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军侯 > 第六百六十四章 削藩(十四)

大明军侯 第六百六十四章 削藩(十四)

作者:冼青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19:54

第六百六十四章 削藩(十四)

北平庆寿寺,始建于金章宗大定二十六年间,寺有双塔而闻名,分别将建于蒙古国蒙哥可汗年间,是庆寿寺最为壮丽的一景。

寺庙本身历经多朝,历时两百余年,其间多有损毁却也多次被重修补建,也使得庆寿寺也发的绮丽多彩,却又有佛门庄严肃穆之意,是为北平内外众多寺庙之首。

姚广孝在南京被朱棣请到北平以后,便一直挂单居住在这庆寿寺之内礼佛诵经,也是因为这庆寿寺离着燕王府很近,姚广孝每每来往于寺庙和王府之间,给朱棣出谋划策排解疑难问题。

其实原本朱棣的打算是将姚广孝安排为庆寿寺主持,不过姚广孝本人却见庆寿寺现任主持年老持重是一位高僧,不愿抢夺他人之位,甘愿等到老僧坐化之后再行接受主持之位。

对此,朱棣也只好随其所愿,不再强求,但是其本人对姚广孝的重视程度却一日接着一日的增加,乃至彻底将姚广孝作为自己的幕僚中心,庭中倚重,和张枫这位宿卫统领一文一武是为王府两大心腹。

平常要是朱棣有什么小事需要姚广孝出谋划策,那基本上派人传讯即可,但今日却事出紧急,朱棣也顾不得什么礼节注意,匆匆忙忙的便来到了庆寿寺内。

庆寿寺后禅房,离着主持的房间也不过是一墙之隔,着实体现了姚广孝的地位不凡,只不过此时这禅房却被戒严了起来。

由张枫亲自带人把守在门外院落各处,以防被隔墙有耳。

寺庙里的僧人对此到是见怪不怪了,他们早就知道道衍大师和燕王殿下之间关系匪浅,且能随意出入燕王府,又时候燕王殿下还会来到他们庆寿寺拜谒道衍大师。

所以众位僧人对此都是习以为常的了,毕竟那是燕王殿下,不管怎么戒备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谁又会不识趣的上前胡说八道呢。

然而在这些僧人眼中,姚广孝之所以和朱棣亲近关系密切,那是因为期初姚广孝来到北平时是奉了皇命,为已逝孝慈高皇后马氏诵经祈福,是人家燕王殿下在京城请回来的高人,自然会以礼相待关系密切。

可是这朱棣和姚广孝之间真正的关系却没有多少人清楚,就连王府内也只不过是燕王妃,张枫等寥寥数人知晓,也尽皆都是和朱棣关系匪浅的亲密之人,自然无需担心泄密的事情。

毕竟姚广孝是朱棣请回来为母祈福的,可不是来做燕王府幕僚的,这事如果传出去的影响可不太好。

不光是朱棣,还有姚广孝这位有着高僧之名的出家人都要受到流言蜚语的牵连。

虽然其本身做法无妄,不在乎这些,但终究是因朱棣而起,自然也要由朱棣来承担风险,所以每次都是如此戒备保密的状态,反正在外人看起来也仅仅只是他朱棣胆小不放心自身安全罢了。

当然,如此防备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朱棣凡是亲自来找姚广孝的时候,基本上谈论的都是一些异常私密切牵连甚大影响深远的事情,由不得朱棣不严加防范,以免有心人听了去闹出很多麻烦出来。

今日亦是如此,朱棣匆匆忙忙赶来,连茶水都来不及喝上一口便出言相问,求得就是一个迅速。

姚广孝见此也严肃了起来,耐心的听完朱棣讲述事情经过,在征求他是否应当回绝朝廷旨意的时候,姚广孝斩钉截铁的说道:“殿下必须要遵从朝廷旨意,世子们也必须去金陵城,这件事无可改变也必须如此!”

如此坚定的回答让朱棣为之一愣,让他不由得盯着姚广孝看了一眼,却只见到那异常坚定的眼神和无比确信的目光。

既然如此,朱棣本着对姚广孝的信任,再加上这件事紧急,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再详细问询为何如此做法的理由了。

朱棣点了点头算是应允下来,接着便什么都没说就匆匆又赶回了燕王府,却令张枫火速着急众位世子到前殿内待命……

另一面,有着朱允暗中授意的传信使者,在他第一步踏入燕王府的时候就打起了一万分的精神,时刻关注着四周的动静,尤其是在面对朱棣的时候,在传达朝廷旨意之后,更是死死地注意着朱棣的神色,以便回京复命所用。

不过那时朱棣心中早有预料,表现的自然是万无一失,这使者什么都没有看出来,还被朱棣以暂时歇息,他去召集各位王府世子的名义给安排到了一处客房当中,算是变相的给囚禁了起来。

不够信使对此到是没有什么感到奇怪的地方,如果燕王不这么做,当场就答应了下来那才是真正令人怀疑的呢。

如此稍稍拖延一下,这才是正常人应该有得反应,尤其是燕王这等手中权势非凡心智过人之辈。

信使早在离京之前便被朱允和黄子澄等人授意提点,深知朱棣的狡诈多谋,所以自然是小心应对和观察。

但是暂且的安排也只是让信使打消了起初的怀疑,若是这时间过得太久,信使心中难免会想到另外的因素,就比方说是不是朱棣对于王府世子入京这件事有什么其他的看法,变相来说,那就是是否对皇帝陛下的旨意有什么看法,这才是信使来到北平城所需要关注的地方,也是朱允最想知道的地方。

不过还没等到这传信使者心中达到的第二层怀疑的界限时,朱棣就匆匆的从庆寿寺赶了回来,如此着急迅速,目的不就是不想让这信使心中起疑吗,所以才如此急迫的样子。

现在朱棣赶回来的时间刚刚好,赶紧命人将信使带至前殿,也正好趁着这段时间叮嘱一番高炽,高熙,高燧三兄弟一声。

其中高炽年长稳重,本身就有长兄的风范,虽然和朱棣本身的性格喜好不同,没有乃父的风范,但确是能够让人放心的存在。

至于小儿子高燧年少顽皮,但是却有些内向胆小,而且有高炽在一旁的时候还是很听话的。

唯独让朱棣有些头疼却喜爱更多的次子高熙,才是最不让人放心的那一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