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王冠 > 第1478章 又见解缙和胡广!

大明王冠 第1478章 又见解缙和胡广!

作者:何时秋风悲画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20:28

第1478章 又见解缙和胡广!

火车轰隆,速度虽然“慢”,但风景这边独好——这个时候,还没有化工污染,蓝天是真的蓝天,河流也真的清澈,甚至一些河流远看青幽幽的。

这还是江南。

如果到蜀中或者两广那边,从大山里流出来的河流,不仅清澈见底,而且呈现醉人的宝石蓝,一条河就像一条蓝色绸缎,美得不要不要的。

黄昏小时候就见过。

在四川雅安名山里面,可惜后来工业发展,河水也浑浊了。

风景很好。

游客心情自然也好。

如果不是偶尔一闪而过的茅房和破烂土房子,黄昏几乎以为在后世的川西自驾游——遗憾的是,盛世大明,依然有百姓无饱食的情况存在。

黄昏心里忽然一动。

永乐十八年,朱瞻基和胡濙调兵围住支提山,有追随建文的忠义之士闯山,壮烈赴义之后,被朱瞻基麾下士卒认出身份。

后来朱瞻基提过,那位忠义之士死后,他的儿子成了流浪的孩子,和狗抢食的时候被朱瞻基遇见,当时朱瞻基就感触良多。

由此可见,现在的朱瞻基还不是历史上的那个宣宗皇帝——他的内心,以及他的思想,都有继承仁宗这个“仁”的可能。

大明一统,自然需要仁德皇帝来守成。

朱高炽有。

可惜朱高炽活不了多久。

朱瞻基勇武是够了,但缺乏仁厚,这一点,倒是可以趁自己还在大明,慢慢的帮咱们的宣宗皇帝陛下培养培养。

努努嘴,“殿下,看看,看看这秀美风景,是不是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

朱瞻基探出半个身子看了许久。

一脸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问道:“哪里不对?”

黄昏暗暗叹了口气。

也没有点破,沉默了一阵,“殿下要是能看出哪里不对,这一次我去福建宁德,无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我都帮殿下彻底解决建文陛下的事情,如果抵达福建宁德,殿下都还没看出问题在哪里,那我就等,等殿下想明白了,我再出手解决那件事。”

朱瞻基一头雾水。

一旁的唐青山也愕然的很。

黄昏却不管他们,“殿下慢慢看罢,我要去陪孩子了,这可是好机会,我得趁机培养我黄家儿女对这片神州的热爱,免得将来他们忘祖。”

朱瞻基和唐青山大眼瞪小眼,片刻后朱瞻基弱弱的问道:“唐教主,哪里不对了?”

唐青山看了看外面,有点为难,“我要是知道,明教就不会这么惨,被咱们的镇西公想怎么拿捏就怎么拿捏了。”

不过眼角余光,发现黄昏已经屁颠颠越过了徐妙锦等人,直接坐到自家闺女旁边,还假吧意思的去听闺女的小腹,唐青山忍不住乐了。

管他呢。

我不知道不要紧,有人知道就行。

这盛世,有人在前支撑负重前行,我唐青山便率领明教儿郎在后跟随,做我力所能及的事情,为教众和天下百姓谋福祉,便是人生圆满。

嗯,更圆满的一点,能陪着外孙或者外孙女长大。

……

……

应天到杭州府,如果按照直线距离,其实只有两百多公里,马车也就一天多一点的功夫,这还是官道状况一般,沿途要休憩的状况。

毕竟马车的时速能达到三十公里一小时。

不过受限于当下的建筑技术,所以大明的官道,其实曲曲折折,绕了不少路,从应天到杭州府,路途距离达到了三百五十多公里。

可想而知绕了多少。

但饶是如此,在夜色完全漆黑之前,明天号还是抵达了钱塘,浙江承宣布政司使早就率领众多属官在城外站台迎候太孙殿下。

规模很隆重。

在朱瞻基决定去福建宁德之前,太子朱高炽已经着人提前通知沿途了——尤其是这一次是明天号的第一次客运,意义更大。

所以要确保安全。

否则以朱瞻基的尿性,哪会带着两百亲卫队,一个人单枪独马就走了。

浙江承宣布政司使,是一个黄昏想都没想到的人。

大才子解缙!

这位恃才傲物的大才子,编修永乐大典后,前前后后得罪了不少人,尤其得罪了朱棣,不过朱棣念他有才华,所以解缙被贬到了交趾去。

在交趾那边,和黎利打了不少交道,后来又和刘宁然于谦接触交道——官场出世,这还真不分年龄的闻道有先后,反而是三人行必有我师。

刘宁然和于谦的年纪都比解缙小,但接触多了,解缙悚然发现,在官场上,这两人身上都有他需要学习的闪光点。

而才华上……

解缙不得不承认,这两个年轻人一点也不比他差。

所以解缙从这些人身上学到了许多,也渐渐摆脱了恃才傲物的毛病,没办法,由不得他傲气,因为解缙倏然发现,才华重如刘宁然和于谦,在官场上也没有盛气凌人。

解缙圆滑了,可也泯然众人矣了。

但是,大明却因此多了个明臣——是明臣,而不是直臣,更不是顾独坐顾佐那样的刚烈臣子,所以顾独坐顾佐一辈子呆在了督察院。

而解缙是不想去督察院的。

他现在的理想就是进入六部当一个尚书,而他一直恃才傲物不将天下人都放在眼里的话,别说尚书了,他恐怕得一辈子在交趾那边。

所以解缙改变了,然后他就升华了。

永乐十五年,浙江承宣布政司使孙隽因病致仕,结果忽然薨在回老家的路上,让朱棣很是感触,厚恤孙隽家人,又给孙隽赠美谥,当然,配享太庙什么的,孙隽还没资格。

孙隽死后,浙江承宣布政使的职位空缺,最后还是于谦和刘宁然两人联名举荐解缙,朱棣一看,好家伙,我大明双璧联名举荐解缙,这家伙是脱胎换骨了?

又想到解缙毕竟编修永乐大典有功,就把他从交趾调回来罢。

于是解缙回到浙江。

先当了副使,权兼浙江承宣布政司使的职权,过了一两年,由太子朱高炽举荐,朱棣当时还意外来着,解缙以前是支持朱高煦的,现在太子竟然举荐他。

看来解缙是真的蜕变了。

于是解缙成了正儿八经的浙江承宣布政司使,不过朱棣也不完全放心,给解缙配了个副手,这个副手黄昏也认识。

胡广。

就是朱棣入应天城之前,在吴溥家里和王艮、解缙秘密会谈,口头上要殉国建文的胡广,也是吴溥的邻居,不过当夜就喊妻子照看好猪圈的猪,说兵荒马乱的免得猪跑了……

当夜,王艮殉国。

而解缙驰谒朱棣,在方孝孺不肯写诏书的情况下,解缙写了一封。

胡广么,也是各种舔朱棣。

可惜下场不好。

要不是后来大明扩张太快,人才需要太大,胡广在朱棣朝内大概是怕不到四品,不过造化弄人,迫于人才压力,朱棣不得不用胡广,所以这么多年仕途磨砺下来,胡广也到了三品。

人品且不说。

胡广的才华和能力是有的,毕竟也是科举一甲状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