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王冠 > 第七百六十九章 大明走向新时代

第七百六十九章 大明走向新时代

黄昏走后,姚广孝看向张定边,“是不是觉得很奇怪。”

张定边低声念了一句佛号,率直道:“是有点,其实当下大明真的很好了,论疆域之辽阔已不输汉唐,犹在其上,论民生之富足,也不逊富宋。在这样的局势下,大明其实只需要再做一件事:解决瓦剌和兀良哈,接下来便能有百年安生,可为何还要盯着遥远的澜沧王国,我要没看错的话,永乐陛下大概还想打下西域来经营,可这一步棋真的好么,盛唐也打了西域,但后来的结局如何,我们都知晓安西都护府的始末——距离大明太原,根本没法数十上百年的完全掌控。”

姚广孝颔首,“确实,大宋不提,有心没力,甚至连心都没有,对西域那边根本没有丝毫想法,元朝么……倒是能打,也打得很远,但仅仅是打而已,打而不治,凭何谓武功?”

实际上当下的汉人对元朝的认可感很低。

没有多少人会因为元朝打得够远而自豪。

顿了下,姚广孝笑道:“如果我大明既有大唐的武功,又有大宋的经济,在这样的局势下,难道经营不了西域?”

张定边若有所思,“当下大明,比大宋更富裕么?”

他没接触过户部,不太了解。

姚广孝笑了笑,“也许当下还没有大宋富裕,不过最多十年间,大明就将在经济上赶超大宋,当然,我不是指国库里的钱。”

实际上,此刻国库里已经空了。

或者说,这几年大明的国库就没有富裕过,基本上有钱就被朱棣拿来用了,包括郑和下西洋赚的钱,也花了个精光。

衡量一个国家有钱没钱,国库是一个重要指标。

比如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国库里堆放的那些钱币放的年数太久,串钱的绳子都腐坏了,那时候的汉朝很有钱。

但当下大明,绝对比文景之治时的汉朝更让人憧憬。

在时代商行的带领下,在朱棣的默许下,民间经济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姿态,加上应天、顺天两座扶摇会馆的人才支持,各行各业的进步大家有目共睹。

远的不提,就说时代商行之前成立的“电力商行”中,有位来自西洋的人才就在今年通过长久的实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改进了灯泡,发光灯丝不再采用蒸馏过的竹子,而是用一种加入了特殊材料的金属材质。

用得更久,光也更亮。

当然,还需要再改进优良。

不过仅这一项手笔,时代商行又得大赚一笔。

而随着医疗改革司的举措,大明的人口在这一两年已经呈现井喷,新生儿存活率大增,成人因为伤寒等疾病暴毙的比例也大幅度下降。

一个国家国库虽然空虚,但它的人口数巨大,民间有钱,这样的国家不富裕?

藏富于民!

何况大明如今全力发展火器,打仗也丝毫不惧。

所以这样的大明,要治理比大唐大汉更为宽广的疆域,并不是难事,只要能度过各种阵痛,姚广孝确信,大明会如黄昏说的那般,在数百年之间,都会是这片天空下的日不落王朝。

张定边其实也了解大明的进化,还是有点担心,“你方才示意黄昏,可以把纪纲弄出大明疆域去,这点我赞同,毕竟现在确实缺乏人手,但黄昏似乎并不苟同,况且汉王和赵王,这两位若是离开京畿,中央政权对他们的管束、制约影响力不够的话,岂非变成又一个靖难。”

姚广孝笑道:“纪纲么,黄昏大概是必杀他才能安心,至于那两位……不要小看陛下,汉王和赵王若是离开京畿,去交趾、八百大甸各掌一方的话,陛下肯定会强化军政分离的措施,也就是说,汉王和赵王有政事自治、自决之权,但绝对不能干涉军队,而地方军权依然被中央集权制管辖着的话,汉王和赵王折腾不起浪花来,当然,还有个问题,就是距离太远导致信息的延迟,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黄昏继续为大明奋斗,想必黄昏也会这么做的。”

张定边沉默了。

许久,才叹道:“总感觉这大明天下,是被黄昏和永乐陛下两个人拖着向前的。”

姚广孝颔首,“这不是感觉。”

是事实。

尤其黄昏,他给大明带来的变化,是古往今来未有的,是以往不敢想象的,姚广孝甚至想象不到,黄昏百年之前,大明会变成何等模样。

也许那一天,这片神州上,真的会有黄昏说过的那种铁鸟穿白云神机过万山的画面吧。

……

……

出了建初寺,黄昏去了一趟时代商行总部。

沈熙礼不在。

黄昏将其他几个负责人喊到一起开了个碰头会,部署“电力商行”的事情,当下的电力商行主要还是和顺天的工坊一起合作,处于研发设备阶段。

不过钨丝灯泡的出现还是让他很惊喜。

永乐七年后,他回过应天,当时布置成立“电力商行”后,就将相关人才汇聚到一起,提出用铜丝之类的作为灯泡的灯丝。

然后提出方案,要使用特殊材料让灯丝具有长远使用性能,因为现在还没元素周期表,所以黄昏只能隐晦的提出用特殊材料,关于钨这种元素,黄昏其实也不懂,所以还是交给专业人士。

别说,还真被一位西洋人才给弄了出来。

说难很难。

说不难,其实也不算太难。

毕竟知道要加入什么材料,难点在于如何得到钨,以及不断的实验,好在有钱,那么一切都好办——用人力财力和时间来堆出来就是。

只要能找到钨、生产钨,一切都不是难题。

而灯泡的进化中,抽真空这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一句,当下的灯泡并不比后世的白炽灯差多少了,而电线杆因为水泥的出现,早就解决了技术难关。

只等顺天那边解决了输送问题,就可以在两座京畿全线铺开线路。

—————

铺线只是最简单的技术。

最难的还是在于顺天工坊那边,能否研发出水力发电的相应设备,变压器反而简单,按照黄昏的预估,大概还需要三五年的时间,才能真正建立水力发电站。

但不影响提前做好电力方面的工作。

铺线、建立大坝。

建立大坝之前,预留发电室。

就这么简单。

所以黄昏提出要在整个应天铺线路后,时代商行的几个负责人都口瞪目呆,毕竟东家这意思是时代行行出钱,而且短期内不会有任何收益,要达到整个应天入夜之后,不仅权贵富贾家要亮若白昼,就连所有的街巷上,也要有灯火辉煌。

这根本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但黄昏的态度不容置疑,时代商行的人只能照做,并期望着那一日。

那是真正的日不落城市啊!

电力商行的人,充斥着前所未有的干劲。

人间人,千千万。

总有那么一些人,有那打造举世辉煌的梦想,也总有那么一些人,怀揣着理想,想要为这盛世贡献一生的青春和热血。

这样的人……时代商行很多。

这样的人……大明千万里江山,这片锦绣神州里,更多!

人间不止一个黄昏。

还有无数人,等待着黎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