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军侯 > 第七百零六章 削藩(五十六)

大明军侯 第七百零六章 削藩(五十六)

作者:冼青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19:54

第七百零六章 削藩(五十六)

不过也因此,朱允算是将谷王朱给记在了心里,原本以为这家伙虽然也是攘夷塞王之一,可却只顾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也从来没有什么越矩的表现,是一个比较好对付的藩王,可现在看来,朱允觉得自己真是不能小瞧任何一位皇叔啊,不然这被疏忽漏过去的谷王朱就是最好的例子。m.x

至于另外两个需要稍微注意的赛王,分别是庆王和肃王两位,只是此二人其实在朱允眼里倒还真的是甚少有威胁的感觉。

庆王朱,朱允的十六叔,天生就是老实人那一类的,在同龄的皇子当中最是安稳,自小没有闯过一次祸,可是也没有什么闯荡的心思,完全就像是指挥听着计划照本宣科的那种人。

所以太祖高皇帝识人明断,将自己这第十六个儿子给安排到了宁夏城,负责宁夏地区附近的边防事宜,再加上整顿新建设的卫所战区,干脆是将这西北的地区交给了朱来管理,给他的命令也只有一个,就是守好帝国的西方门户。

不过实际上再往西走就是蒙古汗国势力,那地方内乱乱了这么多年,到现在建文元年可还一直没有平定下来,再加上他们本身就是臣服于大明的属国一类,所以相较于北地的边防问题上,这西北地区的处理绝对是要轻松许多,只要调派一个本分守好职责的人即可,那朱正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不过因为宁夏乃新起战区,此地尚且不能供应王府的日常开销,但靠着朝廷的补给可不行,更别说是保护王府的安全问题了,总不可能让堂堂一位大明亲王去冒险吧,这事可不行。

所以朱虽然封国在宁夏,可实际上却是暂时在韦州城暂住,这一住就是到现在也没有彻底迁移到宁夏卫所去,仍旧是以韦州城为王府根基。

那这样可就好办多了,一个连自己封国根基都没有的大明藩王,虽然位列九大攘夷塞王之一,可实际上在朱允的眼里,这位庆王叔还没有湘王,岷王这两位皇叔的威胁性大呢,更别提处理的难度问题了,所以只需要稍稍注意,完全没有办法和威胁真正巨大的那三位塞王相比较。

至于另外一个肃王朱则就更简单了,甚至要不是朱手中掌握着陕西行都司甘州五处卫所的军务大权,说不定都不会被朱允列在需要关注的名单当中。

起因说起来也巧了,正是朱元璋留给朱允的助力之一,也就是当朝大将军长兴侯耿炳文。

早先在太祖朝时,肃王朱奉皇命督军屯粮,负责给西北边防的大明军卒储备粮食,期间就是由耿炳文老将军负责在其身边辅助,全程跟随左右,两人的关系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建立的起来,可以说是一老一少都快成了忘年交了。

所以根本不用朱允担心,耿老将军担保肃王朱绝对没有敢和朝廷站在对立面的胆量,毕竟两人接触的时间也不算短了,交情很是不错,知根知底的友谊也就是如此,就凭他朱的胆子和心气,也就是安安稳稳的做一个大明亲王就到头了,其他的想法那是绝对不会,甚至连想都不敢想的。

别人说可能朱允还有些怀疑,但是作为先帝留下的顾命朝臣耿炳文,朱允就算是再怎么不喜欢武将,也要考虑考虑老将军的态度。

毕竟耿老将军是跟着他的祖父一起打天下,到现在六十六岁的高龄,为人不争不抢本本分分,作战之时虽然不及几位国公那般英勇算无遗策,可也绝对是一员不可多得的强将,统率大军指挥士卒在当今的大明武将当中绝对能算的上是第一流。

并且还有一点比较重要,那就是耿家和他朱允之间的亲戚血缘关系丝毫不亚于凉国公蓝玉一家,只是因为在太祖高皇帝眼里这耿炳文远远不及蓝玉的威胁性大,而且还能很好的作为朱允的助力,这才留着他到现在作为顾命大臣所用。

耿老将军的长子耿璇,现在为前军都督佥事,其妻正是朱允的长姐,已故懿文太子朱标长女江都公主。

算起来朱允还的叫耿璇一声皇姐夫,而耿老将军是耿璇的老子,这关系不久明确了吗,肯定要比其他人要亲近一些,哪怕是武将身份,也要远远比其他武将更值得信任的。

再加上肃王朱本人这么多年来也没有什么值得说道的动静,不管是好的坏的一概没有送往朝廷商议的必要,完全就像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玩的开心,也没有影响到其他人,甚至连先帝都有时会忘记这个被分封在甘州的儿子。

要不是朱手里还有甘州五卫军务的指挥权力,朱允肯定会将其和朱放在一起同样是没有多少威胁性的一列。

一个连自己的封地都没有正是入驻,到目前为止还是寄居在韦州一地,这样的藩王有什么威胁。

另外一个肃王则是被改换了一次封地,从原本的平凉府到现在的甘州,根基又怎么可能稳固的了,虽然有甘州五卫的指挥权,可实际上朱本身对这五卫的掌控力也并没有抢到哪里去,时日尚短的接管,真的难说能够完全让甘州五卫俯首帖耳。

那这样算起来,大明九位攘夷塞王当中,基本上可以为被分为三个不同层次的威胁。

首先最低档的就是初代藩王病逝的秦王府和晋王府,还有刚刚被废不久的代王府,在往上一级则是庆王府,肃王府这两位手中有权却威胁甚小,还有一个稍稍需要注意的谷王府。

最后,也是在朱允看来威胁性最大的三家,正是北平的燕王朱棣,大宁的宁王朱权,以及在辽东都司的广宁卫辽王朱植。

也只有这三家,手中的兵马钱粮最多,并且还都在北地一线,麾下士卒各个都是精兵强将经历了不少的战事磨炼,绝对可堪一战。

如此三家才是朱允心头最大的困扰,其余人等基本上已经不在考虑当中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