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王冠 > 第五十七章 天子守国门

大明王冠 第五十七章 天子守国门

作者:何时秋风悲画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20:28

第五十七章 天子守国门

朱棣和徐皇后夫妻俩对视一眼。

没错。

当时徐皇后找朱棣请求今夜微服出游时,朱棣正在和南康公主、大名公主等人闲聊“家常”。

帝王家哪有家常。

朱棣见这些姐姐妹妹都是有目的的。

安抚丧夫的大名公主,给南康公主求情的机会——南康公主的驸马胡观,在建文三年跟随李景隆讨伐朱棣,被活捉,现在还关着呐。

朱棣打算放了他。

不得不说,朱棣对朱家人仁至义尽。

朱棣沉吟半晌,涉及到公主了,不可儿戏,决定先放一边,问黄昏,“你一直自诩穿越者,有预知之能,为何不能预见昨夜的大火?”

黄昏心中一跳。

来了。

在来乾清宫路上,黄昏制定的策略是婉转推卸,反正就是往天家事宜天机亦不可测这种虚渺说辞上推,但经姚广孝指点,黄昏悬崖勒马。

不能再作死了!

作诚惶诚恐状,“陛下,穿越者是一种职业,不是神,所谓的预知能力,是根据时势,结合心理学、人类行为学、星象学、数学等多门学识,对某些将要发生的事情进行预判,而不是预知。”

我认怂。

反正是既得利益者,没了穿越者身份的桎梏,也许更好发挥。

朱棣愣了。

什么心理学、人类行为学……

完全没听过。

又听黄昏继续道:“草民之所以说陛下会修一本全书,是基于太祖《类要》未修成,陛下孝感天地,必然会完成太祖之遗愿,这是对将要发生事情的一种预判,并非预知;至于年号一事,纯属侥幸。”

朱棣冷着脸,“所以,你先前是妖言惑众?”

黄昏死鸭子嘴硬,“没有的事。”

我说中了事。

就不叫妖言。

没说中那才叫妖言。

朱棣哭笑不得,心中一动,试一试,“那你是否能预判出朕心中最想做的一件事?”

黄昏看了看左右。

朱棣冷哼一声,“没人,但说便是。”

黄昏思忖一阵,道:“找回宝庆公主这是当务之急,不过天下都是陛下的,找回公主不难,其他方面的事情都是小事。削藩一事,之前觐见陛下,已知道陛下心意,这件事极其漫长,但还有一事,相信陛下在心中已计议多日。”

朱棣,“哦?”

你还是我肚子里的蛔虫不成。

黄昏缓缓的道:“天子守国门!”

还能有什么事。

迁都啊!

朱棣这货在北方呆惯了,入主应天没多久,就觉得浑身不自在,况且这货是钢铁直男,最喜的便是沙场驰骋,打得元朝余孽找不着北。

在应天可不好打仗。

迁都,对今日朱棣而言,绝对是一件藏匿在他内心深处的秘密,而且这件事朱棣还真的做了,永乐元年,也就是今年开始,将北平改名顺天府,立为行在。

行在就是陪都。

其后迁都一事便在默默的进行,历时十余年,最终在永乐十九年迁都。

朱棣瞠目结舌。

好一句天子守国门!

徐皇后也讶然得很,她最了解丈夫,知道他心中所向,但这事朱棣从没在任何人面前提过,可黄昏竟然知道,这不是预知是什么?

黄昏就知道这夫妻俩会这样反应。

必须好好解释。

要不然白瞎了姚广孝的一番指点。

道:“不知道草民有没有预判正确?陛下也许不信,但这确实是草民预判的推论,其实很简单,先从国家边疆时势来看,陛下回北平是最佳选择,可以快速有效的调控雄师,便于天威纵横沙场,威慑蒙古南侵,且能让陛下远离南方的政治势力,便于掌控全国,也能杜绝昨夜之事。而从人类行为学来看,陛下乃是沙场不世之帅才,又久居北方,自然想回到故地,这是人之常情;从数学的概率论上推算,这种概率在七成以上。”

真亦假时假亦真。

反正就是结合历史资料忽悠朱老板。

朱棣眼睛一亮,不得不承认,黄昏说的句句在理——就是还不太明白什么心理学、人类行为学,但不重要了。

这件事证明了一点:黄昏不能预知。

但他有着超越常人的政治目光,对局势和时事的判断入木三分,差那么一丢丢就赶上我老朱了。

是个人才。

还好自己当初容忍了他一下,没一把火烧了。

我就说嘛,老子作为天子都不能预知,你黄昏个渣渣也敢预知。

活腻歪了么。

感情之前一直在忽悠老子。

目的么……

朱棣不用想都知道,黄昏这货就是想当官发财,他是依靠这种忽悠来让自己注意到他,从而简在帝心走上人生巅峰。

朱棣对这种忽悠不反感。

姚广孝就是这样忽悠朱棣造反的。

结果呢……

这事还真成了。

朱棣不怒反喜,笑道:“没有的事,朕初登大宝,万事待兴,且大明威慑四海,蒙古余孽岂敢南侵,此事休要再提。”

还不到迁都的时候。

黄昏附和着说是啊是啊,徐徐图之。

又贼眉鼠眼的说了句陛下圣明,到时候木已成舟,也就没什么人能反对了。

朱棣眼睛又一亮。

哈哈大笑,声震殿宇。

你小子真是个蛔虫,竟能说出这等好建议。

没错。

我就慢慢提升北平的地位,徐徐图之,等北平那边一切准备就绪,再说迁都一事,我看朝中还有谁敢反对!

嗯,先将北平立为行在罢……

这个事情当然不能朱棣自己去朝会上说,得找个臣工来配合。

朱棣的目光落在黄昏身上。

就你了。

利用你小子穿越者的身份来说迁都,再合适不过!

自己先和臣工分析版图、友邦局势,弘扬天子守国门的言论,再让黄昏说什么龙归故地大明大兴,甚至可以用昨夜大火为借口。

这种言论还是很有用途的。

朱棣当初在北平装疯卖傻之时,用过这种策略。

读书人是不好忽悠。

但老百姓信这一套。

不过黄昏说这些话还是有点人微言轻,要不给他个功名?

像老爹对刘莫邪那样。

于是大笑着道:“罢了,朕就不追究你欺君之事,但仅是暂时而已,若你有违法犯纪之事,朕定然不轻饶。今日之事莫要外泄,休要告诉他人。”

黄昏可预知的说辞还能派上大用。

钓鱼。

建文余孽总会按捺不住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