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军侯 > 第八百二十章 白沟河之战(六)

大明军侯 第八百二十章 白沟河之战(六)

作者:冼青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19:54

第八百二十章 白沟河之战(六)

一场败仗不足以说明整体战事的走向,但毕竟已经少许影响到了燕军的士气问题。狂沙网

这一次要不是朱高熙救援的及时,朱棣说不定还真的要面临危险了呢,到时候真要让平安得手了,燕军群龙无首的况下,不战自溃的可能近乎于百分之百。

甚至朱棣被李景隆当做人质用来胁迫朱高熙等燕军将士的话,整个北平都有可能彻底就范,‘清君侧,靖国难’的大旗也会就此倒塌,还谈什么大事可期了……

面临危险的局面,朱棣临危不乱是他作为主帅应有的表现。

可南军当中这一员骁将平安却是朱棣心中的一根刺,一根不拔就一直让他难受的刺。

之前围困北平的时候,就有什么左军都督瞿能悍勇的传闻了,现在又出来一个早年跟随过自己的佥事平安。

相比之下,朱棣这边能拿得出手的猛将也就是张玉朱能等人了,现在张玉还没和他们交过手,双方的个人武力比拼尚且不清楚。

但就冲着埋伏一阵看下来,平安绝对是那种军中少有的精锐悍将一流,如当年的鄂国公常遇,一杆马槊每阵必前武人可当,还有定远侯双刀王弼,一样是勇武过人,在大明那些个开国功臣勋爵将军当中,轮到个人武力的排行,定远侯绝对是能够进到前三的顶尖人物。

而现在,朱棣就依稀的在平安上看到了昔年定远侯的影子,他绝对是那种适合冲阵的猛将,振奋己方的士气,猛击敌军的士气,一增一减一上一下,很容易就会打的敌军全线崩溃。

甚至出现阵斩敌将这种很难发生的事都未尝没有可能,虽说不是那种全屏一个人的战场,但平安此人也绝对会起到举足轻重的用处。

眼下,平安成功的埋伏了朱棣一次,便立即后撤率军退回到了白沟河的西岸。

而刚刚经历了一场败仗的朱棣也没有强行渡河击敌的意思,毕竟平安后李景隆所率领的南军大队已经快要到了。

如果朱棣渡河之战陷入僵局状态,那么他必然会面对以逸待劳的南军攻杀,一场大败在所难免,甚至就此退回北平也不是没有可能。

现在朱棣本在兵力上就是劣势的一方,麾下十数万将士和李景隆手中近四十万的大军,基本上是两倍的差距还多一些呢。

不过朱棣唯一的一点优势,或者说他翻盘的希望便在于他手中这一批精良的骑兵,数量上可能是李景隆手下所有骑兵的两倍还要多吧,整好是和总体兵力形成了相反的局面。

如果说李景隆是占据了数量上的优势,那么朱棣就是靠着骑兵出奇制胜才有胜利的希望了……

先前一战不过是双方真正交锋的序曲罢了,现在李景隆率领的大部队已经赶到了白沟河的西岸,和东岸朱棣所率领的燕军遥遥相对。

双方至此摆明车马,交战烽火一触即发,南军和燕军之间真真正正的第一次阵地战就此拉开了帷幕……

燕军一方,朱棣命麾下悍将张玉统率中路,朱能为左路军,陈亨率领由陆军为先锋部与敌接第一阵。

至于精锐骑兵做交给丘福统领,在陈亨所部后侧结阵待命,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自然会冲杀而出给南军以重大的打击。

而南军这一边,李景隆破天荒的没有独裁指挥作战,反而是命令手下各部相互呼应协同自主,上峰的命令仅为建议,真正指挥作战的还是各部指挥人员,战场上瞬息万变,到时候一切以具体况为主,无需死板应对。

这中命令说起来跟没有命令是毫无区别的,可这正是李景隆高明的地方。

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他很清楚,所以对于这种三十余万近四十万大军的指挥责任就不插手了,免得错漏频出又给朱棣以可乘之机。

整个平燕大军当中可有不少的能人在呢,各级自主指挥作战对于李景隆而言那是绝对放心的。

先前的平安,瞿能父子是军中后起之秀,还有这朱调配过来支援李景隆的武定侯郭英,安陆侯吴杰,南安侯俞通源等等,这些则是军中宿将早年蝌蚪跟随过徐达常遇等天下名帅的边。

说句实话,这些人论到指挥作战的能力上,可能都要比李景隆强的。

也就是像平安这样的勇将李景隆能和他半斤八两的比较一下,其他人等可都是货真价会的军中将领,完全不像李景隆这种蒙袭父辈荫功自能力完全匹配不上的人。

早年那些跟随大军作战的光彩事迹,也不过是李景隆等一些朝中二代勋贵们到军中去赚一个好的履历罢了,其实真到了作战的时候他们这些二代不先跑就已经不错了,哪里还有什么能够指挥作战的能力。

真正在大明这些个二代勋爵当中,有能力有足够匹配自爵位的人,可能也就是如魏国公徐辉祖这等为数不多的存在。

如李景隆这种半瓶不满的大有人在,只通皮毛而精细不懂才是他们真正的面目。

可就是如此,真正有能力的人反而没有办法得到朱的重用。

魏国公府和朱棣之间的姻亲关系可不是徐辉祖能够改变的,他自然也不可能和自己的长姐断绝关系,更不可能去反对自己已故先父中山王徐达的意见。

所以只能无奈的接受现状,默默地做这平燕大军的后勤保障,负责率领大军在后方压阵,也就代表着他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接触第一线的机会了。

不过以往贪图功劳的李景隆这回为了能够得胜,也顾不得其他,只想要能够在和燕军的作战当中取得大胜才是最主要的。

可以说,他这一手下令让各级将官独自指挥作战随机应变的命令是真的让人想不到的,南军下面这些将领都是第一次接到这样的命令,更别提对面的燕军朱棣了,那是根本就猜不到啊。

但就是如此,没有统一指挥的南军却更容易发挥出他们的最强战力。

有时候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有猪一样的统帅。

现在李景隆彻底放权下去,那么这些个久经沙场的老将放开了手脚,除了要顾忌天子的那道狗诏令之外,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可以约束他们的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