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军侯 > 第七百七十五章 平燕布政司(中)

大明军侯 第七百七十五章 平燕布政司(中)

作者:冼青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19:54

第七百七十五章 平燕布政司(中)

不过生气归生气,朱允也很清楚,自己在这京师皇宫内再怎么发火也没有用处,反而还只是累了自己的身体得不偿失。m.

眼下最要紧的自然就是速速下旨征调人手,将反叛的燕王朱棣剿灭于萌芽之中,不给大明带来进一步的祸害。

不,现在已经不应该叫朱棣为燕王了,在朱棣那份靖难的文书送到京师之后,朱允便已经决定将其燕王爵位废除,贬为庶人,斥责其为大明罪人逆反贼子,天子之人,人人得而诛之。

实际上,朱棣托姚广孝写的那篇靖难文书说的实在是有些过分了,其上将黄子澄,方孝孺,齐泰三人全都给画作为逆乱朝纲的罪臣,是奸佞邪魅只会期满圣上为祸天下的贼子。

这样还不算完呢,毕竟朱棣是打着太祖组训,清君侧靖国难,那么朱棣必然是要向朝廷公开要人,那意思表现再清楚不过了。

说什么让黄子澄,齐泰等人立刻束手就擒自缚谢罪,为太子,为大明天下人谢罪。

使得朱棣站在一种道德的制高点上,语气里充满了大义凌然的味道,搞不清楚的还真以为他是那义正言辞,忠肝义胆的国之忠臣义士呢。

而实际上呢,姚广孝这么些,到了朱允的眼中,与其说是在痛骂黄子澄,还不如说是在骂他这个大明天子更直接一些呢。

虽然语句当中是一点都没有说到朱允昏庸的意思,可是这其中暗藏的含义,哪句话都说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不就是在说他朱允昏庸无道不知贤达,反而宠信佞臣贼子霍乱朝纲吗。

这话搁在自己的头上,换了谁都忍不了的好吗,更别说是堂堂大明天子朱允了,如果他真的忍了这口气,那还有什么脸面做这个大明的皇帝宝座,早点退位让贤也免得再出更多的丑事。

所以在直到朱棣反叛之后,朱允所做的第一件事自然就是削夺了朱棣的爵位,将其贬为庶人喽。

并且立刻调集可用的大将,统率京营护卫这些精良悍勇之士,去北上将朱棣这等逆乱贼子生擒活捉了。

至于选择谁作为此次统兵作战的主帅,朱允思来想去,发现在他的意识当中,所知道的大明那些有勇有谋的强将基本上已经都被自己的爷爷给杀了个干干净净啊。

基本上除了病死的那些,剩余大部分要么早有自知之明告老还乡,要么就是被太祖高皇帝作为替自己皇孙铲除皇权路上的绊脚石给碾碎了,一点渣渣都没有剩下。

导致朱允现在转圈一看,大明开国三十二年,那些个跟随太祖高皇帝打江山的人基本上是一个都没有剩下了,全都被朱老爷子先一步给送到阎王爷哪去报到了。

整个大明的军方,现在能拿的出手的人,也就只剩下一个被先帝留下当做顾命大臣之一的长兴侯耿炳文了。

也就是除了耿老将军之外,朱允居然连一个老资格,军功足够,战绩可看的宿将都没有了。

当初太祖高皇帝杀的人太多太多了,胡惟庸一案牵连了一大批,蓝玉一案更是直接对着武臣勋贵的体系动刀子,连颖国公傅友德都自裁于百官面前,算是彻底干干净净没剩下什么。

算起来,太祖高皇帝杀掉的这些人都是他看起来对自己皇孙,也就是朱允继位有威胁的存在,哪怕是一丁点也不可以容忍。

而之所以先帝留下耿炳文一人,不是耿老将军菜,也不是耿老将军是花架子没什么威胁性。

原因真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耿炳文此人一生当中进攻之战甚少,且也并非他最擅长之战。

老将军这辈子最最最擅长的就是打防守战了,也就是守城这种以逸待劳的作战方式,才是耿老将军最喜欢也最得心应手的。

也正是这唯一的一个特别有优势的长处,保住了耿炳文老将军的性命,使得他在先帝大肆清理威胁的时候能够得以保存性命,甚至还在先帝临终的时候被委以重任。

早年,在太祖高皇帝尚且没有统一天下的之前,那时候各路军阀征战不休,陈友谅,张士诚等尽皆都是太祖高皇帝的敌人,双方之间的仇恨可不是一句两句就能够说清楚的。

当时吧,耿炳文本身继承他爹,也就是管军总管耿君用的军职,奉命率军进取长德,长兴一地。

这也是耿老将军为数不多的进攻作战,这一战打败了张士诚的大将赵打虎,生擒敌军守将李福安,攻克了长兴城。

而后这作为江浙的门户长兴,便一直由耿炳文镇守,太祖高兴之余还将长兴给改名为长安州,并且设立永兴翼元帅府,耿炳文为总兵都元帅,另有副手若干,职责便是死守长安州,务必要保证和江浙门户的安全。

之后的事情朱允都能背下来,耿老将军在这长安州一待就是十年的光景啊,也是整整守卫了长安州十年。

都已经说了,长安州作为江浙门户,张士诚失去了这一块战略要地,自然也就失去了对太祖高皇帝的先机,所以自然而然是想要夺回,重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就这样,张士诚前前后后不知多少次,每次都是大军紧逼,却没有一次突破的了长安州的防线,每次都成功的挡住了敌人猛烈的攻势,撑到了援军的到来。

如此之后,守卫长安州十年之久的耿炳文,最后荣升大都督府佥事,往后更是屡立战功,最后大明开国时被先帝封为长兴侯,意为其镇守了十年之久的长兴。

擅守而不擅攻,这是耿炳文的长处,自然也是他的保命之处。

朱元璋想的就是,擅守之人留他也不会闹出什么乱子来,并且万一将来大明出了什么变故,有耿炳文这一员善于守城的大将在,到时候替大明扼守一处要地阻挡敌人,也是非常合适的。

所以,耿炳文留得性命到了建文朝,并且现在正是到了大明出现变故的时候,耿炳文自然责无旁贷,得朱允之命,为大将军之职,负责率领大军北上伐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