问,但是,很显然,肯定是他们的没有修建南阳大营,而去攻打楚国,传回咸阳后,国公便立刻猜到他们的动作,是以提前,来到了他们逃离的方向。

不得不说。

确实如此。

当初,苏劫让赵高前往南阳找唐且,随后,马不停蹄,轻装带着几十人,渡江提前来到了李信最有可能逃离的官道方向,然后一路向东,想要前往淮北。

山脚下。

项燕位居中军,身边的项梁亲率八千子弟兵,神色微张,抬头看着山顶之地。

此刻,二十万楚军已然将整个伏牛山给围住。

断然是半只野物,也都不可能跑出来。

而北面,却是一道长江天险。

根本不可能离开。

然而,和李信不一样的是,越是这个时候,项燕越是冷静,能不能覆灭秦国,最为关键的便是这里。

项燕说道:“秦军此番身居必死之地,但必有求生之心,传令下去,不可大意,切莫中了秦国的调虎离山,用重械围山,守住东西两座路口,决不可放走一个秦军。”

项梁领命。

实则,此番,楚国已然调集来了重械。

秦国想要逃离,可能会舍弃一部分人马,冲击其中一个路口,吸引楚国的主力,然后伺机从另一方逃走。

然而,秦军素来好战。

当初,宁愿战死,也不投降赵国,越是到了这个时候,秦军越是凶猛,这一点,是其他各国都不能比拟的。

然而。

楚军却是另一番光景。

无人不振奋,无人不欣喜。

要知道,他们这一次,击退的可是秦军啊,列国合军都无法战胜的秦军。

对于楚国,别看秦国素来和楚国联姻,但秦国从来都是蔑视楚国的,在孝公以来,秦楚百余年的对抗中,楚国除了几次微不足道的小胜,几乎从来都处于下风,是以,山东六国的说法:欺辱楚国,莫秦为甚。

这便是李信要以二十万大军灭楚。

朝堂上却断然觉得必然可行的一个因素。

欺辱了他们两百年,被称为虎狼之师的秦军,如今就被困在这座山里,没有粮草,没有水源。

两个时辰后。

楚国各部已然就绪。

壕沟,壁垒,尖矛都整整齐齐的被安置在山脚之下。

连弩车,横隔在面前这座最为开阔的土地上。

随后,楚军就地埋锅,连换饱餐一顿,一夜的追逐,疲累,顿时被扫去了几分。

楚军尚且如此,何况是惊惧交加的秦军,可想而知。

直到天色发黑,弦月已然隐隐快呀冒出云头,山顶的秦军断然没有半点下山的迹象。

此刻。

项梁来到了项燕的身边说道:“爹,儿子预料,秦军若于下山于我军对战,必在今晚!”

周围的副将各个点头附和。

秦国奔袭了一夜,伤残极多,如今困在山顶休息了一夜,不饮不食,等到了明日,怕是半点力气也都没了,然而,一旦到了黑夜,视线模糊。

这也就成了秦军唯一的机会。

趁着天黑,可以四处逃走。

是以,项梁这番话,却等于说,今夜必然是一场恶战,好在好在,楚国已然准备得极为充分,秦军虽然必死,但并非是哀军,于楚国的士气来说,天壤之别,一战必然能将秦国的二十万大军给消灭。

项燕点了点头说道:“秦军悍勇,必死而奋战不可小觑,传令下去,各营点燃火把,不可让秦军有半点可乘之机。”

随后。

伏牛山山脚之下。

灯红通明!

密密麻麻的火把,将这里照成了白昼,不管哪里出现秦军,都可以瞬间被发现。

然而,所有楚军,也都愤然望向山上。

然而,隐藏在黑夜里的秦军,比白天更能清楚的看到楚军的分布。

看着密密麻麻的火光,李信,章邯等人更是心如冰窖。

项燕实在厉害。

项燕和王翦有些类似,求稳,而不求胜!

越是关键的时候,越是冷静,半点没有因为此前追击秦军四百里的大胜而乱了心神。

苏劫站在唯一的高石上,眺望着远处的山脚,一动不动,似乎在陷入深深的沉思。

李信冒然上前,说道:“国公,末将戴罪之身,万死难赎,这项燕,知末将而不知国公,其必然想要斩主将以成全功,末将愿率一波人马,向东突围,项燕必然会帅军追击,等末将吸引楚军主力,国公便带着其他将士们,从东山逃离!恳请国公应允!”

