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王冠 > 第二百零一章 等

大明王冠 第二百零一章 等

作者:何时秋风悲画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20:28

第二百零一章 等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有些巧合。

站在梅殷身畔的京营将领统率的卫所,在五军都督府在京畿五卫中,驻防东、南、西三个方向,这三人一直就是京营这三卫所的最高将领。

在建文帝登基之前就是。

朱棣进应天,和这些人打了一架,本来是要血战到底,不过随着谷王朱惠和李景隆打开了金川门,这一架打了一半。

朱棣跑进应天城,奉天殿一场大火,建文帝**火中。

京营就没和北军打了。

天子都死了,打毛。

普通士卒可没有你们高级将领那么多家国情怀忠君爱国,他们大多只是用命在博一点军饷养家糊口而已。

士卒不想打,将领也没办法,于是降了吧。

反正紫禁城里发号施令的都姓朱。

何况这些将领也是有想法的:建文帝登基,重用方孝孺、齐泰、黄子澄等一众文臣,很有重文抑武的趋势,大家作为武将,还真不是有多喜欢建文帝。

朱棣就不一样了。

沙场走出来的人。

大家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朱棣也会更多的为武将着想不是?

这个道理和靖难功臣支持朱高煦为储君一样。

都是利益使然。

但是——

世间事情,意外就意外在但是两字。

梅殷虽然是儒学大儒,正儿八经的读书人,偏生在治军上有那么点能力,以往又得太祖重视,在军中也任职过很长时间,为人处世极佳,在军中有他自己的心腹圈子。

要不然建文帝敢让梅殷总兵领四十万?

没点能力哪可能嘛。

站在朱棣身旁的三人,皆是京营三卫所的镇抚,官职不大,和内阁辅臣一样,从五品,但这些人却是掌控着兵权。

到了关键时刻,有他们在,比兵符好使。

调兵要用兵符。

这是常识。

但兵符不是给所有士兵看的,而是给卫所将领看的,这三人作为卫所最高长官,经营了这些年,卫所上下早就是自己人。

大家清楚,梅殷一旦挂了,朱棣就会开始清算。

他们要么永无出头之日,要么死。

死不可怕。

可怕的是家眷都要被流放、充入教坊司。

当兵的人么,总有那么点血性。

大家秘密聚在一起,商量了下,觉得可以用头上的脑袋来博一场富贵,反正输赢结局都差不了多少,早死晚死而已。

于是振臂一呼,高层将领沆瀣一气,带着底下不明就里的士卒们聚在了应天城南门以外十数里处。

想法很简单。

打不过就逃。

逃到福建那边去,那边暂时还是建文旧臣掌控着,实在不行,打穿福建去海上逃亡,也不是不行,人呐,为了活命,再苦再累也要坚强。

这三人分别叫郑永,方玉山,林元。

这些正儿八经的名字显示了他们的出身,都是家族不错的人,像朱元璋最早那个朱重八的名字,一看就是农民阶层,古代因为大部分人没文化,取名字很随意,所以在古代,张三李四肯定是重名率最高的名字。

在四人身后,又站了十余名三卫所的高级官员。

最后面,则是列阵的一万名京营士卒。

全是精锐。

这一次谋事,不靠人多,需要精锐的绝对力量,像尖刀一样,利用朱棣出紫禁城的机会,擒贼擒王——这估摸着也是梅殷和朱棣两个对赌之人的心有灵犀。

郑永侧首问梅殷,“国公,何时发兵?”

梅殷淡然道:“不急。”

郑永点头,很是有深意的叹了一句,道:“是不急。”

梅殷侧首淡淡的看了他一眼。

郑永没有躲避。

梅殷忽然微微笑了笑,“抱歉。”

郑永呵呵一笑,“国公说笑了。”

梅殷不再言辞。

一旁的方玉山和林元两人对视一眼,方玉山开口道:“想问一句国公,黄昏此人究竟是何等神仙人物,竟能造就当下局势。”

梅殷想了想,“竖子耳,今日局势,非他之力,只不过是我布局之初,没有将他算在内,让他成为了不可测的因素,导致所有计划失败。”

顿了下,又道:“倒也得承认,先前的所有谋划,都是输给了他和朱棣。”

尤其上元大火案。

黄昏救了徐皇后和小宝庆,而朱棣又敏锐的察觉到了危机,所以那夜没让京营进城,若是那一夜朱棣反应稍微失算,今日坐在奉天殿的就该是朱文圭。

梅殷有些不明白。

黄昏这个人究竟是怎么回事,让朱棣如此信任他。

要知道黄昏最初走的是神棍路线。

作为君王是不屑的。

难道是因为朱棣觉得黄昏是下一个道衍?

这只有天知地知朱棣知道了。

林元压低声音,“国公,公主等人已经安排好了,若是事败,我等勠力护送你出城,到时候你们先去福建那边,自会有人接应。”

梅殷哈哈一笑,“我不走。”

谁胜谁负?

天知道!

忽然又道:“谁说一定是我们逃走呢?”

也许赌赢了呢。

林元精神大振,他知道梅殷不可能将所有的希望都放在这一万京营士卒身上,肯定还有其他布局,他如此自信,说明成功希望很大。

人嘛,情义之余,谁不想活,谁不想富贵荣华?

郑永轻笑了起来。

笑声中有不屑和嘲讽。

他也没打算走。

林元听出来了,却是默不作声,一旁的方玉山拍了拍他肩头,示意别和郑永一般见识,如今大家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要团结。

梅殷抬头看了看天穹上难得的暖日,推算了一下时辰,轻声低语,“快了罢。”

方玉山道:“应该要来了。”

话音未落,便见远方地平线上出现一道黑点。

黑点慢慢变大。

是一名骑兵。

穿着城门守卒的兵服,狂奔而至,下马来到众人面前,对着众人行礼,然后对林元道:“林镇抚,清凉门那边,已在掌控之中,朱棣在清凉门并没有派亲卫军驻防。”

林元点头,示意他候在一旁。

对梅殷道:“出发?”

梅殷想了想,“再等等,不急。”

三名心腹不解,“此刻再不去,若是朱棣反应过来,再想夺取清凉门就难了,朱棣肯定不会想到,我们会从西面的清凉门入城。”

梅殷摇头,“不见得。”

兵道诡也。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胜算才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