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军侯 > 第七百七十八章 真定之战(中)

大明军侯 第七百七十八章 真定之战(中)

作者:冼青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19:54

第七百七十八章 真定之战(中)

朱棣这边要稳定这段时间的收获,所以没有一点要继续南下展开攻势的想法,就在北平这边窝着没动弹。顶点X23US

而耿炳文的大军也终于是在行进了半月时间,在八月十三的这一天彻底抵达了真定城平燕布政司所在。

原本耿炳文是可以早到一些的,不过他为了等待后军的李坚和甯忠,这才减缓了进军的速度,免得自己初到真定立足未稳之际早到朱棣的突然袭击,虽然不至于直接惨败大乱,可如果被打了一个下马威,那对北伐全军的正题士气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啊。

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得出来耿炳文统兵的一大特点,那就是稳。

而稳恰恰所带来的专精技能就是守,如果不稳的话,他也不会守住长安州十年之久,挡住了张士诚当年一次又一次的强有力进攻了。

不过耿炳文倒也不是那种完全稳到了极点的将军,后续由徐凯率领的十万大军他可没有直接让其来真定,反而是命令他们转道去河间府,在那里驻扎。

耿炳文的用意很明显,他认为把三十万大军都集中在真定府是一件极其不明智的选择,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光是指挥调度上就已经很难了。

反而另分出十万大军于河间府,这样还能保障燕军南下的另一条道路被封锁,如果朱棣想要率领燕军顺渡河而下,必然要在真定府和河间府之间选择一个。

而不管是真定府还是河间府,只要守军保持住,朱棣就算倾尽手下那十万大军,也绝对没有办法南下一步。

耿炳文这个想法真的是不错,不过他却没有考虑过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守军拦不住朱棣的大军又该如何呢。

但眼下最关键还是要在真定府河间府两地布置好防线,要将燕军的苗头给挟止在北平布政司行省内部,这样能够极大地阻止朱棣下一步的发展。

而手底下没有城池没有百姓支持,朱棣光凭借着北平周边的城镇,那不到一半的北平行省地盘,怎么可能是掌握天下的朝廷对手,到时候就算是硬耗,他耿炳文也能将朱棣给耗死在北平城里面……

耿炳文都到了真定,朱棣怎么可能不知道呢,所以他早就率领自己麾下整顿完毕的军队赶赴真定,准备会一会这位自己老爹唯一留下的开国大将,也是大明名将当中擅守之名最响亮的这一味。

不过与敌为战情报当先,这次朱棣面对的可是京师京营卫所的二十万大军,那是万万不能掉以轻心的,所以他先一步派了张玉去真定附近侦查敌情。

要知道,大明开国不过三十二载,当初先帝在世,可是将最精锐的将士拱卫在了京师,且三十二年的时间,这京营卫所也不是懈怠无功,反而还多次跟随徐达等开国名将南征北战立下了不少的功劳。

经历的战事更是不少,就算大明这后十多年里比较太平,京营的调动自从凉国公蓝玉那一次北伐之后是再也没有了,也不能小觑现在的京营士卒们。

虽然可能没有了当初的最强战力之时,可越老越精越老越鬼,朱棣深知京营的战斗力比一直在边关镇守的北军也不遑多让。

双方差的也就是这几年的光景,边军一直防范着外敌的入侵,隔上个十天半月就有不长眼的蒙人异族人到边关捣乱,那边军自然是时刻保持着战斗力。

而朱棣率领的士卒当中,除了自己的三山护卫人马之外,剩下的可都是来自边军的将士,那些个守城的戍卒朱棣可没有编入到正规作战的序列当中。

如果将那些士卒也编进来的话,朱棣现在再多上几万士卒也是不成问题的。

只不过那些戍卒最大的作用还是用来守城,甚至他们当中很多人还没有见过血呢,哪里是能上战场进行厮杀的存在。

到时候万一他们接敌的时候崩溃了,连带着朱棣麾下其他的士卒也跟着崩溃,那时候朱棣才是想哭没地方去呢。

所以为了保障自己麾下将士的战斗力,朱棣宁可少一些士卒,也得要能够真正临敌做战而不是摆花架子的那一种。

那眼下这些士卒便是他能够纠集的军队极限了,现在朱棣也正是寄希望于麾下的将士们能够奋勇杀敌,在自己的指挥下打出胜仗,不然这败了的后果可就惨了……

也不知道张玉是不是在姚广孝身边待的时间长了,等他回来禀报朱棣敌军情报的时候,竟然莫名其妙的说了一句耿炳文军队之中弥漫着一股不祥之气。

朱棣听这话当时一愣,怎么你张玉也成了道士还是和尚,居然还能隔空给数万大军看相了啊。

玩笑归玩笑,张玉还是带回来朱棣最想知道的消息,也就是耿炳文在真定附近的军事部署。

果然不愧是守了长安州十年之久的老将,在耿炳文到达真定之后,没有理会平燕布政司的混乱,毕竟这个在朱允一声令下设立的临时布政司还处于那种少人混乱上下级不认识的程度。

所以与其在那地方多待,耿炳文还不如尽快将自己麾下的将士们做出应有的部署呢,这样也好做足准备以防燕军的袭击。

首先是真定城,这作为平燕布政司的指挥部,自然是有耿炳文亲自率领大军驻扎,总计十三万大军在真定城部署了起来。

而另外由都督潘忠率领剩余的将士飞速赶往莫州,等到了莫州之后,再由都督杨松作为先锋,率领九千余精锐将士赶赴雄县驻扎在那里,作为接敌的第一阵地。

耿炳文这样布置的很不错,分兵作战却没有分散的特别开,而是一级一级的过度层次式分开,最危险的自然是雄县杨松部,可他们的任务也有替大军试探朱棣所部战斗力情况的作用。

而莫州阵地的潘忠,他们才是耿炳文作为和燕军交战真正的重要地点。

如果测试得出燕军战力一般,耿炳文必然率领后续大军压上,而且还有可能直接命令河间府徐凯部一起行动,直逼北平城。

反之,耿炳文一样需要率领大军压上,保障最基础防线的不却是。

而不论燕军战力如何,在莫州的数万军卒都可以起到延缓阻挡燕军的作用,总不可能数万京营士卒打一个防守战还能被朱棣给飞快击溃了吧。

而在耿炳文的部署展开的同时,朱棣率领的燕军也正式碾过涿州,向着保定府开进而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