李信的话充满了必死之心。

他是主将。

生擒或斩杀主将,便是标志着一场战争的彻底胜利。

没有了主将的军队,无疑会是一盘散沙。

此次,李信西逃,自报身份,哪怕就是项燕,也决然不会无动于衷。

到时,其他的各路便必然有了机会。

苏劫蓦然睁眼,回头看了看李信,说道:“李信,你跟了本公已然有八年了吧。”

李信闻言,两眼一红,说道:“八载三个月!”

苏劫点点头,道:“当初,你要打楚国,是本公答应的,那时,本公还是上将军,也就是说,今日责你的罪,以秦法来言,本公亦有罪,你的罪,轮不到楚国来定,要定,你也给本公滚回咸阳,让大王来定,定你的罪,定本公的罪。”

李信,章邯等人一听。

顿时呆立当场。

李信眼红说道:“是末将不理国公命令,擅自主张,怎敢让国公替属下责罪!属下心痛,唯有以死报秦!”

章邯说道:“国公,末将为副将,难辞其咎,最同连坐,此番吸引项燕主力,便由末将代之!”

苏劫看了章邯一眼。

历史上,这可是秦国最后的一员大将啊。

想到章邯的忠义。

苏劫连连摆手,说道:“战场为何物?战争为何物?国家大争,为求奇绝而宁可败之,岂不大谬?李信,自兵争问世,战场从来是双方大军为国家一决胜负的角力场,此间之根本所在,是国家利害之得失,而非一将才华之毁誉,维其如此,主将能以看似平常无奇之方而完胜敌国,才乃上上之策也,今日,你可想透彻了?”

李信说道:“末将明白了,是末将太过执着于名誉!”

苏劫说道:“明白便好,也不算晚,有些事情,注定是要流血才能明白!好了,其他事,活下来在说吧,至于突围之事,不必在说了,项燕何等人物,岂会不知你们的想法,传我军令,全军休憩!何时下山,听本公军令。”

对苏劫的话。

众将只能照做,同时,心中升起了无边的感激。

这等大败,听国公的口气,居然没准备杀李信?

这可是死罪啊。

然而,苏劫忽然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

那就是,历史上李信如此大败,为何还是没死。

嬴政为什么还是没有杀他,这个原因,连太史公都没记下,哪怕是有意的去调查历史,每每到了关键的地方,很明显的被人为的活生生抹去了。

是什么人救了李信!

连李信去哪里了都不知,只能从李信的后人所在地方去猜,猜测,李信去了陇西,对抗西羌在。

秦国对于败战将军,是很严苛的。

就说,那樊於期,在历史上也是吃了败仗,不敢回国,这才逃到了燕国!

众将士听到苏劫这么一说。

心下稍安。

也就是说,国公是准备另寻良策了。

眼看胧月高挂,于楚军想象的不一样的是,秦军半点没有突围的打算,此时,更是直接放松了心态在伏牛山中睡着了。

鼾声架在着呼啸的风声。

反观楚军,此刻各个都是严阵以待的守备在山脚。

苏劫,李信,章邯,等人则是巍然站在山巅。

一刻都没有放松。

看样子,他们认为,国公是准备让大军好好休息一夜,然后,次日直接冲下山,活生生的杀出一条活路来。

反正这黑夜里,于白天也差不多。

苏劫说道:“你们看,南方多以器械守卫,东西两方则大多是楚军的主力,若是突围,东西而出皆不可,南方壕沟遍地,半点没有机会,如此突围,必死无疑,唯有北方,乃是唯一的出路。”

此时,山脚过关茂盛。

楚军的大体局势已然看得一清二楚。

然而。

众将听来,却满脸疑惑。

要说北方,是长江,背水一战,兵家大忌。

一旦往北,十死无生!

往其他,还有办法杀出一条血路。

片刻之后,杨端和从山道处跑了回来,立刻拱手道:“国公,末将已在东西南三面备好擂鼓!”

苏劫点头道,传我军令,三更之后,各方命一万人马,每隔半个时辰,敲响擂鼓一炷香,直到天明!

……

项燕出了临时搭建的大帐。

此时,整个楚军都是严阵以待,换作是他自己,也会在夜里突围。

众将几经商议,将秦国几种突围的计策都想了个遍。

甚至在东西各地某些要道,都埋伏了人马,只要秦军逃离,便可居高零下,乱箭射杀!

