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军侯 > 第八百六十二章 出征

大明军侯 第八百六十二章 出征

作者:冼青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19:54

第八百六十二章 出征

不过虽然朱棣现在重拾了自信,也并不在惧怕所谓的失败,可要他立刻带兵南下,那也根本做不到的。x

将士们的休整是一方面,张枫的恢复也是一方面,再者说了,朱棣也不打算就这样干巴巴的南下,搞得好像仍然是颓靡状态似的。

既然已经有了信心,那么就应该有相应的变化才行,真等到誓师大会的那一天,朱棣也必须要做些什么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不过眼下还是等着张枫彻底痊愈再说吧,身边少了一个贴身的护卫,朱棣始终是觉得少了点什么。

至于那些个锲而不舍的锦衣卫,就随他们去吧,反正也根本接触不到燕王府内真正有用的消息,而且朱棣估计自己马上也就要离开了,这些人一股脑的扑在这边也能省却他不少的麻烦……

反观另一边,盛庸黄致列却是安稳的不行,刚刚大胜一场,极大地挫败了燕军的锐气,甚至连燕军大将朱棣的左膀右臂张玉都被平安斩于马下,这种大胜可是平燕以来第一场的。

那得胜之后,盛庸其实就趋于安稳的状态了,如果不是必要的话,他实在是不想先动手。

燕军虽然被他挫败,但战斗力仍在,朵颜三卫宁王护卫的骑兵仍然是盛庸所忌惮的方面,要知道上一次的大胜其实更多依赖于盛庸的陷阱和朱棣的大意,不然哪里是那么容易就能够大败燕军的。

之前一直对朝廷取得全胜战绩的燕军,真以为他们是什么装样子的摆设不成,真实的战斗力绝非那么简单,甚至如果不是预先埋下陷阱,盛庸都没有什么底气和燕军正面做过这一场。

现在朱棣被打回到北平去了,盛庸分两部屯住与德州和真定,一面是大军本部所在的德州,由盛庸本人统领,同时还有陈晖等人的辅佐,作为迎战燕军的主力方面,自然是要保障万无一失才行。

而另外一部,则是由表现相当神勇的平安和稳重为主的吴杰坐镇真定,其为一支偏师或者是奇兵,多位机动兵种,负责袭扰或者支援其他方向。

这个位置可以说是相当的重要,支援各方同时还需要肩负困难的任务,盛庸也正是看重平安,才会将这个地方交给他来镇守。

而相对于朱棣来讲,盛庸更希望平燕大事慢慢来,循序渐进的展开才能够保证不出现什么意外的差错。

其实盛庸就比较赞同耿炳文老将军当初的战略战法,但无奈那时的天子心高气傲而且还十分不满这种保守的战略,所以二话都没说,脾气大到不行,直接将耿炳文老将军给撤换了。

从而换成了李景隆这个草包任平燕大将军之位,也是为了迎合圣心,李景隆直接选择了大军开拔北上攻燕。

没想到起初攻势到时十分的顺利,但实际上这北平城却是朱棣放给李景隆去围攻的,目的就是为了给李景隆一个看重的点而不关注其他的方向。

结果呢,北平城没打下来,还折损的不少的将士,最后更是在白沟河一地大败一场,直接让燕军扩充了好多,还有那些眼下朝廷大军最需要的粮草和辎重等东西,尤其是火器方面。

一提起这件事盛庸那叫一个气啊,当初被朱棣震天雷搞得那一手到现在可都还记着呢,要不是当初自己小心谨慎了一些,说不得当初就要直接被朱棣给阴死了。

所以,在盛庸心里,从来没有小觑过朱棣,小觑过燕军,就算是大胜之下,也要谨慎为主,反正这种双方和平发展的情况更加有利于朝廷一方,毕竟各自的底蕴在那摆着,区区三府之地的燕军怎么可能和掌握整个天下的明帝国相比呢。

再加上现在天子也明白了很多事理,知道这种战事不能过于急躁,不然下场铁定好不到哪里去。

但在盛庸看来,说是成长了还不是因为被朱棣给打怕了吗,燕军的连战连捷,让朝廷损兵折将,就算当今陛下家底再大也肯定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因此稳健的战略战法自然就成为了主流,也正是给了盛庸发挥的空间。

这样就不得不感叹一声耿炳文老爷子没有把握好时机,眼下正是最适合他老人家一展拳脚的时候,却因为之前的失利导致现在只能无事可做,跟养老没什么区别……

平静的时间往往很短暂,再说了,朱棣也并不希望给盛庸更多的喘息时间,正如盛庸想的那般,双方底蕴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盛庸耗得起,朱棣可没这个资格。

所以尽快将朝廷主力击溃,才是更加符合朱棣利益的事情,真要是拖下去,人家那边兵力是越来越多,钱粮是越来越充足,朱棣却毫无长进,那还有什么打的必要了,直接投降认输吧。

再说了,等了这么久,张枫的身体也完全恢复了,该有的准备也都差不多,手下将士们的士气逐渐的恢复,张玉的阵亡所带来的颓靡也逐渐的消散,人死不能复生的道理大家都懂,既然上了战场就要将这方面想清楚,看开了就好……

深深将东昌之败铭刻在自己心里,朱棣将这件事当做一生之耻,而耻辱必须要经过鲜血的洗礼才能够消融,雪耻之事哪是说没就没的。

大明建文三年二月,但实际在朱棣这里是洪武三十四年,他可不承认朱允的年号,虽然没有明着说,但手底下人都知道,建文三年在燕军当中根本行不同,只有洪武三十四年才是大家适用的年号

初九这一日,朱棣眼见一切都已经准备妥当了,粮草辎重齐备,而且下一步开拔出发。

至于朱棣的本部军马,还得要等这一场誓师大会完毕之后,才会从北平城出发南下。

不过朱棣却觉得,在这大军南征誓师之前,应当还需要一场祭祀才行。

东昌之败才过去多久,新仇旧恨一起算,阵亡的将士可不能白死,更不应该被遗忘,尤其是他们是为了朱棣而付出的生命,那更加值得朱棣去祭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