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军侯 > 第五百九十五章 洪武三十年的小插曲

大明军侯 第五百九十五章 洪武三十年的小插曲

作者:冼青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19:54

第五百九十五章 洪武三十年的小插曲

自从上次燕王府晚宴之后,张枫每天的行事规律就变得异常简单。顶 点

早上去燕王府点卯报道,然后巡视宿卫巡视王府各处,待午时过后一般就没有什么事情了,张枫便溜溜达达的回府,算是结束了这一天的差事。

当然了,朱棣这里如果有事向传张枫还是得去的,不过明显朱棣和燕王妃两个人心里头都清楚是他们的那天晚上的激将法起了效果,自然不会在这种时候打断张枫好不容易激起的性子。

要知道徐曦和张枫这夫妻俩,一个比一个面皮薄,中间那层窗户纸谁都不太愿意捅破,这要不是一激之下让张枫起了性子,那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见到他们二人的子嗣诞生,说不得完全就要随缘了。

而这次就不一样了,有目的的行为总比无意识的举动要来的更加主动。

张枫这段时间每天晚上都是辛勤劳作,奋恳耕耘,所谓出一份力有一份收获,反正张枫是认为多来几次终究会有那么一次中标的说。

搞得这段时间徐曦每天早上都显得异常容光焕发,被滋润的好像年轻了好几岁似的,让燕王妃都有些羡慕,时常用幽怨的眼神看着自家王爷。

朱棣在这种时候总是尴尬的咳嗽两声便悄悄地溜走,还十分后怕的锤了锤自己的腰,擦了擦额头不存在的虚汗。

要知道他和张枫可不一样,那个从小就身体倍棒药浴沐身张大的人,朱棣怎么可能和他比得了。

张枫能夜夜笙歌,朱棣要是也和他一样,那迟早要搞得自己虚脱精气消耗殆尽,甚至连腰板都要撑不住的。

燕王妃自然也明白这一点,所以只是心里头有些羡慕自家妹妹而已,倒也没真的打算让朱棣付诸于行动。

不过为了能早日让徐曦摆脱那些不好的名声,让那些长舌妇人不在有资本嚼舌头根。

徐妙云是隔三差五的就找徐曦谈心,这美曰其名的谈心实际上就是作为一个姐姐对妹妹私生活的关注。

还给徐曦出招,什么吃药等等一系列方法,不管是出自名医还是民间土方,反正只要是徐妙云能弄到的全都一股脑的告诉了徐曦,让徐曦这段时间对燕王府是避之不及,生怕再见到自己那个焦急不已的姐姐。

这种生孩子承继香火的事情哪有这么简单,什么土方子良方子,张枫本身就是医道中人,虽说在这一科并不擅长,但也知晓在夫妻双方身体并无问题的情况下,这子嗣后代是迟早的,只不过差别在于什么时候回来而已。

燕王府里也就是这件事值得他人关注了,搞得最后整个王府好像都知道宿卫统领大人正在积极的造人中。

而作为始作俑者的朱棣夫妇却做旁观者,反正只要能让张家香火有须,让徐曦身上妇道之名得正,他们俩或者说燕王妃的用意就达到了……

大明洪武三十年,朱元璋建立帝国已过半甲子,正值大明蒸蒸日上君临天下之时,四夷八方莫有不尊者,乃天下第一国。

现在大明也正处在一个比较关键的时刻,新老帝王交接之际迫在眉睫,没有人知道朱元璋还能撑多久,但所有人都做好了准备,准备迎接下一任大明之主的到来。

所以相较于关外气氛严峻的状态,大明内部到没有太过于紧张,只有金陵城的那些人可能每天都要注意皇城宫墙内的动静吧。

整个天下倒也算是平静,各地方布政司照旧,没有什么太大的乱子出现。

当然了,太平时候总有一些不安分的人想要搞事情,这些人就好似天生就不会安稳过日子一样,或者说他们内心总有一股想要冲破天机的野心,却从来没有真正能够实现他们内心野望的实力。

如正月时四川布政司汉中府沔县皂吏高福兴聚众叛乱,率兵起义,竟妄图攻占汉中府进而占领四川全境。

汉中卫第一时间获悉此事,却小瞧了这些有预谋又准备的贼人,被高福兴等人小败一阵未能尽快剿灭,使得贼人横行乡里焚烧县治,甚至杀害朝廷官员县学教习。

那这事可就大了,朱元璋知道这消息以后拖着病体亲下御诏,命征西将军耿炳文并武定侯郭英一同南下入川剿贼。

另着各处卫所兵丁集结围剿,命秦王朱尚炳调练军卒以备不时之需,警惕贼人动向。

如此大动静可以说是这几年来大明为数不多的军事调动,毕竟能小败明军的贼人当不能轻视。

可实际上当耿炳文等人谨慎布阵小心应对之后才发现,这些所谓贼人虽然确实早有预谋,本身竟是元朝遗患留存,所以才初一暴露便扩张迅速。

然而汉中卫小败一阵的真正原因和他们可并没有多少关系,一切都是因为汉中卫指挥使胡通在接到线报之后并没有将这事放在心上,转而更是抛在了脑后,让阳平关等地并未作出戒备,所以才让高福兴等贼人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却也因为双方实力差距实在过大,除了一开始的仓皇之后,汉中卫紧急调度倒也算是守住了关卡。

而胡通本人生怕自己疏忽的事情暴露出来,所以才在传报上夸大了贼人的实力,这样就显得他们汉中卫并无半点过错,也就是他胡通仅仅只是指挥不当而已。

可当朝廷严阵以待,更派遣耿炳文郭英这等老将前来之后,那一切就全都被揭破了本来面目。

高福兴等人自然是不堪一击,实际上都没用外兵出手,光凭这四川本部就将这些人打散捕杀的差不多了,除了少数几个贼首逃脱需要后续追捕之外,这次所谓的起义叛乱基本上就告平定。

然而对于汉中卫指挥使胡通而言,他的末日才刚刚来临。

这种事情如果只是四川所辖上级知晓倒也还能周旋周旋,但现在已经是传到朱元璋的耳中了,那等待这胡通的可就不是小小夺职能够解决的。

无独有偶,这件说小不小说大不大的起义虽然被平定了,但却引起了某些人的注意,或者说大明如此郑重的态度让那些心有不轨之人以为大明正到了危急关头,不然何以匆匆调动各部军卒去平叛。

殊不知这种错误的感官判断让这些人付出了血的代价。

一些南地白莲教的残存势力纷纷跳出来打着反明的旗号,搞得好像整个长江以南都陷入了叛乱当中。

然而实际上这些人多的也就是两三百,少的甚至都不足十数人便敢打出造反的旗号。

那结果自然可想而知,大明各地卫所可不是吃素的,一个高福兴的偏差误会也就算了,这些跳梁小丑哪有什么资格咋呼。

看起来声势浩大的起义,结果不到三日便全都被平定了,所有贼人一个都没放跑,全都押解到当地县府关押起来,等待朝廷旨意斩首以示众。

当数十上百颗人头瞬间落地之后,便再也没有什么起义的事情发生,毕竟大家现在都活的好好地,小日子也过的充实,何必去找这样的不自在,跟自己的项上人头过不去呢。

而后整个一年时间便再也没有什么事情发生,大明这三十年来倒还第一次过得这般平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