如此一番安排。

项梁等人,才稍稍心安了下来。

忽然,伏牛山轰隆隆擂鼓打响。

声音震天动地。

“秦军突围了!!!”

“在西面!!”

“杀啊!!”

秦军的厮杀声,顿时惊动了项燕和一干楚将!

顿时马蹄声四起,楚军的骑兵营轰隆隆冲向了西面的山道,然而,在项燕特意的布局下,其他两面更是严整待之,步卒一动不动。

这便是项燕的策略。

里面有步卒镇守。

外面则有骑兵在东西南三面巡逻,哪面突围,便用重械击杀,骑兵收割四散的秦军。

然而。

擂鼓作响了半天,楚军们早就持着兵刃,半天没有看到一个秦军的身影。

等到杀气腾腾的骑兵来到西面的山口,看着黑漆漆的山头,却是一阵纳闷。

顿时,一个都尉喊道:“不好,中计了!”

话音刚落,朦朦胧胧中,远方一片大乱,众人一看,乃是东边的山口。

从西往东,最快也要半个时辰吧。

西面火光飞扬。

狼烟点燃。

黑夜里,被火把照耀出了半截狼烟。

西边的擂鼓轰然大响,项燕,项梁顿时紧皱双眉,立刻命人赶往西口。

然而,等到骑兵好不容易来到了西口的时候,亦如以往,半点秦军的身影没有看到。

如此!

项梁顿时明白了秦军的用意,据实将情况汇报给了中军的项燕。

项燕听完,冷笑道:“此等明谋,乃是为了疲惫我军!不管他,让骑兵不可松懈,不给秦国可乘之机!”

项燕的话很明确。

哪怕就是知道秦国的计策。

也不会给你机会。

你这样,除了疲惫骑兵,就是为了让楚国不知深浅,不知你秦国具体从哪一面突围而已!

不知也无所谓。

我哪里我都不放过。

若是换作寻常,秦国这般做,士卒必然会有所松懈,哪怕你就是在怎么知道秦国的意图,可是,这可是十几万秦军啊。

松懈就是死啊。

谁知道,哪一次秦国会真的冲下来呢。

从子时,到三更,一直到天色暮暮!

整个伏牛山已然隐见轮廓,一夜之中,楚国二十万大军,就没有半点休憩过一点时间。

不说人,就是马匹也累得够呛。

而谁也想不到的是,这擂了一夜鼓的三万秦军,却是精神抖擞!

虽然战败了,此番耍了楚国一夜,也不由倍感解气!

苏劫一夜未眠。

李信等人也都抚剑而立。

苏劫忽然说道:“集结各部,准备下山!”

李信一听,顿时来了精神。

这么做也未尝不是一个办法,疲累楚军一夜,我军精力充沛,直接一鼓作气,下山便可轻易的撕破楚军的防线。

虽然,楚军二十万人,但是,围山而困,自己这边只有十四万,而且大多都是伤兵,可是,十四万人却能冲击一路。

李信一听,顿时说道:“末将领命,请教国公,我等从何处突围?”

苏劫看了李信一眼,说道:“本公何时说过突围?往北!”

苏劫的话,无疑让李信愣怔在了那里,半天没反应过来。

他爬上一个山头,看着北方,虽然看不清楚,但是,那一条长长的黑影,如蛰伏在黑暗下的巨龙,无尽的波涛翻滚荡漾。

那是大江啊。

然而,就在李信愕然之时,他看到了他决然不敢相信自己眼睛的一幕!!!

黑夜见晓,本以看到一些轮廓。

不管是山野还是大江,亦或是山脚下的楚军,还是已然整装待发的秦军。

可忽然之间。

天地大变。

这些本该看清的事物,骤然陷入到了模糊之中,一阵凉风袭来,黑蒙蒙的天地之间,在眼前顷刻之间蒙上了一层白纱。

让不少人临风一个机灵。

杨端和,章邯等人朝着四野望去,已然看不清楚了。

那些翘首在望的秦军,更仿佛消失在了眼前。

“大雾!!”

章邯等人激动了,原来,国公是在等这一场大雾!!!

有了这场大雾,楚国怎么追?

他门想逃哪里逃往哪里。

然而,他门不知的是,这场大雾范围,并不足以支撑他们往东和往西,不过,在楚军和秦军眼里,这场大雾太大了。

根本不知范围有多广。

足以让秦军伺机而动了。

“我们活下来了!!!”

“国公万岁!!!”

山巅处。

苏劫让杨端和准备好的各部校尉,军侯已然各自领军,朝着北部而行,借着大雾离开大江??

