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军侯 > 第七百二十六章 突如其来的变故

大明军侯 第七百二十六章 突如其来的变故

作者:冼青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19:54

第七百二十六章 突如其来的变故

然而还没等齐泰这边的计划开始实施呢,朝廷上对于放还燕王府三位世子的事又出现了一些变故。x

这一次可不是齐泰找的麻烦,而是当朝魏国公徐辉祖极力反对将三人放还回去,并且还劝谏了很多,说什么燕王府三位世子当中朱高炽性格沉稳内敛,不知其有何思,恐将来为朝廷之患,老二朱高燧性爆裂武勇过人,日后若有不臣之心必成为朝廷大患,如此则万万不能放还三位世子殿下才是。

徐辉祖说的条条是到,恨不得直接拍板明说了朱棣就不是那种甘心俯首接受削藩的人,直截了当的和朱允说明白了,他燕王朱棣必然水造反而已。

如此说了可是诽谤朝廷藩王的大罪,哪怕徐辉祖再怎么想抱紧了朱允的大腿,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说出糊涂的话,做出糊涂的事。

可对于放还三位世子的问题上,他确实坚持反对,并且还拉上了李景隆作为自己的助力,必须要保证这三位留在京城当做质子,以达到让燕王朱棣投鼠忌器的目的。

作为燕王妃的弟弟,和朱棣有姑舅之亲的徐辉祖,他不但没有半点偏袒自己这位姐夫的意思,反而还深刻明白朱棣的内心野望和这位姐夫的为人。

不臣之心只是小的,说不定将来便会举兵造反,打着什么清君侧的名号,再得到一些藩王的支持,如果那样对朝廷而言简直就是莫大的灾难啊。

所及徐辉祖在从朱允口中得知这件事以后,坚决的反对放回燕王府三位世子,必须要将这三人给抓在朝廷的手里,如此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给朱棣一种威胁,以迫使其不会有轻举妄动之意,待削藩结束之后大事落定方可无忧。

而作为被拉过来当做助力的李景隆,其实他一开始是极大地不愿意,因为在他的意识里,徐继祖可是他光耀祖宗将曹国公府发扬光大的前路阻碍,现在徐辉祖居然要拉着他来帮忙壮声势,打心底里李景隆是不想的。

可无奈,相较于内部竞争的局势下,外敌的困扰才更有威胁性,北平的燕王朱棣如何生猛,李景隆可是深有感触的,让谁做大了也不能让这位爷做大,不然对朝廷的威胁可就大了。

现在如果将这三位世子放回去,那岂不是正好给朱棣放开了手脚,再也没有什么威胁能够限制这位燕王殿下,朝廷必然会面临危险的境地,如此才万万不能这样做。

所以在大事面前,李景隆还是放下了心里的这点小九九,选择和徐辉祖站在一条战线上,同样坚决反对放回三世子的主张。

说来说去,这事还是因为朱允自己拿不定主意的关系。

虽然在奉天殿上他已经和黄子澄等三位幕僚确定了此事的处理办法,可是他心里仍然有着几分隐忧意识,虽然不强烈,可始终存在。

终于是在徐辉祖入宫面圣的时候,一不小心就顺口说了出去,也就引发了后面的这些事情,导致现在原本已经定好的计划事宜,出现了需要重新商定的情况。

那这回可就不一样了,原本应该和徐辉祖站在同一阵线上的齐泰也坚决同意要放回三位世子,因为他手上现在准备实施的计划已经快要开始了,眼看着就要在燕王府当中埋下一个极其有利于朝廷的暗棋,还是身居高位的右长史,又怎么可能因为这件事给被耽误了,相较于放回三位世子,能够多一个为朝廷传递情报的关键人物才是齐泰所关心的。

所以现在是三比二的局面,黄子澄和方孝孺原本就是赞同放回的那一方,现在在加上齐泰一个,这三位心腹重臣还是头一次如此坚定的站在了一条战线上。

反观徐辉祖和李景隆就是一方,只不过他们二人的身份和地位在那摆着,不管黄子澄齐泰三人再怎么是心腹,可是这和朝廷勋贵国公世袭来比,还是差了一筹,哪怕他们是三人,可却也和这两位形成了僵持的局面。

反正现在朱允是犹豫了起来,没有办法真正的做下决定,多疑无能的性格在此刻尽皆显露,根本就不会像太祖高皇帝那般果断决绝,若出现这样的两难之事在朱元璋身上,根本就不用等到第二天,朱元璋必然会选择一方,并且还有自己的手段方法,这才是一个英武果决的帝王应有的表现。

相比之下,现在略显彷徨的朱允简直就是无能的代表,也不知道朱老爷子九泉之下有灵,知道这件事以后会不会后悔自己当初的决定,还不如直接选择了朱棣作为大名的继承人更好一些呢。

既然事情出现了分歧的意见,那么就需要不同的双方开始辩论说服对方,进而达到说服朱允,让这位犹豫天子彻底定下决策的目的。

可实际上双方均是各执一词,徐辉祖这边坚决的奉行燕王威胁论,而且是那种对朝廷有天大威胁性的方面,坚决坚决不允许也不同意让朱高炽等三人回到北平去,可不能给朱棣放开绑在身上的绳子。

而反观黄子澄齐泰一方,齐泰本人也是燕王威胁论的推崇者,设置他还是此论的创立者,可现在有更好的计划摆在面前,权衡利弊取舍之下,齐泰自然是选择另外一个,而不是此刻乃至将来都不一定有用处显现的质子计划。

如果没有出现葛诚这个人,齐泰说不定现在都已经站在了徐辉祖李景隆的身边,一起反对放回世子。

可问题是葛诚出现了,还给齐泰带来了天赐良机,如此情况之下,燕王府的那三个世子自然就不在齐泰的考虑当中了。

甚至这时候齐泰还必须得让葛诚带着三位世子回去北平才行,这样才能更大的满足葛诚心中的贪念,因为他会有更多的赏赐收获,对朝廷的计划布置更加的有力。

至于黄子澄和方孝孺的意见,他们本身的意思就是要放回三人,考虑的目的则是现在北平大局稳定,虽然燕王府内尚且未知,可目前的情况最不应该的就是刺激朱棣。

如果不放回这三位世子,真要是万一朱棣在病重的时候脑子一热,猛地做出什么天大的事出来,那才是朝廷真正的灾难,所以坚决要放回朱高炽等三人,以平复稳定此时处在有些不正常情况下的朱棣。

双方各执一词,各有各的说法,又没有出现以势压人的强大悬殊优势,结果就是现在僵持不下,谁也说服不了谁,搞得朱允都有些头大,却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