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军侯 > 第三百五十四章 动者无优,优者不动

大明军侯 第三百五十四章 动者无优,优者不动

作者:冼青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19:54

第三百五十四章 动者无优,优者不动

第五百三十四章动者无优,优者不动

当然了,这些亲王当中并不是所有人都那般冷漠无情,如朱棣,如朱等等,这几个和朱标乃同父同母一出的亲兄弟之间还是感情最重要,所谓争夺太子之事,眼下还没有思及这方面,来京的主要目的自然是为了给长兄送葬而已。

不过作为亲王的当事人不着急,不代表这些王爷的亲信王府属官们也不着急,晋王朱那边的属官虽然也想着看能不能让自家王爷争夺一番太子之位,毕竟之前来说最有利的竞争者秦王殿下已经半只脚踏出了局外。

现在按顺序自然是他们的晋王殿下很有机会,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朱有几斤几两这些王府的属官又怎么可能真不知道,那是在众多王爷面前没有一点竞争优势啊,唯一的半点可能也就是长幼有序这种古制了。

但秦王殿下出局,对于晋王来说是好事,却也是坏事,因为这让原本晋王那半点优势又大大的打了折扣,好坏参半得失平衡,所以总的来说,晋王朱在争夺太子之位的这场无形斗争上,已经落在了末尾的位置上。

如果没有连机会都不存在的王爷做垫底的,就像是刚出生的娃儿,或者是年岁太小的孩童,这些是所有人都看得出没有半分机会的人,毕竟一个事实摆在大家的眼前,朱元璋的寿数太大了,他不可能选择一个年岁过幼的储君,不然待他殡天之后难保大明要出现主弱臣强甚至亲王作乱的大坏事。

要知道西晋八王之乱因为什么,不就是皇帝年幼仅有九岁,让下面的朝臣乃是皇亲有了可乘之机,在加上司马衷本身就天资愚钝为人痴呆,更给了那些野心者合理的理由,才让他的叔祖司马伦篡了帝位。

后来下面那些藩王你反我我反你,打来打去让本来才安定了没多久的天下又混乱了起来,而作为皇帝的司马衷到死都没有掌权过一天,九岁登基在位整整三十九年,却从来没有真正做过哪怕一天的皇帝,这是何等的悲哀。

更加上这件事的后续影响,八王之乱让正统一脉的皇室彻底沦为了藩王手中的傀儡摆设,一点实权都没有不说,被罢黜之后的境遇更是凄惨无比,哪还有半点其祖司马氏的威风。

这也是导致后来中原陆沉汉族崩坏面临史上最大灾难的根本原因,那三百多年的动乱和分治,朱元璋光从史书上就能看的出血淋淋场面和千百万人头落地的惨状。

所以为了防止这种灾难性的事情发生,就算哪怕之后千万分之一的概率,朱元璋也不会去赌那一丝丝,所以在对太子继承人这件事上,哪怕朱元璋现在没有心思去想,但百分之百可以肯定的就是那些年幼亲王已经被踢出局了,不,是连入局的资格都没有,比朱还要惨。

而如果不算上这些亲王的话,那晋王朱差不多就可以排在最后一位了,基本上能和他的二哥秦王朱一较高下。

这也是为什么其他王府属官得知消息是有意无意的暗示自家王爷争一争太子大位,而晋王这里的人却只是当作了一个哀伤的消息,谁都没有主动提起,纷纷有默契的将自家王爷排在了争夺太子大位之外。

而朱自己更是不会去参与这种斗争,对他而言老老实实的做一个逍遥王爷那才是最重要的,就算属下们说他也不会去做,现在都不吭声岂不更好,也免得他难做不是。

但朱棣这里就不一样了,他自己本身是还没有什么多余的想法,但对于王府长史周朝而言可就不同了。

这位自大承命来到北平,心里就是想着要抱上一个大腿,当初在南京城他见过朱标,略通相人之数的他便觉得太子命中注定早逝,所以当初才有那番大逆不道的话对朱棣说。

但这么多年过去了,朱标也没出什么事,让周朝不由得怀疑是不是自己看人的本事太差劲了,当年看错了眼?

不过现在也没有什么悔不该当初的意思,毕竟就算不是太子,但朱棣的这条腿也挺粗的,没看到这些亲王的护卫军卒,只有自家王爷最多吗,还有那统领大军的权限等等各种和其他藩王不同的地方,都在证明朱棣本身的实力和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

忌惮与否暂且不谈,但是对于朱棣才能的重视和喜爱,这边已经足够说明一切了,哪怕大明的皇位和朱棣没有关系,但靠着自身的本事,又是和朱标一奶同胞,将来在大明的地位说是数一数二也当得。

所以周朝原本的那份心思便渐渐淡了下去,但这回的消息传到北平,一下子就将他原本按在心中最低层的那份野望又重新唤醒了。

原来是以为自己看走了眼,以为朱标能做到皇位没什么变化,但现在看来不是走眼了啊,是时候未到。

如今太子殿下不在了,朱棣又有这么大的本钱在,两两相加可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这对于朱棣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和态度都有了不小的加成。

也是在争夺太子之位上最有利的先天条件啊,如果说众多亲王当中排出最有潜力的人选,那朱棣绝对有资格进入前三,甚至在周朝的眼里都足够问鼎。

所以在朱棣匆忙启程之前,他特意拉着朱棣说了好一通,又是劝说朱棣要表现好一些不能惹得皇帝陛下不悦,更是不能着急显露出自己有着争夺储君的念头,最起码也要太子殿下的丧期过去才是。

更要保证好自己的形象,哪怕不做也不能错,免得在这种关键时刻让朱棣在朱元璋的心里留下什么不好的印象。

可朱棣这时候正处于伤心悲痛的阶段,突然听闻周朝的这番话,又见到他一阵兴奋的样子,心头不由得怒火燃烧,当下便厉声呵斥与他,甚至当场剥夺了周朝长史的职位,等他从南京城回来再行发落。

这个时候周朝才意识到,自己还是太过于着急了,被这天大的喜讯咋昏了头,使得他在最不应该说话的时候说了最错的话,周朝眼见着朱棣气冲冲的离去,狠狠地扇了自己一个大嘴巴。

心中更是期盼朱棣可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这番话就走了死胡同,坚决不参与到争夺储君的事情上,那周朝可真就是要悔死了。

如此天大的良机被自己白白的毁掉,空有一手绝佳的基础和先天之利,却连入局都不肯,这才是最令人懊悔的事情,所以不管朱棣回来怎么处罚他都好,是彻底剥夺长史权力也罢,重重惩罚也好,只要心中还能燃起那份争夺之念就谢天谢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