李信激动不已!!!

根本不敢迟疑半刻,军令在大雾中用口嘶吼,不断的传播!

山脚下。

眼见天明,忽然,升起遮天蔽日的雾霭,让项燕心口一痛。

那连绵的火光瞬时被雾气笼罩。

别说人,就是自己面前的重械都骤然消失。

骑兵们劳累一夜,马匹已然都跑不起了。

此番,一个个连连下了马,只能牵着马缓缓走动,一个不慎,怕是都要人仰马翻。

雾天,最忌讳的就是骑马。

马也看不清。

项燕心口一痛,怒吼道:“气煞老夫!!!项梁,让骑兵分布东西两面,决然不可让秦军趁乱突围!”

项梁也是惊惧的。

也就是说,目下,才是最为危险的时候。

秦军怎么可能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大雾围山。

这军令的传达,都是极为困难的事情。

然而,对秦军来说,只要认准了一个方向,拼命厮杀便行!!!

项梁话音一落。

只见山腰处擂鼓大作。

秦军骤然从正面厮杀了下来。

这南面。

虽然看不到半个秦军,却迎来一阵箭矢!!!

让楚军瞬间架起了盾牌。

项梁大吼道:“不可追击!!”

然而,各面的箭矢,也时不时的一波,让所有人头提起了嗓子眼,秦军要突围了。

这是他们最后的机会。

然而,在他们看来,他们不能骑马,秦军也不能骑马。

无非,就是看那一路了。

……

波涛的江面上。

汝水于长江的支流处,上百艘船只涌入到了江面,为首的船阀上。

唐且一脸担忧的在江面上巡视。

身边的赵高也是冷汗淋漓。

苏劫的锦囊他交到了唐且的手中,让唐且半点没有迟疑,调度了安陵的几十艘停放在汝水的船只,同时,又征调了商船几十艘。

也就堪堪百余艘。

可是,这百余艘船,能带走多少人?

唐且打开锦囊,只见其中写道:雾处深入,可见秦军!

唐且再次抬头看向江面,一路向西!

眼睛就没有离开这江水两道的山野!

赵高眼尖,行了百余里,最终,一眼看到远方大将似乎被一团天地的雾霭所阻拦。

指着道:“先生,你看!!”

唐且倒吸一口气,道:“国公,当真名不虚传啊!!”

赵高一怔,说道:“国公用兵如神,鬼神莫测,我等只能仰望!!”

唐且顿时下命,让百余艘船阀涌入大雾之中,顿时,火光大亮,将雾霭的灰朦照成了一片红色!

十四万大军。

摸着雾霭向北。

半点无所阻拦的来到了大江边上。

此时。

苏劫,章邯,等人,以让迷惑楚军的最后一波放箭的人马来到江边!

众人不知接下来如何。

忽然,遥遥江面上,似乎出现了人声。

“有人!!”

“唐且在此!!李信将军何在!!”

“李信将军何在!!”

几百人在江面上不断的高喊。

声音穿透了雾霭,来到了众人的耳中!

十四万秦军沸腾了。

激动了。

眼眶瞬时,红了。

李信悲呛又欣喜的匍匐在地!!!

“我们活下来了。”

十四万秦人的生命终于在这十死无生的绝境,活了下来!!

顿时,数万人高声回应。

大雾中,唐且,赵高同样激动,认准了方向,等看道李信和楚军的模样,两人差点跌入江面。

每个人都是血,大半人都是带伤。

断剑折弓,可以看出经历了何等的厮杀。

然而,每个人眼里,都闪烁出了对生的希望。

不知谁喊了一句:“国公万岁!!”

“国公万万岁!!”

秦时,万岁万岁万万岁,还不是对君主的称呼,那时,万岁,是形容对一个人最深的敬佩。

就好像别人说嬴政万岁。

嬴政经常回应,寡人今日便万岁一回吧。

唐且眼眶一红,道:“唐且来迟了,还请诸位速速登船!!”

