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军侯 > 第七百九十六章 小小离间计

大明军侯 第七百九十六章 小小离间计

作者:冼青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19:54

第七百九十六章 小小离间计

吴高怂了,他的军队连永平都没到就掉头回山海关去了,这事自然是逃不过朱棣的眼睛。

而起在得知这件事的时候,朱棣也算是松了口气,毕竟之前的猜测都是凭借朱棣对吴高的认知而进行的一种空想,实际上吴高到底会怎样做,这种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变化的事情十分的不保准,朱棣也不能百分之百的就肯定吴高会主动撤军,但眼下的情形恰好证明了朱棣判断的准确性,也证明了江阴侯吴高的确是如传闻当中的那样胆小如鼠……

不过吴高以为自己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但却不知道朱棣这个老阴哔有的是后手在等着他呢,就看吴高进不进朱棣的圈套了。

现在你不是不战自退吗,那吴高肯定是想好了一切的应对手段和借口,所以朱棣也就不费心思这件事上给吴高找麻烦了。

可山海关可不是你吴高一个人说了算的,这一次是这些将士们也不想和正值锋芒毕露的朱棣交手,毕竟没有不怕死的人,而且最怕的就是这种明知道毫无意义却硬要飞蛾扑火式的送死。

可只要回到了山海关,这些士卒们对于两位守将的尊敬程度上,杨文还真就比吴高强上不少呢。

这从杨文平日里的作风就可以看得出来,身先士卒这种事情可不是说说玩的,能够在与敌交战之时喊出跟我冲而不是给我上的将军,肯定要比那些坐在后面安全地带的人要得到更多底层士卒的尊敬。

而朱棣恰恰就是看中了杨文这一点,他要保证自己在离开永平之后这山海关依旧没有余力南下袭扰自己的领地。

所以必须要让山海关内部出现问题才成,现在吴高和杨文之间的矛盾就是最好的导火索。

这事做起来也简单,朱棣早就想好了,只要是自己亲自写两封书信,然后着人悄悄地送到山海关吴高和杨文的手上,那这件事基本上就办成了。

两人不同的信件,这信上的内容自然也不相同,而朱棣只需要极力的夸赞吴高,表现出认可他赞赏他的态度,再极力的贬低杨文,不说脏字但就是让杨文明白,如果没有了吴高,这山海关他朱棣要破就是分分钟的事。

这种看似浅显粗鄙的离间手段,却在这种时候有着非常不一般的效果。

尤其是这被离间的两人新起了矛盾,而且还有杨文这种脑袋不发达的愣头青在,朱棣这一次就敢打包票,肯定比他猜测吴高是否会撤军还要准确,必然是杨文向吴高发难为开始,直到两人有一个失败离开山海关为结束。

那这段上下离心的时候,肯定不会短短时间内就结束,也正好是给了朱棣时间去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要知道从永平不走山海关线路出发感到大宁城那边,说起来是简单,地图上看起来也比山海关近,但实际上的路程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走的。

所以时间对于朱棣而言是十分必要也十分珍贵的,让山海关的两员守将处于互相不满的对立局面,这是一件绝对有利于朱棣的事情。

别看现在吴高被朱棣给吓退了,可实际上这家伙除了胆子小点以外,其他的地方还是表现的可圈可点。

如果说杨文是没有头脑,那吴高就是典型的想太多,两人能够作为山海关的守将乃至辽东的镇守,没有足够的能力又怎么可能服众呢。

一时的震慑或许效果不错,可朱棣并不会一直在永平待着的,哪怕是他已经决定悄悄带着少数人出关离开,瞒下自己的行踪,却也坚持不了多少时间就肯定会暴露。

其中很容易就想清楚,凭杨文的脑子肯定不行,但吴高绝对会发现这其中的猫腻。

堂堂燕军主帅朱棣不管北平城反而带人到了永平,这主次不分就不说什么了,毕竟谁都不是朱棣本人,也搞不好朱棣再到底想着什么。

可如果朱棣到了永平长时间没有动静,这可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难道还指望北平城那边李景隆也跟着不作为吗,这很明显有些太扯淡了。

谁都知道天子就是不满意耿炳文老将军慢吞吞的防守战术,这才换帅李景隆让他尽快攻下北平活捉燕王结束这让他丢脸的藩王造反一事。

所以李景隆绝对不会和朱棣坐下来喝茶聊天,反而肯定会发起猛烈的进攻,北平城是注定了要承受朝廷平燕大军狂风骤雨一般的侵袭。

这时候朱棣却一反常态的来到了永平地界,然后就没了半点动静,这里面要说没有什么猫腻那谁都不相信。

等到吴高彻底怀疑的时候,哪怕他胆子再小也绝对会派人来试探,就算这是朱棣布下的全套,吴高最多最多也就是损失一小队人马罢了,根本就不会伤筋动骨。

可如果让吴高发现朱棣不在了永平,发而还不知去向的话,那才是最糟糕的事情。

虽说失去了朱棣的踪影,可吴高必然不会放过这对他没有威胁的永平城。

当心中的胆怯消失的时候,吴高绝对是一员合格的统帅,这一点毫无置疑,哪怕是杨文也认可吴高的个人能力。

所以,暴露是迟早的事情,等到那时,山海关就会成为朱棣的心腹大患,必须要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才能够安心的北上宁城。

那两封书信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了,只要这山海关的守将处在敌视对立的局面,永平城的安危就不是什么问题。

而这种内讧离间的事情可不是段时间内就能够分出胜负的,哪怕他们两人去请示圣裁,让朱棣的那位皇帝侄儿朱允来判断谁胜谁负,这请示的公文来来回回跑一趟也需要不少的时间呢,这可都是给朱棣争取过来的。

等到双方的问题彻底平息,不论是吴高胜出还是杨文得势,他们肯定都会重现关注到永平朱棣这边。

那时朱棣从永平消失的事情肯定会暴露出来,遮都遮不住的。

不过啊,这等到这山海关的内部问题平定下来,他们重新有功夫关注朱棣的时候,朱棣所需要的时间也早就争取足够了。

到时候成败结果就是朱棣能否重新回归关内的表现,败了朱棣就会被人五花大绑的押送到金陵城等待接受朝廷的审问。

如果胜了,则朱棣的前路一片打开未来充满了新的前景,形势可谓是一片大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