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 > 一百一十八章 赵国的提前求援!兵出阙与!

一百一十八章 赵国的提前求援!兵出阙与!

魏国背后一刀,让赵国措不及防,更是雪上加霜。

赵魏二国虽然也有摩擦,但毕竟同是三晋之地的抗秦主力,到底有秦军许若了什么,能够让魏国据抗秦的大举于不顾?

赵豹等一众臣子纷纷想到,必然是武阳城。

武阳虽然不是坚城,但是却是邯郸的西南下,魏赵接壤的陆地。

除了武阳,其他魏国和赵国的接壤皆隔了漳水,背水而上,这是魏国万万不可能去做的事,也是因为漳水的限制,让魏国一直无法北上,每次都被廉颇压着脑袋打。

武阳位于漳水尽头,扼邯郸南方的要冲,乃是赵国的门户所在,地利位置自然重要。

所以唯一的解释就是,秦国大将苏劫许若魏国,算准武阳调兵阙与,让魏国乘机夺取武阳。

赵豹是又惊又怒,在朝堂上大骂不休。

见赵豹通红的面孔,群臣也是无计可施。

晋阳下,武阳失,阙与必定不保,等于赵国的西面和西南面尽数被秦魏所掌控。

扈辄上前道:“丞相,末将认为,当务之急应该乘魏军武阳未稳,迅速出击救回武阳,武阳一失,于我赵国大不利也!”

扈辄言必,群臣也纷纷响应。

晋阳隔了太行山,如今阙与被秦军兵临,若要翻山救晋阳,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丞相,不可出兵!”忽然一道声音传到了殿中。

所有人看了过去,随即大喜,道:“司马将军!”

来人,正是司马尚,之前,司马尚病于府中,如今邯郸大难,司马尚也终于出了府邸。

赵豹看了过去,道:“司马将军身体有恙,本相还准备亲自前往将军府邸寻求良策,想不到让将军亲自来了。”

司马尚道:“国难当头,岂能苟安。”

赵豹叹了一口气,道:“如今赵国已岌岌可危,将军来此,想必有了对策?”

司马尚摇头道:“现在赵国所面临的情况,比丞相想到的要更危急,武阳虽失,但可以等到解了现下之危在缓缓图之,若是分兵攻武阳,则有亡国之祸。”

“什么!”

群臣大惊失色。

赵豹也吓的连忙问道:“将军为何会如此断定!”

司马尚道:“秦将苏劫的虎狼之心,已昭然若揭啊。”

大家相互一看,不理其义。

司马尚继续道:“不管是晋阳和阙与,都是在太行山屏障以西,地靠上党,秦国取了上党也好,阙与也罢,为何要联合魏国去取太行东南的武阳呢,本将细细思考过苏劫此人的用兵之法,素来都是以小博大,善奇谋,出其不意,以最大的利益为谋划。”

“让魏国取了武阳,看起来是仅仅是换了借道山阳埋伏我军的便利,但是一旦武阳被魏国占据,秦国就没有了后顾之忧,不必担忧被我军南面和东面合击,这样的话,便证明了苏劫所图谋的,自然是同在太行屏障东边的邯郸城。”

司马尚准确的道出了,苏劫的真正目的,群臣也不由慌张了起来。

秦**队,上一次兵临邯郸城下还是在二十年前,那一次的邯郸保卫战谁不记得?可以说浮尸遍野,户户白绫,甚至出现过人肉相食的惨烈情景。

想到这里,各个都是面色发白。

唯一不一样的,上一次是秦国武安君白起,这一次是秦国的新贵大将苏劫。

皆是用兵如神的两个人。

也皆是让赵国闻风丧胆的大将。

但是赵国如今,却连战失利,大王怒极攻心卧床不起,城中百姓军民离心。

赵胜已死,大将不在,赵国如今所面对的不利情况远远大于当年。

赵豹道:“此子真是阴险狡诈至极!将军,到底该如何去做啊。”

司马尚道:“若要破局,也并不是不可。”

司马尚一言,顿时让群臣纷纷看了过来。

赵豹道:“还请将军明示!”

司马尚继续道:“你等可曾想过,苏劫为何要将晋阳降卒驱至阙与。”

扈辄道:“此乃绝户之计,目的便是为了乱我民心,不复当年邯郸之状。”

司马尚点头道:“如今秦国率兵攻打上党,晋阳已耗费巨大的人力,此人即计谋无双,自然知晓,以如今的秦国的情况,攻打邯郸必定不可久战,久战则必生变故,所以此前的绝户之计,自然是为了让邯郸军民离心,从而达到快速攻克邯郸的目的。”

“苏劫此人,最担心的一定是,若是久攻不下,等到其余各国率兵来助,这一切的谋划将会化作一场空谈,所以,本将认为,要破此局面,只需善守将领坚守不出,甚至可以伺机给与其重创,同时派出使者,前往齐国,楚国求援,争取在秦国围城不久之后,让各国援军抵达邯郸,此时,我赵国可以连同各国,在夺回武阳、阙与、晋阳。”

赵豹等大臣也是不由纷纷点头,司马尚的计划可以说切住了苏劫最大的要害,因为不能久攻,久攻则其余各国一定不会无视!

