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军侯 > 第六百六十二章 削藩(十二)

大明军侯 第六百六十二章 削藩(十二)

作者:冼青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19:54

第六百六十二章 削藩(十二)

不过蒋能伪造一份情报,这也只是因为情报来源是他的手下,全由锦衣卫负责,而且朱允还没有发现他早已经变了心,这才能如此轻易的让人相信。m.x

可关于之后诏令各藩王府世子入京的事情,就不是蒋能够作为的了,他再怎么掩盖也绝对不可能干涉的了朱棣自己的想法啊。

更别说什么主动出面表示我很看好你,我想激起你和朱允之间的恶劣关系,然后顺势推你做大明的皇帝。

这话除非蒋是脑子被人锤傻了才会说出来,不然这辈子就只能压在自己心底作为隐藏起来的秘密,哪怕将来真的是朱棣成事了,他也绝对不会透漏半分。

而且蒋还发现,其实一直被朱允忌惮,被黄子澄,方孝孺,齐泰他们顾忌针针对待的朱棣,竟然是这些藩王当中少有的偏向朱允一方的。

要知道那些对于周王事件表现漠不关心的亲王,他们也只是对周王朱的遭遇不在乎,没有放在心上,可这不代表他们对自己的权力也不放在心上啊。

将来如果出现涉及到己身权力问题,有害于自身的政策,这些个亲王肯定不会还像今日这般淡定,甚至都有可能集体炸锅了都说不准。

而朱棣却不然,从那份真实情报中完全可以看出,这失望的情绪表露无疑。

那为谁失望,总不可能是被陷害的周王朱吧,更不会是那个没有父兄观念的朱有吧,也就只能是大明天子朱允能让朱棣失望了。

如此确定以后,蒋还真的是出了一身的冷汗,万分庆幸自己决定将周王府事件的实情泄露出去,不然这朱棣肯定不会如此快的就对朱允报以失望的看法,将来定然有更多的波折变化,反倒还不如现在失望的越早越好呢。

所以蒋这里是即庆幸又觉得安慰,反正只要朱棣之里不出什么问题就是好事,宁王朱权他是指望不上了,也就只能看看燕王朱棣的了。

原本蒋还想着分散投资,多方观察,可最后也只能是将宝押在朱棣一个人的身上了,朱权那边根本放不下心,如果将锦衣卫的希望寄托于这位醉心学术的亲王,可能他宁王的爵位被人夺去了对锦衣卫都没有什么改变呢。

所以现在,蒋算是将一切的中心都放在了朱棣的身上,所有有利的资源全都向朱棣倾斜。

当然了,这种事情需要做的隐秘,不能被朱允察觉,也更加不能比朱棣所察觉,这是最起码的保障。

如果将来朱棣起兵争夺皇位,那知道身边一直藏着一个势力在暗中照拂自己,这换了是谁都会觉得不安稳,哪怕是锦衣卫不会让朱棣有什么好的想法,反而还会加深对锦衣卫的忌惮之意,说不定还会对蒋的计划起到极大的反效果,如此一来之前那番工作大费周折的,又是何必呢。

所以保密是要严格的,哪能像朱允这里什么事都得被泄露出去个四五成乃至七八成的样子。

虽然有几次是故意被人泄露,可其他的呢,蒋也不是一开始就没有了忠心失去了对朱允的耐心。

那之前的消息走漏就能怪的了谁,还不是朱允他们自己的问题。

真的以为靠着三个士子文人就能治理好一个诺大的帝国吗,这件事就是痴心妄想的事情。

别说过于理想化的儒家思维国度,但是朝堂上风风雨雨的变化,百姓民间的想法观念等等,需要朱允他们去权衡处理的问题多了去了,需要保持好很多事情的平衡关系,哪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真要是治国如此简易,靠着脑子想一想就能办到,那何以至于在历史上出现那么多王朝破灭,更迭轮换的事情发生。

更别说大明不也是驱除胡虏,恢复华夏汉人衣冠而重新建立起来的庞大帝国吗。

就连先帝都没有办法避免改变的事情,光凭这三个文士书生,再加一个经验浅薄阅历不足的朱允也是全然没戏。

他们脑中的那所谓治国理念,也就是宽政松散的制度比之前有很大的改变,和先帝洪武一朝以严格著称的国家制度有很大区别,乃至完全相反的程度,才有了很好的反响和百官们的积极响应姿态。

但一味的宽松可不是治国的好办法,真的有什么天下人全部谦恭有加和熙相处的事情吗,那只有在梦中国度才会出现。

就算是秉承礼法的春秋时代,也绝对不是完完全全的毫无争斗,只是那时候大家都比较克制,都抱有着一些死板的礼节,也就是周礼之风的大盛之时才会有那样的情景出现。

而现在可是大明朝,距离春秋一代已经过去了一千多将近两千年的光景,再拿着老一套乃至都老到祖祖辈辈那年代的制度来管理今日的帝国,这已经不是单纯的理想化了,而是白日做梦的妄想。

所以像朱允一味依靠黄子澄他们三人作为助力是完全不可取的,将来的隐患都说不定早已被埋藏下来……

不过现在尚且还不曾看出,反而重要的是要看燕王,宁王,桂王他们各自的态度。

看看这些大明亲王会不会安安分分的将王府世子乃至次子等人都派出来送到金陵城,给先帝奔丧服孝来。

朱允也好趁着这个机会好好地观察观察他这些皇叔们,制定好下一步的削藩策略,想着接下来要对付的应该是谁。

虽然决定了这洪武三十一年最后的一段时间什么都不做,保持静默消除事件的影响力,可却不代表朱允他们不会积极准备下一步的动作。

尤其是现在深受倚重的黄子澄,他早就制定好了削藩的一些步骤,只待这一次命令王叔世子进京之事在细细观察一番,做好计划的详细准备工作。

等到来年一到,朱允正式确立自己的年号,为先帝准备好庙号,谥号,确定新帝真正的称为大明之主,改元换代之后,才会趁势进行削藩的下一步动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