唐且他是真的想帮秦王啊。

要知道,李信去攻打楚国,这其中,还有他的原因,是他毛遂自荐,要去帮秦国修建南阳大营,可看到眼前这一幕,唐且几欲羞愧欲死。

唐且哭声说道:“你让唐且,有何颜面去见秦王啊。”

赵高拍了拍唐且的肩膀,说道:“先生不知大王为人,当知时,便不必如此自责,先生看看,这十四万大军,能活着回秦,也有先生的功劳不是。”

浪水滚滚。

白雾飞飞。

李信看着面前的大船,问道:“国公,这百余艘大船,一艘可容五百人,也刚刚五万人马,一去一来……”

话音未落。

船头上的赵高顿时一挥手。

只见水手们连连将上千木筏从船上扔到了水面。

秦军一时大喜不已。

江水波涛上,平静无比,断然不可能出现巨大的风浪,这上千木筏却能解决秦国最后的忧患了。

终于,大军不在犹豫。

井然有序的登上了各个船只。

这期间,足足花了一个多时辰。

众人祈盼着这天公作美,万万不能被阳光驱散了大雾,然而,众人的担心是多余的。

此刻。

楚军同样紧张,紧紧的盯着面前的伏牛山。

从起初的擂鼓,到乱箭,此刻更是半点声音都未曾有了。

昨夜,秦军不断在山头的三面擂鼓作响,让他们几乎是奔波来回。

项燕登上车撵,额头冒汗,可是,让他们意外的是,再也没见到秦军的动作。

直到,大雾开始变得稀薄。

骑兵营终于再次上马。

偌大的伏牛山再次印入到了众人的眼中。

亦如此前那般平静。

项燕等人面面相觑,想到,这如何可能?

要知道,黑夜也就罢了,大雾这可是秦军突围的最后的机会。

项燕立刻说道:“项梁,命几路人马率领几个人,从三路上山,探一下秦军的踪迹!”

“诺!”

片刻之后。

率先冲南面的山道奔腾而来的士卒脸色颇为慌张。

车撵上的项梁顿时问道:“你可有发现何等情形?”

士卒面色苍白说道:“启禀大将军,山中并无秦军踪迹!!只留一地残恒!”

“什么?”

项燕,项梁二人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项梁立刻道:“父亲,这会不会是秦军诱敌之计,想让我等入山,提前设下埋伏!”

项燕没有回答。

而是呆滞着一动不动,他自然不敢上山,谁知道山中是何等情形呢。

然而!

不多时,两路人马,纷纷赶到了中央大营。

开口便是同样的话,并无秦军踪迹,只留下一地的大鼓,箭簇,以及断剑折弓!!!

项燕面色大变,随即大手一挥,道:“快进山!!”

不可能有埋伏!

此等必死之局,任何奇谋都是不可能实施的,也就是用兵奇,奇的不是时候。

十几万秦军啊。

若是讲这些尽数斩杀,秦国要覆灭楚国,怕是不知还要多久啊。

最少十年不会有战事。

其实,项燕的想法无疑是正确的,历史上,秦国大败,转头马上有打来了,但是,那是建立在二十年后秦国的国力基础上!

现在的秦国,经历如此大败,断然不可能立刻卷土重来。

可若是让这些兵马逃回去,那就不一样了。

等到楚国一干将领来到山头,看着尚未彻底熄灭的火堆,愕然出神!

项燕,项梁不敢置信的看着眼前的一切。

秦军不见了。

“将军,这里有字!”

项燕拨开人群,来到石前,看到上面写到:“天降本公于秦,何其大幸哉,苏劫若不见楚国泰山,岂非大谬也?”

项燕和项梁不约而同的惊呼出来:“苏劫!!!?”

顿时,楚将们一时忘了目下的大胜,浑身冰冷。

在这样的绝地,秦国居然逃了???

苏劫的意思,杀气腾腾。

意思便是,你项燕乃是楚国泰山,我苏劫,若不能和项公交上手,岂不是不太美。

好不掩藏的意思,便是你等着,我苏劫亲自来了。

苏劫是谁。

秦国之泰山也!

当此之时,楚国上下蓦然清醒,大雾为什么没有人出来,昨夜的擂鼓到底是怎么回事。

然而,苏劫为什么又会出现在这里。

这一切,是他们都想不通的。

唯有那石刻,体现出了苏劫欲亲自于他项燕交手的决心!

打了小的,来了老的!

忽然,项燕几步登上山峰,所有人的,不约而同的朝着已然大亮的江水望去。

只见巍巍江水之上,百艘大船在江水中缓缓行径,还有那如蚂蚁一般的船阀,被人愤力的往北划动。

项梁有些颤抖,心中充满了惊恐和不甘!

项燕说道:“回淮北,将战事告诉楚王,就说,苏劫来了。”

沉重的二字,让楚国喘不过气来,胜?哪里胜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