……

邯郸城的墨家所在,孟起看了看孙云,道:“当今之世,除了秦赵以外,以楚国,齐国为最强,但是,当年赵国在长平之战前,赵向齐借粮,齐拒之,如今你又如何知道,齐国会援军呢?要知道,齐国对待的秦国的态度。”

齐国对秦国是什么态度,世人都知道五国攻秦,这剩余的一国从不参与其中,寻求苟安的策略,便是齐国。

孙云道:“齐国之所以一定会援救,是因为齐王建的生母,君王后的原因,君王后虽为女子,却一直把持着辅政之权,论魄力和见识却是超过了之前的齐襄王。”

齐襄王死后,由田建继位,此后,作为生母的君王后就一直参与着齐国大权的决策。

孟起道:“此话如何说!”

孙云道:“当年长平之战,齐襄王因为早年的经历,内心惧秦,整个齐国上下,都是劝谏齐襄王出兵,但是齐襄王一言独断,不肯触犯秦国,更不愿出粮援救,随后赵国大败,四十万人被坑杀。”

“可是君王后却认为,齐襄王这样做,便等于失去了为齐国消灾挡祸的铜墙铁壁。”

“苏劫此次来犯邯郸,对他来说,唯一的优势就是赵国百姓不比当年,但是他却无法想到,赵国会提前察觉到他的目的,并派遣使者前往寻求援兵用以应对,有了长平之鉴,其余各国安敢不尽心尽力?既然如此,齐国一定会派兵的。”

孟起点点头,笑道:“你即于那苏劫谋面,应知此人用兵如神,你为何又能确定各国的援兵在来邯郸之前,苏劫就一定下不了邯郸呢。”

孙云沉默片刻,笑道:“邯郸里有墨家剑阵,兵家奇门大阵,难道天公又要帮他一回不成。”

从派遣使者,到各国调兵,长远拔行,齐国和楚国到赵国需要多久呢,最快也要三个月。

实际上,在这个年代,合纵也好,合兵攻打也好,通常计划都是按年计算。

三个月已经是非常快的速度了。

若说苏劫能在三个月之内攻克邯郸吗?

作为兵家巨首也不相信,即便赵王死了,也不可能。

因为城池的坚固摆在这里啊。

虽说邯郸不比当年,但如今自然也不需要和当年一样守三年啊,

……

晋阳外三万大军整顿完毕,一个个将领们得了苏劫的破城之计,自然也是大大振奋。

巨大的黑龙旗迎风展开,呼呼作响。

此次出征,苏劫没有亲征,反而是王龁率军指挥。

离别之际

王龁和苏劫二人单骑在大军后面,王龁道:“苏将军,一旦阙与城下,邯郸必定警觉,若不能快速下邯郸,恐他国闻声而动,当年,我和武安君攻打邯郸,也只能围城图之,但是如今时间上怕是不允许我等久攻啊。”

苏劫道:“将帅勿忧,安心攻克阙与便可,邯郸城不会坚守超过一个月,末将早已布下克城之计!”

王龁一听,虎目放光克下邯郸,便是他的夙愿,他曾经想过,或许他一生都不可能实现,但如今,苏劫让他见到了希望。

王龁知道,苏劫如果真能一月之内克下邯郸城,那六国君王必将真正正视这个年轻的将领,苏劫的名字震慑力,将会彻底的强如苏秦、白起等人。

王龁道:“有劳苏将军坐镇晋阳,等候援军了。”

苏劫笑道:“将帅千万保重!”

实际上早在苏劫潜伏进入邯郸的时候,他就开始谋划邯郸了。

但是苏劫心里非常清楚,就算赵丹死了,可是还有赵世家啊,赵世家不除,赵国就不算真正的灭亡,历史上,赵国哪怕就剩下了一个公子嘉,依旧立了代赵国。

也就是说,他即便暗中控制了公子偃,但是公子偃能将邯郸拱手相让吗?他同意,赵世家也不会同意。

所以,在苏劫眼里,控制赵偃是为了以后破坏五国联盟,或者说,干脆不让五国联盟出现,而给秦国缓冲一下时间。

但要取邯郸就必须要靠自己的手段。

虽然他嘴上对王龁说的轻松,但是实际上,他更清楚,想要快速克下邯郸有多难,何况城中还有兵家和墨家在。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