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军侯 > 第六百八十八章 削藩(三十八)

大明军侯 第六百八十八章 削藩(三十八)

作者:冼青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19:54

第六百八十八章 削藩(三十八)

拉拢晋王府,算是朱桂的第一步棋,成则平添一份力量,不成却也没有多少损失,因为朱桂自信他派出去那人会懂得把握尺度,不会在事不可为的情况下在脑子糊涂说出造反的事来,所以只要说了便会确定没有后顾之忧的问题。x

而这只不过是第一层的保险手段,与其说必要还不如说仅仅只是需要罢了,真正为朱桂必要的外力援助还得是北平的燕王朱棣才成。

带甲八万,麾下精兵强将,名声威望在北地一带无人可及,更是作为大明如今藩王之首,宗府宗令,是目前大明实力最强大的藩王,朱棣的一举一动影响了很多的人,最直接的便是同为藩王的其余镇守皇族。

这等强大的力量,才是朱桂想要扯旗造反先下手为强最需要最必要的一股力量,也只有朱棣站出来号召,才会有更多的人云集听从,这一次谋事成功的几率才会成倍成倍的往上增加。

到时候朱桂都可以让出自己发起人的位子,毕竟力不足要懂得审时度势,不要占着这位置撒手不放,到时候别造反不成内部先出了乱子可就不好了。

但是,最最最重要的一点朱桂很清楚,那就是洪武三十一年,太祖高皇帝病逝之后不久所传出来的那次流言,说燕王朱棣违抗先帝遗诏,带人悄悄赶至金陵城想要为太祖高皇帝奔丧,却连金陵城城门都没有进去,甚至这其中还牵扯到了一些更加隐秘的事情。

当今天子居然打算在城门口设下埋伏,为了自己的削藩大计一举将自己的燕王叔朱棣袭杀,这样便能给削藩之路铲除一大阻碍。

当时这消息流传也仅限于大明各个王府当中,朱桂自然也略有耳闻,却是因为不久之后燕王朱棣安然回到北平,也并没有什么过激的表现,便以为这纯粹是某些人胡乱编造的故事罢了。

可后来发生的种种,当今太子的接连削藩,涉及到周王,齐王还有最近的湘王,原本违宗人府宗令的朱棣却是一眼不发,这让很多人都看不明白,可朱桂却觉得不用想的太多,只需要明白大明皇室当中宗令已经和天子出现了分歧,乃至矛盾就成了。

不然何以至于周王,齐王尽皆被废为庶人,虽然这是天子的皇命,可宗人府却是一点表示都没有,换句话说,宗人府仍旧认可周王和齐王皇族的身份,这一点可是和朱允的皇命相反的啊。

正是因此,朱桂才笃定燕王和朝廷已经有了分歧,便不由的想起之前那金陵城门下伏杀的流言,恐怕若是没有真实作为依据,这凭空捏造的流言也不会随随便便就传到他们这些藩王的耳朵里才是。

所以相较于晋王府而言,朱桂对自己拉拢燕王府可是有不小的信心呢,毕竟一个是和朝廷没有直接矛盾的晋王,一个却是和朝廷之间关系有裂缝的燕王,孰轻孰重谁人更好拉拢,这一点朱桂还是分的清楚的。

可没想到锦衣卫无孔不入,朱桂自以为缜密非常不会有丝毫泄露的事情就这样轻轻松松被摆在蒋的面前,详细到朱桂派了什么人,这些人的喜好性格等等方面均有记录。

如此敌我双方的情报关系对比,哪怕是朱桂真的拉拢到了一批强力外援相助,能够有资格举旗造反和朝廷掰一掰手腕,那也必然是注定失败的结果。

而现在,蒋所要做的就是赶快去皇宫拜见朱允,将关于大同府的事情速速呈报上去,以防失态出现更大的变故,那到时候不管是对朝廷对其他藩王,乃至对蒋自己的计划都有很大的影响。

真是一个不按套路出牌的代王朱桂乱了全局的部署,却也正是给了朱允又一次削藩的借口不是吗……

夜已经深了,可黄子澄,齐泰,方孝孺这三位柱国大臣的府邸还是被内官唤醒,三位大人匆匆奔赴宫城面圣。

当他们三位赶到朱允面前的时候,蒋早就识趣的主动退下了。

毕竟黄子澄和齐泰两人对锦衣卫的感官就不好,更别说方孝孺这位一有参国政事职权之后就谏言说要彻底废除锦衣卫的狠人了,所以这种时候还是回避一下比较好,不值当在这大殿里被三人冷眼相待。

“代王朱桂有意作乱!”

“竟还有意勾连太原晋王府!”

齐泰和方孝孺两人先后惊呼出声,对自己手上的消息感到十分惊讶。

“是啊,这消息是锦衣卫确认过的,准确性无需置疑。”

朱允迎着三人疑惑的目光确定了两份情报的来源和正确性,却也让齐泰方孝孺两人倒吸了一口冷气。

至于为什么只有两份情报送到朱允面前,那关于朱桂遣使去燕王府的消息却没有呈上赖,还不是蒋又一次帮了朱棣,或者说帮了他自己一次。

如果真让天子知道连燕王府也可能参与到这件事当中,那恐怕造成的影响和后果都是难以预料的,到时候天下必然大乱,所有事情都脱离了控制,甚至还会影响到大明帝国的安危问题……

“陛下!如此当应立即决断!务必请传书晋王府并且派遣可信将领入山西等地,同时给地方卫所传命,应时刻盯紧代王府的一举一动!”

齐泰当即说道,可是这几步却全都依靠在朱桂必定谋反的前提下,甚至已经做好了和朱桂做过一场的打算了,调集山西布政司境内各卫所不就是为了要镇压代王府准备的吗。

听闻此话方孝孺不由得皱起了眉头,这位一向秉承仁道治世想要恢复古之周礼那种理想国度的幻想家却不太认同齐泰的方法。

他虽然也震怒于代王朱桂的胆大包天,可却想的是遣使质问,最好是不动刀兵边将此事大化小,小化无,没有生息的摆平才是最好的处理方法。

如若真想齐泰所言那般,闹出了天大的动静,到时候天下各路藩王该作如何想法,会不会因为朱桂的举事而进一步萌发其他藩王的不臣之心,尤其是那最难处理的几位藩王,更是需要珍重再珍重才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