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军侯 > 第七百六十九章 清君侧,靖国难

大明军侯 第七百六十九章 清君侧,靖国难

作者:冼青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19:54

第七百六十九章 清君侧,靖国难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古之至理名言说的真是一点都没有错误啊,造成现如今北平状况燕王府局势的根本原因,不就是因为朝廷在这一次的事件中占据了先手吗。

两名因为意外中的意外被抓捕的手下,再加上意外的多了一个知情的人,结果就是朱允决定立刻对燕王朱棣动手,围困燕王府以威逼朱棣低下头颅,这才导致的朱棣提早发动自己的计划,进而用计斩杀张以及谢贵二人,掌握北平守城七卫,更是顺利将整个北平城纳入自己的囊中。

如果不是朱棣隐藏的好,如果不是张谢两人心中有所轻慢放松了警惕,如果不是这北平城已经被朱棣经营了这么多年,如果没有这些如果的话,现在被朱允占据了先机而动手的结果就是朱棣落败的下场啊。

所以,这先手往往决定了一件事成败的半数左右,虽然有很多的如果和未知事情发生,但总体上的优势却是显而易见的。

现在,北平这一档子事算是了解了下来,封锁严密的北平城经过了一夜的动荡,已经彻底的改换了主人,由燕王朱棣重新夺回他北平之主的地位。

目前来说,没有消息的泄露也就代表着北平附近县府的不知情,也就代表京城那边知道消息的时间怎么说也要向后推迟上一段时间。

而这段时间,恰恰就是朱棣现在最合手最需要的时间段,也是他占据北平作为根基之后,能够最大限度发展吞并周边地区的最佳时机。

那么接下来朱棣就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一个可以让他对朝廷发起进攻而不会受到天下舆论声讨的借口。

既然选择站在了朱允的对立面,刀即已经出鞘,便不会那么轻易的就收回去,更何况是这非生即死,非胜即败的局面了。

朱棣成则天下可定大事可期,败则身家被破王爵被削,甚至斩首示众都是有可能的,要知道以朱允的性格,表面上看起来仁德之君,可背地里做事阴谋手段很辣计策,虽然没有达到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可却也不是能够容忍朱棣起兵反叛再留他一条性命的那种仁慈程度。

既然已经动手了,那就是不死不休的程度,别妄想什么失败了还能落得一个好下场,朱棣早就对自己这样做有了足够的心里准备,成也好,败也罢,拼得一场便无愧己身……

大明太祖高皇帝留书《皇明祖训》,其上明明白白的写着:“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伐,以清君侧。”

这就是朱棣早早就想好的借口,也是他率领大军挥师南下的口号。

原本这条成法规制,是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当国之时,恐怕大明后续天子昏庸无能,朝廷当中又有权臣奸贼蒙蔽天子,欺瞒世人,权倾朝野为己谋利损害大明的国本,这才在《皇明祖训》上有着很明确的规定,给予大明这些藩王有举兵清君侧讨伐奸臣逆党的权力。

也就是简而说明的‘清君侧,靖国难。’

不过老朱想的很清楚,这一条是可以作为保障皇家利益的,可却也有可能成为某些野心膨胀藩王举兵造反的借口。

所以朱元璋特意规定,这靖难之师必须要有当朝天子的召唤才可以举兵,如若没有天子之命而擅自起兵者,一律为逆贼之流。

这是老朱留下的限制,可是目前看来好像一点都没有限制到朱棣的意思,反而还完美的让朱棣忽略了过去,转而只盯着‘清君侧,靖国难。’这一件事看。

朱棣很明白,他需要一个可以明正言顺起兵造反的理由,所以这靖难之名必须要用,也必须要用的真切。

不过当今天子巴不得他赶紧死呢,怎么可能还会下诏让他率军勤王,这不等于是朱允自己找死吗。

可没有皇命就不能起兵了吗,玩笑话,矫诏听说过吗,这种时候真真假假谁又能真的说清楚呢。

朱棣就说天子被黄子澄,方孝孺,齐泰之流给蒙骗了,架空了,现在朝中是权臣当道,天下不宁,他作为燕王,作为大明的皇族血脉,自然有率军南下靖难勤王的理由和资格,谁也不能多说什么。

甚至朱棣还能直接给朝廷方面泼脏水,如果黄子澄等人站出来辟谣,那在朱棣这里无非就是一句佞臣鬼话不可信罢了,完全无视你的态度。

我这边该起兵起兵,该攻伐征战的就攻伐征战,你金陵城有什么动静那都是你们的事,除了派兵到北边来与我一战之外,做什么都跟北平这边毫无关系可言。

虽说有些蛮不讲理,虽说有些曲解《皇明祖训》,可朱棣这不是因为要自保才不得已而为之的吗。

太祖高皇帝说的轻巧,可是他却没有想到过自己的第二个继承人就开始对分封藩王制度大肆削夺,从这方面来说,先动手的可是朱允啊,是他先不按照《皇明祖训》的规矩来办事,所以也就别怪朱棣这里曲解人意了。

朱棣整个计划当中,如果说夺下北平城作为站住跟脚的根基之地为计划第一步,那么这‘清君侧,靖国难。’便是整体计划当中的第二步。

只有将这个口号喊得响亮,才是更有利于朱棣的事情,才不会招惹更多的人逆反,甚至还有可能给朱棣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盟友呢。

借口要找的漂漂亮亮,不然不仅其他人不服朱棣,甚至可能连下面的士卒都会产生军心不稳的动摇情绪。

所以啊,这不管是真是假,是欺瞒也好,是曲解也罢,有一个不错的借口,作为朱棣起兵的口号之用,作为他有足够理由攻伐占据整个北平承宣布政司行省,进而率军南下一路打到金陵城前的基础。

到时候如果顺利的话,靖难与否也有不那么重要了,天下始终是要掌握在胜利者的手中,到时候你说是失败的天子朱允说话管用,还是成功的燕王朱棣说话好使呢,这不是显而易见的事情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