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军侯 > 第二百零四章 课堂内外

大明军侯 第二百零四章 课堂内外

作者:冼青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19:54

第二百零四章 课堂内外

学生五人惊叹与张枫的挥拳,感叹于张枫所言,各个若有所思模样,就连马和都能听懂张枫最后的拳头道理。

高炽小大人一般用自己的胖手托着摩擦着下巴,皱着眉头一脸思索状,玉英和玉环则有些迷迷糊糊的,两个女孩子还是不太能理解打打杀杀一类的东西,玉英虽然喜好习武但那不过是个人的兴趣,也是少儿时追求好玩事物的天性,更别说玉环了,恐怕这孩子连杀鸡都没见过。

至于小高熙则好像在变脸似的,一会愁容一会笑颜,一会叹气一会傻笑,弄得张枫还以为这孩子是不是傻了,连忙过去拍拍手叫醒他,不然一会儿说不定又要多出一份表情来。

“张师,我明白了,您的意思就是碰见和你叫板的人就上去揍他,一直把他打趴下,而武力就是赋予你能把人打趴下的能力!是不是这个意思!”被张枫叫醒的小高熙一脸我懂了的样子,大呼小叫的向张枫喊道,手脚还连连比划,好像是在和什么人打架似的。

张枫听到这番论调一时间无语回答,这孩子是不是魔怔了,怎么就想着要动手,王爷虽然好战却也没暴力成这个样子,小高熙这样的想法对他以后也不知是福是祸。

不过本着教师之道育人为先,张枫还是解释一下:“高熙,武也分主动和被动,不一定所有的事情都需要武力解决,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第一时间付诸于武力,就比方说对于北边的蛮夷来说,他北元人就是我们大明的敌人,对付这种人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用武力解决的,就算是招降那也是先打服了再说的,而对付南边土司,我们则已安抚为主,不算地理上的问题,就是他们土人与我大明朝也并无什么深仇大恨,双方自然就可以好好聊聊,但必要的武力防备是要有的,毕竟防人之心不可无……”

张枫苦口婆心的说了一通,小高熙听后不住的点头,好像很是赞同的意思,但张枫明眼便看出这孩子是听糊涂了,这点头说不定就是学堂上用来应付老先生的方法,这时候不自主的就拿到自己这边来了。

不过这话也说了,至于小高熙的想法能不能纠正那就另当别论了,大不了以后慢慢来吧,没有什么是时间解决不了的,总会有一天他会明白这个道理的。

小高熙糊里糊涂的做回了自己的位置,其他人也都坐好了等待张枫下一步的教导,何为武的问题在这小院落里算是完事了,接下来张枫就准备付诸于行动,学武学武,得吃苦,坐着可是学不了武锻炼不了身体的。

而就在小院一墙之隔的院外,朱棣正静悄悄的站在这里旁听,看他这样子显然是已经来了好久了。

说来也是,虽然朱棣对张枫的武功很是满意,也知道用他做自己孩子的武学老师都算是大材小用了,但为人父母哪有不挂念孩子的,所以就有了这堂堂大明燕王殿下蹲墙根的一幕。

这要是让葛长史看见了估计又是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那恨不得已死谢罪以告皇家礼仪之失的罪责,所以朱棣这次是隐蔽的不能再隐蔽,只带了王宝一个人过来,好听听张枫这武课到底教的如何。

但他没料到的是,张枫并没有一上来就调教学生,反倒是先问了一个问题,武是什么,何为武?

院中五个人的回答朱棣全都听的明明白白,自己大儿子高炽回答的仁武之道,主张以武保卫和平,算是被动之武,敌不动我不动。

这回答朱棣虽然不喜却也知道这话在理,而且自己儿子引经据典说的头头是道,他这个老子面上也有光。

接下来二子高熙的话就和他的哥哥相反,全面的崇尚主动为战,先人一步,这是主动之武,敌未动我先动。

这倒是有些附和朱棣的想法,但接受多年皇家教育的他深知此到不长久,不是真正的为国之道。

而后张枫的两相结合,主动被动相辅相成之道才真正的被朱棣所中意,也算是朱棣自己对于张枫何为武一问的答案,张枫可能也想不到,自己这一问不仅仅是院中五个答案。

以武破敌,以武压敌,以武慑敌,以武据敌,这都是武之所用,极端的一切是不可行的,双管齐下的方式才是真正的大道。

朱棣的心里一直都明白这一点,但现在自己真正能控制的军队也不过是三护卫和几个卫所兵而已,那些边将老卒们大多数还是信服几位国公爷的,他这个资历尚浅的王爷统帅还嫩的很,朱棣也不着急,他知道总有一天自己会真正的统御一方,带领麾下将士出塞北征,看看那万里苍茫。

不过现在还得等,等时机,等未来,说那不着边际的事情还早得很,看看眼下才是要紧事,就比方说现在院中几个孩子的嚎叫,要不是他明白这练武强身本就是吃苦的事,他早就冲进去制止了。

在一边听着自己孩子的惨嚎,这太令人难以忍受了,朱棣决定还是先走一步为好,不然一会儿真的忍不住了冲进去对大家都不好,自己的孩子求自己学武,张枫又是受命而为,他乱掺和双方都下不来台,所以避为上策。

至于张枫的教学水平嘛,从武之一问朱棣就知道他不是那种死板的老师,严厉却有收益,分寸肯定会掌握好的,毕竟还有两个女孩子吗。

既然用不着自己牵挂了,那孩子学武的事就先放到一边,朱棣现在要考虑的事另外一件事情了。

就在今日清晨时分,从京师送来一份军令和一份皇宫密信,这军令所言是魏国公徐达也就是他的老丈人不久之后将要来北平坐镇,名义上是辅佐朱棣统帅北地边军,不过朱棣又不是三岁小孩子,这里面的弯弯绕绕何其多。

老帅不好好的在京师待着怎么可能无缘无故的来北平,要知道一同受命的还有久镇京师的宋国公冯胜,他父皇最信任的人信国公汤和,以及刚刚因为平定云南有功受封颍国公傅友德,还有一众侯爷。

他们全都被派往国内各处要地镇守,名义上全都负责节制地方武装,统领一方兵马,一时间京师内剩下的军中勋贵没几个人了,这次可以说是要有大事发生。

朱棣身在北平都有一种风雨欲来的感觉,也不知道他的父皇到底在打什么算盘,去年的政令还在鼓励农桑意为养兵生息,安抚百姓,今年却频繁调动大将,还都是能征善战之辈,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大明皇朝将要发生天大的变故……想看的书找不到最新章节?咳咳咳,这都不是事儿,推荐一个公众号,这儿有小姐姐帮你寻找最新章节,陪你尬聊!微信搜索或rdww444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